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中国通辽属于哪个省?

辽宁省

附: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东与吉林省接壤,南与辽宁省接壤,西与赤峰市接壤,北与兴安盟、锡林郭勒盟接壤。现有人口365438+万,总面积5.95万平方公里。

这片广袤的土地,历史上并不叫通辽。通辽作为一个地名,产生于1912年底,至今不过百年。但它历史悠久。将近一万年前,人们开始在这里生活。这里曾是中华民族灿烂的红山文化和府河文化的发祥地。大约三千年前,这里的古代居民已经进入奴隶社会。根据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生活用具的考古发现,确认通辽土地上的第一代居民是东湖人和山戎人。春秋时期,燕国在通辽中南部地区为防备东胡入侵而修建的燕长城遗址,在奈曼旗和库伦旗仍清晰可辨。这证明最迟在春秋中期,东胡人就已经拉开了通辽古文明的序幕。后来东胡人被燕国打败,秦朝统一中国后,隶属于通辽中南部的辽东郡和辽西郡成为秦国的一部分。西汉初年,匈奴统治了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区,包括通辽,其后是匈奴控制的东胡人后裔鲜卑和乌桓。汉武帝在位期间,三次出兵匈奴后取得胜利,使通辽地区更加接近内地,极大地促进了这一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繁荣。东汉末年,鲜卑族首领统一鲜卑各部落,建立部落军事联盟,包括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区,通辽地区也是军事联盟的一部分。南北朝时期,鲜卑居住了近500年的通辽出现了新的民族契丹。自四世纪中叶以来,契丹人一直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游牧。唐朝初年形成部落联盟,由唐朝控制。隋唐时期,当时的整个通辽地区处于以契丹为地方总督的中原王朝的统一控制之下。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了辽代,通辽的畜牧业已经非常发达了。金朝建立后,通辽在行政上归北京路黄林府管辖。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通辽地区纳入蒙古帝国版图。元代通辽地区属辽阳中书省大宁路管辖。明代蒙古高原统一后,通辽地区属“三卫”管辖,大部分地区属“扶余卫”管辖。16年底,建州女真人崛起于白山与黑水之间。其首领努尔哈赤称帝后,改国名为“大金”,通辽地区所有蒙古部落基本都由他控制。当时这一地区主要有科尔沁、扎赉特、多尔伯特、戈尔罗特四个部落。清朝把过去的部落制改为盟旗制。这四个部落建立了科尔沁六旗、扎赉特一旗、杜尔伯特一旗和郭尔罗斯两旗。四部十旗结成联盟,名曰哲里木。这个联盟现在位于尤克中旗的西哲里木地。至此,这一地区被正式称为哲里木盟。清代哲里木盟地域辽阔,水草丰美,人口众多,内外蒙古各部丰富。从早年到清朝中期,地域范围和政治机构相对稳定。这种情况在清末逐渐改变,最终导致民国初年通辽地名的出现。起初清朝统治者对蒙古实行严格的封疆政策,禁止汉族流民私自去蒙古开垦土地。然而,清朝中期以后,许多汉族农民来到东北谋生,并逐渐进入蒙奇地区进行开垦。蒙古王公贵族贪图地租之利,私允之。同时,清政府无力杜绝这种现象,于是在过去的蒙古草原上出现了农作物和家庭园艺。后来清朝统治者不得不允许蒙奇的王公贵族要求开荒,使得蒙蒂的开荒公开化。到了清朝末期,清廷废除了禁止蒙古土地的政策,允许一个官署主持蒙奇地区蒙古土地的开垦。到清末,哲里木盟先后开垦土地600多万公顷。为了管理大量开垦土地的汉人,清廷在蒙奇设置了许多郡县,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民国元年(1912),科左中旗卓日图色王端王子鲁布,放出自己的牧场,东有巴林艾欣,西有艾欣寺,南有小溪河,北有辽河。在释放这片荒地的过程中,选择了396号城镇基地,并命名为通辽。至此,通辽作为地名正式产生。此后,1913成立通辽镇。1918年,经奉天批准,通辽县委成立。1920实行县制,当时归奉天管辖。在后来的几年里,通辽仍然是一个县的名字。

哲里木盟,位于今天的通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和东北其他地区一样,被侵华日军践踏。日伪满洲国建立后,东蒙先后设立了兴安、Xi安、北方、东方四省。撤销哲里木盟建制,大部分地区划归南兴安省管辖。这种分裂一直持续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在通辽地区争夺抗日战争胜利果实,建立政权。广大人民又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是伟大的中国* * *产党,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采取了正确的政策,肩负起了民族解放的重任。党的优秀儿女来到通辽地区,团结蒙汉各族人民,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革命根据地,建立人民政权。在几年的浴血奋战中,许多优秀党员为通辽蒙汉人民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年轻生命。徐永清、吕明仁、石杰、孙瑞福、麦欣等革命先烈的光辉将永远照耀在通辽大地上。经过多年的斗争,哲里木盟终于迎来了解放,人民获得了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哲里木盟从辽宁省北部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1951 7月,通辽县城关区划出通辽市,为哲里木盟政府所在地。1958 10,通辽县撤销,所辖地区并入通辽市。1964、65438+二月恢复通辽郡。至1986年7月,通辽县建制再次撤销,所辖区域并入通辽市管辖。

经过50年的建设,哲里木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1999 65438+10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哲里木盟和原县级通辽市,设立地级通辽市。设立通辽市科尔沁区,原县级。新成立的通辽市辖原哲里木盟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开鲁县和新成立的科尔沁区,还辖霍林郭勒市。1999 7月1日,新成立的科尔沁区正式成立。1999 10 10月8日,新设立的通辽市(地级)正式成立。

至此,沿用了300多年的哲里木盟名称停止使用。新成立的通辽市是一块富饶美丽的待开发宝地。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人民勤劳,民风淳朴。历史名人,如孝庄黄文,僧格林沁和戴大梅林,都来自这片神奇的土地。这里的文明是古老的,这里的生活是崭新的,这里有哈达的亲情,这里有友谊的金桥。在中共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辽市三百万人民万众一心,在建设美丽家乡的进程中,以崭新的面貌翻开了通辽历史的新篇章,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