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庄村的历史与人文
那些文人士大夫,无论是仕途期间还是仕途之后,都不惜重金,为祖先的荣耀和官场应有的排场或者仕途之后的安逸生活,营造一个理想的安逸之家。以上庄为例,最早的古民居建筑是在明代成化年间。在此期间,柏乡诞生了第一个举人,名叫王尊,是王国光的曾祖父。他是君子,自然富有,大概就是从他开始,注重建筑文化,营造理想的居住环境,从此拉开了古建筑的帷幕。王国光建“天官府”,由尚书第、司农第、王氏宗祠等建筑组成。王国光的侄子兼湖广参政王书玲建进士。王,王国光的孙子,山东省的政治参与者,建造了如月亮塔,参议院,大厅和阳山居等建筑。民国时期,时任山西省绥靖公署秘书处副主任的范慈峰修建了范铺新院、樊氏祠堂、花园等建筑。历经400多年,上庄终于建成了一个依山傍水、绿水串珠、四合院星罗棋布、高楼耸立的建筑群落,颇具江南水乡特色。这是农耕文化与自然情趣融合形成的独特村落布局,居住着名臣、学者、巨贾及其后代。当我们用文化的眼光欣赏这些建筑时,你会发现许多文化的奥秘。
上庄村自古被誉为文化之乡。从明中叶到清初的百年间,出了五个进士,六个举人,出了龚、子等数百人。在阳城人的骄傲历史上,有两个人是上庄人。天官王宓是王国光及其后代建造的大型官邸建筑群。目前保存完好的古民居有40多处,反映了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的建筑特色。被古建筑专家称为古村落保护的杰出范例。2008年,上庄村以其独特的古建筑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沁河发源于霍山脚下的二郎神沟,是山西第二大河流,其中168km流经晋城,沁水县段市镇与阳城县润城镇之间的长度仅为15km。然而,全长485公里的沁河毫不犹豫地赋予了这片神奇的土地美丽的钟灵和文学才华。
翻到人文晋城的阳城篇,第一章介绍天官故里——山西上庄村。民间有句话叫“郭虞三寨上下,秀才二千五百人。”“三庄”是指润城镇的上庄、中庄、下庄。在当地人眼里,明清以来,明朝重要官员王国光是上庄村最骄傲的人。
漫步在石头铺成的古河道上。实心石坝两侧,有王国光故居“尚书第”及进士、禄丰寺等。南岸,还有元老院、司农棣、王祠堂和建筑在北岸。整个古建筑群排列有序,规模宏大。江南水乡风格的青砖房依溪而建,是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
《万历中兴》的主人公
说到王国光,不能不说明朝历史上,笔墨厚重。
登基后仅一个月,王国光就拿到了参加张变法的“入场券”。60岁时,他立即对国家粮食进行宏观调控。当时明朝人口不断增长,边疆战乱不断,内地不时爆发农民起义,管理好粮仓意义重大。为了缓解矛盾,王国光精打细算,全面控粮。他实行“天下忧官”的方法,统筹安排各种粮道,将粮食的获取权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对缓解粮荒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王国光还改革了一系列过时的旧制度、旧秩序。当时的公文,如书籍、急件等,非常繁杂,多余,从县到部门、具体承办人员,都有说不出的苦。他大刀阔斧地裁撤合并,去掉近半的繁文缛节,让事情变得简单;因为户部十三司办公室小,官员不来上班,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他态度坚决,改变了以前的问题,让所有官员都在部门工作,各司其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边境海关上报了工资,但没有支出和收入的记录。他要求当地的边关官员核实收支情况,并计划一个长期的计划来报告,这样一来,消耗和浪费急剧减少。
王国光还设立了“军粮堂”,负责监管军粮,极大地方便了军队,并把分散民族的国家钱谷合并起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这些改革措施见效快、立竿见影,受到朝廷的称赞,然后被定制。万历四年,王国光将实际工作中总结的文章全部编入《万历会计录》。这种被誉为“重视国民经济”的特别征收,后来成为张推行“一条鞭子”法改革税制的理论依据,甚至成为明清时期田赋的准绳。宗申对这一时期的改革非常满意,他甚至在宴会上专门题写了一幅书法,称赞王国光是“领导自己家庭”的典范。
在万历五年,张对的旧情可能一直念念不忘。吏部高官被罢官后,回乡养老的王国光重返岗位,再次成为张变法的得力助手。他对国家计划提出了“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不要把事情简单化”、“责任与服从命令”等八项建议,这些建议都被采纳,并为张的改革推荐和选拔了许多将领。
在张变法的领导下,明朝的军事得到了振兴,国家的支出也很充裕。万历初,太仓国库粟13万石,银6700万两。衰落的明朝是明朝中叶以来最好的时期,史称“万历复兴”。
官员可以勤政廉政。
《明史》记载,“国光多才。当你掌管国家的时候,你可以建立更多的白色,你是极其能干的。
王国光于嘉靖二十三年考取秀才。进入官场后,虽然仕途坎坷,但他一生报效国家,忠于皇帝,对人民充满关怀。至今,在上庄村及周边村庄,人们一张嘴就能说出好几个关于他的故事。
王国光进入官场时,明朝正处于衰落阶段。在担任吴江知府之前,世宗告诉他:吴江“人多而杂,人难管,事易动,但勤政廉政,能克之。”王国光到任后,在衙门前立了一块石碑,上书:“山西王国光,刚到乌江,若收一分钱,必死不归。”。以此表明勤政廉洁治乌江之志。
果然,吴江没多久就“古训梁之风”了,开始呈现出大富大贵的状态。上任不到两年,他就减少了五万石的漕运损失,百姓安居乐业。邻县有疑难案件时,我经常找他请教,很快就能查清楚。我的同事称赞他是“真正的上帝”。王国光离任时,吴江各乡镇65,438+000多名官员和名人联名刻石,立“诸侯去思碑”,以表挽留之情。今天,这座纪念碑仍然存在于吴江。
万历十年,70岁的王国光回乡做官。他用神仙给的钱建府,帮他学习,建村,把阳城土城改造成砖城,为百姓聚水灌溉农田。他热爱文学,赞美家乡。至今仍有许多碑文和300多首诗词留给后人。他还通过与作家交游,传播文化信息,播下文化的种子,促进了秦河湾文化浓厚氛围的营造。
王国光去世后,文化读书会、诗社、文学社层出不穷,让秦河湾文化繁荣了两个世纪。不仅在他之后出现了张、等明清重要官员,而且从明中叶到清初的百年间,这个偏僻的村落一共出了5名进士、6名、龚氏8名,加上和子。一栋小小的别墅,充满了如此浓郁的人文底蕴,这离不开王国光的功劳。
数百座坟墓的传说
王国光虽然已经去世400多年,但在面积不到3平方公里、只有970人的上庄村,他依然赞不绝口。每年正月十五,村里的人都会排练“天官回乡”这个节目。
按照古代官职,六部尚书各有谥号,官职大臣称为“天官”。王国光故居,被专家誉为“北方民居建筑中的一颗明珠”的古建筑群,被上庄人称为“天官宫”,但村民对“天官”的解读并非如此。
村里的老人说,当年王国光是户部尚书张的得力干将,是张之后的“大官”。据老人们回忆,村里还有一座牌楼,上书“天下第一官”,文革中被毁。现在,为了发展旅游业,上庄村准备根据老人们的回忆重建牌楼。
万历二十二年(1594),王国光逝世,享年83岁。然而,他的坟墓在哪里仍然是一个谜!据说王国光生前已经安排好了自己的葬礼。葬礼当天,数百口棺材散落在不同的方向,甚至他们的家人都不知道他们下葬的确切位置。此后,关于王国光墓地就有了各种“版本”。最近上庄村王家祠堂修缮时,也没有发现他的坟墓。有人说这是王国光死后不愿让人盗墓;还有人说,当时抬棺材的人都是烈士。
其实从王国光生前的所作所为来看,这些说法根本经不起一驳。
万历十年(1582)六月,五十八岁的张病逝。宗申立即发起了一个接一个的运动。次年,的军衔被张夺了。然后没收其家产黄金2.2万,白银65438+10万,还差点被鞭笞,十余人被杀。
或许是王国光在后来的12年才意识到官场的险恶,心灰意冷?还是害怕落得和张一样的下场?还是因为当官为朝廷辛辛苦苦40年,解除了百姓的后顾之忧,就想永远睡在老家不被打扰?这种怀疑,可能就是消失的王国光最后故意给后人出的“难题”。
王国光(1512~1594),明朝万历年间早期的政治家、金融家,从事政治活动四十余年,对明朝“万历复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撰写的《万历会计录》是大学者张推行“一条鞭子”法改革税制的理论依据,后来成为明清时期田赋的准绳。因官居尚书,故称“天官”,王国光故居被后人称为“天官王宓”。
王国光是嘉靖陈佳(1544)的一位学者。历任乌江、宜丰(古县名,在河南省兰考县一带)知府。后来又升任兵部兼房部右侍郎总督仓。后来,他因病辞职。隆庆四年(1570),任右侍郎,调任南京任刑部尚书。没有阻止,又换了财政部右侍郎监管仓库。万历元年(1573)被任命为户部尚书,任职三年后辞职。万历五年(1577),出任吏部尚书。随绩效考核,加太保太子、光禄大夫,任职6年。内阁大学士张主持朝政十年间,担任第二任户部尚书。张死后,遭到反对派弹劾而辞职。后来皇帝看了他的功德,下令让原官复职(退休)。国光擅长写诗,所到之处都写诗,遗物众多。他的诗词给人一种潇洒、飘逸、出众的感觉。他是现存的《王叔安率稿》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