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怀远园林中的怀远文化
“问我祖上在哪里,山西洪通槐树。祖籍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的老窝。”几百年来,这首民歌在中国广为流传,妇孺皆知。如果要追根溯源,还得从明朝说起。为了开发豫东平原马平川的土地,发展经济,增加国库收入,明孝宗下令山西洪洞县移民在豫东开荒。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车臣、项、应三地边境角都恢复为沈丘县郡。五户一保、十户一物的移民,到河南后被分配到各地生活定居,耕地。一群人去了现在的沈丘县槐店镇。他们看到那里很荒凉,没有房子。只有一棵大槐树长在一个高地上,所以他们靠它生活。当时人们出门远行或做生意的方式有骑马、骑驴、驾车、推车、肩背或在河中航行。槐树靠近宽阔的沙英河,是东西走向的必经之路,也是南北走向的关键点。于是大槐树下的这户人家,就成了一路上拉着大车的船夫和商人的歇脚地。然后是港口,更多的人随之来来往往,于是有人盖房子,开店,开作坊。店铺、店铺、作坊、酒楼逐渐形成了市场。时间长了,路人就叫它大灰庄、胡爱书店、槐房店。后来也简称槐店,一直到今天。
1951年,沈丘县委、县机关从老城区迁至槐店镇。现在,沈丘县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确定国槐为沈丘的“县树”。
槐树,一种原产于中国北方的常见树种,因为传说中的槐树根文化,在沈丘人心目中显得格外崇高。为了区别原产于北美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故简称槐树。国槐,凹凸有致,树形高,喜光,根深,生长敏感。其羽状复叶与刺槐相似,但刺槐叶略透明。槐花淡黄色,可煮可吃,也可做中药或染料。沈丘人对槐花的喜爱由来已久。自从槐房店建立以来,人们世世代代都喜欢种植槐花。在沈丘人眼里,槐树是兴旺吉祥的树种,“家种三代槐树兴旺”、“门前三棵槐树,富贵长寿”的说法正在城乡流传。槐花也说是爱情树,话剧《淮阴的故事》中槐花的牵线搭桥事件流传至今。槐树是沈丘城乡种植最多的树。每当春夏之际,槐树的清香沁人心脾,槐树的树荫清冷,是人们夏季消暑的最佳方式。
各种各样的槐树形状各异。
槐花浑身是宝,它的奉献代表着一种高尚的精神,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在人们心中遥远的形象。槐树象征吉祥,所以汉代有人认为“槐树意为瞻怀,人站在槐树下悼念远道而来的人,想找他们的麻烦”。这本质上是人们乐于在槐树的树荫下乘凉的一种人文表示。大概,槐花适合人们乘凉,也是富贵地位的象征。《李周秋官》记载:周朝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朝遇天子,立于槐树下。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是周朝三个最高官职的统称。因此,后人用三槐比喻三公,成为三公官职的象征,国槐也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化树种。
在沈丘国槐园,国槐品种的种植布局不仅考究,而且科学。这些槐树中,有的陈腐沧桑,牙齿折断;有的郁郁葱葱,妩媚动人;有的姿态各异,摇曳生姿。这些槐树分花形,有的枝繁叶茂,促盛开;有的婀娜多姿,含苞待放;有些人仍然紧握着琵琶,羞于打开它...在怀远园的东面,有约200亩的紫槐树,远远望去像夕阳,紫槐花蔚为壮观。槐花园西侧种植槐花100多亩。淡黄的槐花就像绿湖中翻腾的浪花,让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怀远园门口,有两棵千年树龄的门树。右边那棵被誉为“国槐之王”,DBH 1.53米,树冠高耸。它是从山西和陕西交界的深山里移植过来的。运输过程也相当曲折。当时是隆冬,只剩下树干,十几个园林工人花了三天多的时间才运回沈丘。在种植之前,为了保证成活率,世界上最著名的槐树专家制定了种植计划,并进行了后续养护。当地人幽默地称这棵树为“千年老槐树,胸围5.5米,三个人抱起来也不算粗。”据说在怀远园游玩的人,总会在这树下拍照,抚摸树干,渴望防病健身。
人文景观星罗棋布。
据负责筹建中华槐树园的沈丘县原人大主任王建华介绍,槐树园最初的规划是在罗宁高速出口以东的一个废弃的坑塘里,修建假山、亭台、楼阁,然后种植一棵古槐树,象征槐树的根,与山西洪洞县槐树公园遥相呼应。几经修改,现已开发建设成为以国槐为主题,以山水为基调,以文化名人周兴嗣雕像广场、花木、湖心岛、亭台楼阁为节点,以国槐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公园。怀远园的主要景点有史静、千年古槐、千字广场、三槐堂、周兴嗣雕像广场、胡爱香、胡爱香湖、怀亭、三槐桥、七星岛等。游客绕着景点走一圈要近两个小时才能看完。在罗宁高速公路的沈丘出口,你可以看到远处一座海拔76米的小山。山上长满了槐树,亭台楼阁点缀其中,槐林郁郁葱葱。它叫淮香山,是淮园的标志性景点。山上有一条东西向的水泥隧道,贯穿山顶。站在胡爱香的亭子上,怀远园和沈丘县的新面貌尽收眼底。在胡爱香的西边是《千字文》作者周兴嗣的雕像广场。周兴嗣出生于沈丘县槐房店赵古台村,著有《蒙古学经典》。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的周兴嗣是一座全花岗岩雕像,高8.6米,由底座和雕像组成。雕像高5.6米,底座方形,高3米。四面的石刻分别介绍了周兴嗣的生平、《千字文》的写作过程及其对后世的重要影响。在胡爱香山的南面有一个面积为65438多万平方米的湖,叫做胡爱香湖。湖中碧波荡漾,游艇驶过,溅起白浪。湖中央有一座长满槐树的岛屿,因形似北斗七星而得名“七星岛”。连接七星岛和胡爱香湖西岸的拱桥被命名为“三槐桥”。在连接胡爱香山和胡爱香湖的水面上,有一条200多米长的水上栈道,就像一条游弋在湖面上的银龙。在三槐桥下,游客可以划船,欣赏中国的红莲,玩中国的锦鲤。沿胡爱香向东50米,怀远园主广场内,是一个直径99米,面积7700平方米,集文化观光、科普教育、学术交流、娱乐体验为一体的文化广场。广场北侧竹简碑文立有气势磅礴的魏碑《千字文》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四句为一组,两组押韵,贯穿始终,互不重复。作者是刘国庆,著名的沈丘书法家。也是《奥运赋》、《世博赋》、《2011新郑祭祖大典》的作者。千字广场斜对面是建筑风格独特的三槐堂。三槐堂是北宋御史王佑的堂名。当时,宋太祖让王佑查处一起谋反案,并许诺事成后将提拔王佑为丞相。王佑案侦差,当丞相无望,却被贬为相州。王佑非常沮丧,亲自在家门前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儿孙将有三官!”“意思是我虽然不能排在三公之位,但我的后代一定能担任宰相,排在三公之位。后来,王佑的儿子王旦真的在宋真宗当了宰相,后人为此典故在开封(北宋首都)建了三槐堂。三槐堂,建于怀远园,摒弃迷信,主要从事国槐新品种的选育和综合利用。它是一个科技研发场所。
打造淮文化产业基地
沈丘中华怀远园成立于2010,是沈丘县于2011打造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包括中华怀远文化广场、千字广场、万亩槐花资源基地、水上乐园等。可容纳数万人休闲,集生态旅游、园林文化、自然景观、科研开发于一体。怀远一期工程占地400多亩,目前已全部完工。二期规划面积700亩。将来建成后,将形成千亩怀远园。怀园建设期间,该县积极引进外资。2011年4月23日,沈丘县政府与北京汉高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建设怀园协议。由于北京汉高公司董事长永芳是沈丘人,他愿意为家乡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已在怀远一期工程中投资6000多万元。从怀远一期奠基工程到初具规模仅用了10个月,实际建设时间仅用了8个月,创造了“北京高涵高速”。淮园的建设渗透了文化元素。沈丘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对淮文化、淮传说、淮故事、淮根、淮品等进行了探讨。多次,努力打造“三槐”(槐树、淮山、淮山)的理性符号产品。目前,国槐园已建成国家国槐种质资源基因库和中国国槐品种检测中心。建设周兴嗣纪念馆,以怀远园为平台,成立国槐产业研究院,沿沙英河岸建设万亩国槐基地。利用国槐和国槐果开发国槐药、国槐酒、国槐茶、国槐食品等系列产品,形成国槐产业链。以千亩淮园、千年淮和《千字文》作者故里打造“三千”淮文化,做大做强淮文化品牌。
沈丘县还计划将怀远园建成周边地区拆迁户祭祖、传承历史的重要场所,与山西洪洞大槐树公园相呼应,形成以黄河为纽带的寻根文化氛围。
沈丘国槐园被认定为国家948工程国槐品种研究基地;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素描基地;河南省生态文化示范基地、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基地、山东聊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和校外实践基地。2011省林业厅拨专款建设国槐种质资源基地,市科协已批准沈丘中华国槐园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