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签的历史是怎样的?

牙签为人类服务的历史由来已久。追根溯源,它的出现可能是和人类能够种植粮食和圈养牲畜的历史一起算的。当然,这只是推测,因为考古没有发掘出来的文物并没有证明这一点。然而,在中国东汉时期的一座坟墓中出土了一根黄金制成的牙签。虽然这个牙签确实很奢侈,但至少可以说明,至少在两千年前,中国就已经用牙签为他塞满食物的牙齿充当清道夫了。

牙签在中国找到了证据,但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专利。许多学者认为牙签是印度人发明的。据说在公元前6世纪,佛教的始祖释迦牟尼向弟子传经时,经常感觉有一股气味扑鼻而来。在确认气味是嘴里呼吸引起的后,佛教菩萨马上给他们上了一堂卫生课。传授的内容是“用树枝擦牙,可除口臭,增情趣,可得五福。”这种记录不是假记录。中国,晋代高僧,展现西域求法。他在《佛国物语》一书中说,“东佛在此嚼白杨枝”,意思是剔牙。现在,印度的劳动人民仍然喜欢用菩提树枝刷牙,这似乎由来已久。

中国第一根牙签是东汉初年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定居中国的。当时,它被翻译成“杨志”和“隋书?真蜡传说说:“每次洗澡,用杨树枝刷牙,念诵经咒。洗澡是食物,吃东西,用杨树枝刷牙,念口头禅。“看来牙签的使用也是很有讲究的,不仅是饭后,还有早上洗漱后,念经前。程序非常庄严。施耐庵曾在《水浒传》序中写下“吃杨树”一词,其中“嚼杨树”指的是用牙签剔牙,这也是中国人深受佛教传播影响的一个证据。

关于牙签的精巧,著名作家梁实秋先生晚年在《雅室随笔》一书中写道,回忆起自己当时使用的是北平知美斋的牙签,他曾写道:“知美斋的牙签是特制的,第一个特点是有自来水笔那么长,可以拿在手中,摆出一个刷筒的姿势,大口钻来钻去是不可能的;第二是韧性,这是真正由最好的杨柳枝制造的。拐弯抹角的地方都能照顾到,刚柔并济,妙不可言……”

欧洲人拿起这种鸡毛蒜皮的东西剔牙,已经很晚了。至少在16世纪,如果有人嘴里叼着牙签大摇大摆地走过,人们会把他当成胡安那样的人物,为历史的正史提供一个有据可查的借口。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无事生非》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想从亚洲最遥远的地方给你拿一根牙签。”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诗人兼散文作家奥弗伯里也在他题为《摆姿势的旅行者》的文章中写道:“他使用牙签是他的主要行为。”可见,在十六世纪,只有自以为见多识广、装腔作势的人才会往牙齿里塞一丝肉,进了一粒米就知道用牙签去掉更快。

既然牙签的威力如此之大,而且牙签的起源很难追溯,很多有识之士认为,这种精美的东西一定是从海外贸易极其发达的意大利传入,并传播到欧洲各国的。再想想,谁能架起东西方沟通的桥梁?一定是凯尔·波洛先生,把清洁人类牙齿的瑰宝——牙签,从中国带到了意大利。

日本人使用牙签比中国晚一点。唐朝时期,日本人到中国留学非常流行。他不仅带回了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也带回了小牙签。就这样,牙签在日本僧侣和留学生的口袋里漂洋过海,穿越扶桑的国度,来到了东方。到现在,牙签在中文里已经不叫“杨枝”了,但是日本人对它很用心,一直沿用到今天。

牙签刚传入日本时,在贵族和僧侣中很流行。直到江户时代晚期,也就是19世纪早期,江户的普通百姓才开始用它们来清洁牙齿。

牙签虽然和以前相比使用时间不长,但对它们的喜爱却是首屈一指的,达到每年约700亿根牙签的消费量。也就是说,如果把这些小牙签一根根连起来,长度可以达到420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00圈以上。日本牙签过去用的是柳,桃,桑。二战后,由于机械化操作,来自北海道的白桦被用作原料。

牙签虽小,但制造标准非常严格。先将一根长约30厘米的木棒放在切割机上,然后整齐地切成只有6厘米的标准尺寸,最后用加工机将一端削尖,在另一端羰基上刻上图案,一根小牙签就这样诞生了。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牙签也改变了以往刻板的面孔。它们被涂上五颜六色的“大众牙签”,像是在神仙面前抽签的“算命牙签”,牙签前面还加上了各种味道的“香牙签”。此外,还出现了可以清除牙齿上食物残渣、按摩牙龈的“三角牙签”等。可以说类型层出不穷,性能创新。小小的牙签市场,似乎隐藏着无限的商机和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