王曼历史

心中有一股清泉

文/雷宇

心中有一盏明灯,就不会迷失,就能拒绝黑暗和苦涩。而你的心里有一股清泉,会洗涤你的灵魂,滋养你的生命。(文章用类比的方式引入话题,给人强烈的当下感和现场感。)

生活不相信眼泪,失败不代表扼杀成功。生命的荣耀拒绝平庸而不是平庸。心若有流动的泉水,就会有清明的心情,有必胜的信念,有开放的心态。(这一段的文字,以排比的形式,富有流动性,表现出“心中一股清泉”的积极影响,从而给人以强烈的暗示。)

东山魁夷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春天。”心中有泉的人,一生都在浇灌真善美之花。宋代,苏轼步入仕途,遭遇了人生中的一大灾难——乌台诗案。他失去了官职,被贬到湖北黄州。但他并没有颓废下去,依然能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背诵出一首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他一边过着“林屋外,古城旁,棍棒藜麦转夕阳”的悠闲生活,一边还唱着“那是一座可以埋骨的青山”“这安宁的地方是我的家”。面对世界的荒谬,他以内心的超然和物外的平和,温柔而倔强地反抗。在黄州的日子可以说是上天对他人生最完整的一次评估。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列举苏轼贬谪的事实作为辅助论据,丰富了作文的内涵,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

哲学家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机智。”“春”是古诗词中一个非常迷人的意象。走在唐诗宋词明清散文中,耳边不时有清冷的春声,一股清新洁净的春意在眼前晃动。每次读王维的《深山秋夜》,都会惊叹于深山雨后水墨画般清新淡雅宁静的景色。听着明月,听着流水在无尽的寂静中穿过岩石,听着莫愁桓女在竹林中嬉笑,听着渔舟晚归伴着桨动荷花,一切都令人神往。只有心中有清泉的人,才能甘于清贫寂寞,才能始终保持高尚的情怀。只有这样,他才能背诵这部哲学启蒙的永恒杰作。(在上述论证的基础上,我追溯历史,联想到王维的《山居秋夜》,从中得出“只有心中有清泉的人,才能甘于清贫寂寞,才能始终保持高尚的情怀”的结论。文笔灵活,论据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清泉般清澈、诗意、闲适的生活,大概是我们现代人最梦寐以求的吧。古人云:出世者入世,入世者出世。所谓“出世”,是一种看透世界现象的智慧。但是世界上往往有很多事情让我们很容易迷失自我。一旦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生活的方向,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堕落。如果心中充满清泉,生命就不会干涸。不管道路有多艰难,你都能爬上最高的山。给自己画一片责任田,种花种草,耕云织锦。我们不必追求完美,但我们可以一天天进步。(本段文字在论证过程中正反两方面都有;在对比分析中,衬托出结论——“我们不必追求完美,但可以日臻完善”。)

佛说:菩提无树,镜非台。什么都没有,所以没有灰尘。我们这些老百姓,要用淡泊平和的心来澄清自己的内心。正如古诗所说:“春有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果没什么好担心的,那就是人间好时光了。”(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观点,深化文章主旨。)

心中有清泉,才能洗去灵魂的污秽;只有心中有清泉,才能摆脱生活的烦恼;心中一泓清泉,可以滋润你枯萎的生命;只有心中有清泉,才能享受轻松的生活。(反扑论点,关闭全文,增添文章的感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