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历史的真相

导语:明初肆虐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一直扑朔迷离。日本的灾难是怎么来的?早期的倭寇和后期的倭寇是什么传承关系?侵华日军突然肆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们到底是谁?这些都是本文要关注的地方。一、倭寇的由来历史上关于倭寇最早的记载是高句丽广开土王碑(日本称“好泰王碑”),现保存于中国吉林省吉安县,上面刻有“倭寇大败”的故事。记录的时间是公元404年。1961年,该碑与东沟古墓葬一起,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1333年,控制日本政治的镰仓幕府灭亡,京都和吉野分别出现了由不同武士集团支持的天皇。日本进入南北朝时期(1336-1392),集团之间军事对抗不断。一些在战争中失败的武士因为贫穷而加入了海盗队。他们在支持南朝的松浦家族的支持下,在朝鲜半岛和中国辽东沿海地区进行海盗入侵活动,大肆抢劫财物,绑架民众,甚至杀人灭口。韩国成为当时日本海盗的重灾区。据统计,从郑铮十年(1350)到郑铮二十六年(1366)的十年间,每年都有日本侵略者入侵朝鲜。入侵的日本船只大小不一,从50多艘到200多艘不等。他们所到之处,房子都被烧毁了。而且朝鲜的油轮也成为了主要的掠夺对象,迫使朝鲜王朝最终将水运改为陆运。朝鲜别无选择,只能派遣特使到日本与他们谈判。此后,日本和韩国在打击日本海盗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军事合作,并自愿归还了被掠夺的朝鲜人口。入侵2。中国早期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略出现在元末,主要发生在山东、辽东等北方沿海地区。明朝建立后的第二年(1369),日本侵略者大举入侵山东、苏州、淮安等地,朝廷就倭寇问题向日本进行外交交涉。日本统治者足利义光根据明朝的要求,出兵打击本国的海盗。同时,通过这次合作,他获得了与明朝进行朝贡贸易的机会,两者之间的合作非常有效。1419年,辽东总指挥刘江率领大连军民,在望海国战役中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打死日军千余人,俘虏百余人。敌军主力完全丧失,使其百余年不敢进犯辽东地区。此后,侵华日军的目标逐渐南移,转移到浙江等东南沿海。日本海盗3。明初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洪武至永乐57年间,倭寇数量为94次,平均每年不到2次;从永乐到嘉靖(1425 ~ 1522)的近百年间,记载的日本灾害只有17起。嘉靖四十五年间,倭寇数量猛增至628次,占明朝倭寇数量的80%。以嘉靖三十一年(1552)为界,前三十年日本灾荒记录零星分散,未成灾荒。但是最近十五年,像雪崩一样,“倭寇”风波爆发了十五年,倭寇几乎97%(609次)都集中在最近十五年。进入隆庆后,下降到48次。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嘉靖以前的日本灾害是零星的,规模很小。但嘉靖年间突然爆发,集中在嘉靖朝后十五年。这是什么造成的?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嘉靖元年(1522),广东西草湾发生葡萄牙商船事件,第二年宁波发生日本使臣争贡事件,导致朝廷下令关闭广东、福建、浙江等所有外贸门户。从此以后,朝贡贸易的大门就被禁止了。当时嘉靖皇帝的明廷并不明白,世界已经进入大航海时代,繁荣的海上贸易已经无法阻挡。海上相连的世界贸易圈正在蓬勃发展,中国所在的东方贸易圈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和商机。海禁切断了自唐代以来整个贸易产业链中许多从业人员(渔业、手工业、造船和贸易)的生计,他们不得不转入地下谋生。这些福建海商引诱葡萄牙商船队,将据点移至浙江双屿港从事走私贸易。这个岛挂在浙江沿海,成为远东最繁华的国际贸易中心,因为它成为走私船和船只的宝地,也聚集了日本、马来西亚、琉球和暹罗的海商。嘉靖五年逃犯邓老,嘉靖九年福州监狱逃犯林碧川、李光头、徐东也相继加入双屿港走私贸易,为双屿港造势,并成为后期双屿港上海商业的龙头。同时,在无政府状态下,很多商业纠纷无法解决,于是转向武力报复,日本乱局不减反增,导致日本乱局。双屿港私商贸易的兴盛,让朝廷越来越不能容忍。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右副都朱纨派两千余官兵至双屿港,官军大获全胜。朱万下令烧毁所有房屋和船只,封锁航道,使世贸中心成为一片废墟。此后漫长的明清时期,这里只是一座空岛,直到今天。双屿港的徐东被朱万消灭后,收拾了徐东的残部,转移到黎港。当年双屿港全军覆没,福建水师也动员起来了。但战后,这些海盗被革职,朝廷不支俸禄,造成官兵哗变,大部分战船直接投奔知望指挥,使知望集团成为舟山海域独树一帜的大势力,名声大噪。知望是为数不多的提倡“海上商业”的集团领导人之一。此时他积极配合当局抓捕海口,想配合当局维护舟山海域秩序。例如,嘉靖二十九年,他配合当局抓获了入侵钱塘的海盗齐鲁和沈九。三十年,海贼陈思攀被海道衙门抓去杀了。就这样,在官方的默许下,知望进行了几年的走私贸易活动。嘉靖三十一年(1552),知望因与政府通商请求被拒,对浙江东岸进行掠夺。可能就是在这种氛围下,知望变得傲慢起来,在定海自称“海王”。在此之前,海道官视他为友军,在此之后,视他为敌国。嘉靖三十二年,新任浙江巡抚王佑视为“东南之祸”,派余等将领围剿集团,迫使集团于六月退守日本平户。从那以后,知望一直定居在平户,再也没有回到中国。胡宗宪到浙江后,发现沿海倭寇的复杂情况远在他的预测之上。日本海盗问题关系到海禁、沿海居民的生计和当地士绅的利益。当年的巡抚朱纨,为双屿岛的毁灭立下了汗马功劳,却也被革职,一怒之下自杀,原因就是海禁侵犯了当地士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偷袭根据这两股势力的不同特点,胡宗宪采用了不同的对策。徐海集团是一个典型的海盗集团,其首领徐海拥有军事才能和青春活力。幕僚徐渭认为,徐海只能全军覆没。但由于徐海太强,无法抗衡。有鉴于此,胡宗宪用一个离经叛道来引诱徐海,歼灭海盗集团。对付海上无敌的知望,胡宗宪以爱抚为主。经过几次接触,他知道以王的心思,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交易权。知望本质上是个商人,不是小偷。知望一生都在追求海上贸易的权利。胡宗宪没有开放海上贸易的权利。自上任以来,胡宗宪就派人赴日接触知望,以其家族为亲情牌,希望寻求和解。经过几年的谈判,知望不再是明朝的敌人,他的养子毛海峰也帮助胡宗宪征服了其他海盗巢穴。胡宗宪还拿自己的亲信当人质。知望亲自前往浙江,受到胡宗宪的热情接待。他还建议知望访问杭州。让人措手不及的是,在杭州,御史王无视胡宗宪的提醒,执意要把投入监狱,并诬蔑胡宗宪通伯,在这种情况下,胡宗宪也不敢坚持。知望临死前泪如雨下,感叹道:“我一个人死了,怕苦了浙江人民。”。事实证明,知望的预测非常准确。知望死后,由于缺乏节制,“倭寇”泛滥,盗贼蜂拥而至,使得东南沿海的局势更加扑朔迷离。抗日战争四。倭寇的构成在《明朝正史》中记载如下:“一般来说,倭寇十分之三是真的,倭寇十分之七是追随者”。(《明代日本史传》)“盖江南海警,日本人占十三,中国十七造反。"(《嘉靖实录》)这是官方数据,承认日本人占十分之三,中国人占十分之七,中国人占优势。根据实际调查,胡宗宪编了一本书《海图汇编》,列举了十四个最有实力的“倭寇”,他们的头目也都来自中国。也就是说,在所谓的“敌人”内部,中国人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还牢牢掌握着领导权。(如下表所示)日本领导人陈茂恒的《明代日本人考证》,汇集了几十种史料和地方志,对日本人的资料整理得相当全面。他的结论是,主要领导人都来自中国,次要领导人中,日本人的比例不高。历史学家郑潇(1499-1566)在《四夷考日》中指出:“初方国珍在文泰,张士诚在宁绍、杭嘉、宿松、通泰,诸郡皆在海上。自从张钫被摧毁后,所有的盗贼和有权势的人都学会了航海来修正岛屿和侵略日本。所以洪武掠海。这种说法有两个问题:第一,入侵的“海贼”是方、张残余势力聚集的,而不是他们自己。第二,方、张残余原本是活跃在江浙一带海上的抗元势力。他们的主子向朱元璋投降后,不愿跟随投降的“贼强”下海,继续在舟山叫乱。因此,明初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受害者应该是方国珍和张士诚的残余势力。嘉靖大学士唐叔(1497-1574)在《胡默林后惩治知望》一书中明确指出:“他也没有自己造船。船是福建广西造的,从我开始。"。唐叔从造船能力这一拯救日本的关键条件出发,明确指出问题的根源不在日本海盗,而在中国的海盗。虽然是日本商人最先做出朝贡之争,但他们坐的是中国船:嘉靖年间,日本无力建造穿越东海的海船,抵达中国的两艘朝贡船也是永乐初年明成祖送给日本将军足利义光的礼物。海船需要依靠季风穿越海洋,一年的往返次数受到很大限制。再加上当时日本处于战国时期,各路领主混战。在这种重重阻碍下,日军大规模入侵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个原因是识别敌人的真实身份。在当时残酷严厉的海禁下,一旦事件发生,入海的人可能牵连九个族群。从沿海人的角度来看,装成“日本人”可以保护家人。至于那些沿海保皇党,遇到动乱,不管是不是日本人,只要报成“日本乱”,就可以把问题“政治化”。失败了就轻易推卸责任,赢了就多奖励。对于庙堂之上的统治者来说,将沿海内乱定义为外敌入侵,将其极端敌对的海上势力等同于汉奸,更为方便合理。于是,一场由海禁引起的海边人民的抗议和反抗,由人民、政府和法院共同发明,完成了欺骗后人数百年的历史谎言。五、彻底解决倭寇问题形势图嘉靖四十年(1561),戚继光率戚家军等人在台州九战九胜,歼灭了入侵台州之敌。此后,齐、于联手,基本消灭了闽浙海盗。嘉靖四十四年(1565),戚继光配合于第二军,消灭盘踞在两广、南澳的日本侵略者。至此,侵占东南沿海多年的侵华日军终于被彻底解决。在朝廷强大军事力量的打击下,东南沿海的侵华日军终于被彻底消灭。海面保持相对平静。但这种平静能维持多久,直到根本问题得到解决?其实答案很简单。只有解决大量依赖海上贸易的人的生计,才是摆脱问题的最好办法。隆庆元年(1567),明太祖穆宗采纳福建巡抚屠泽民的建议,取消海禁,允许人们在东西方航行贸易。从此,民间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地位,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日本人的灾难突然减少了,“日本人不再是灾难了。“1567年至1644年期间,从海外流入明朝的白银总量约为3.32亿两,相当于当时世界白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为明帝国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参考资料:

《明太宗实录》《海图编》《郑明若曾》《明史》《张清于婷》《朝鲜郑林之》等老太太春秋郑重声明:禁止非法转载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