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小升初的学习思路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小学开设的课程,初中还增加了政治、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等课程,初中还增加了物理、化学。而且各学科内容趋于专业化、系统化,学科新旧知识联系紧密,概念强,提高了对空间想象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初中老师教的比小学老师快多了。如果孩子上课不专注,很容易造成知识差距。
应对方法:
学生需要在课前做好准备。
2.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3.家长一定要督促孩子做好课前准备,减少初高中衔接的坡度。
第二,课表不同
初中课堂教学中,花在复习巩固上的时间比小学少,花在作业练习上的时间更少,巩固知识的方法也与小学不同。中学知识的全面性要求初中生多做作业才能跟上老师的步伐。有的同学会疑惑,我每天都写完作业了,为什么成绩还提高不了?
应对方法:
1.当孩子出现这样的困惑时,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学会自己整理知识,学会对知识进行分类和综合。
2.听懂课,做作业只是初级阶段,还要追求精通和熟练。
3.培养孩子学习的独立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教会孩子适应初中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初中教学需要学生在课后不断思考、总结、提高。
第三,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
小学老师讲课生动活泼,可以升初中。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教师往往注意引导儿童从原始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初中课程里的常规知识越来越多。由于学习内容的变化,初中老师更注重在课堂上澄清概念,课堂上的分析和演示也更多了,不再像小学那么多样。
应对方法:
1.孩子需要在短时间内习惯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开动脑筋。
2.注重启发独立思考,带着问题学习。
3.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开始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第四,学校作息时间不同。
初中生作业比小学生难,在校时间比小学长。
应对方法:
合理作息,快速适应初中生活,促进其健康成长。作息时间安排要科学合理,在执行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意识。
制定时间表和计划时应注意四点:
1.按照用脑规律科学安排时间。比如背诵英语和语文,最好在起床后半小时或睡前半小时完成。
2.给孩子安排一定的自由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3.安排一定的家务时间,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4.保证孩子有足够的运动和睡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