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丹镇的演变与分类

山嘴子区设1949,乡设1956,公社改1958,乡改1984。位于翁牛特旗中西部,距旗政府9公里。1996,面积406平方公里,人口2.5万,辖13个行政村,分别是山嘴子、葛窝铺、七分地、九份、半份、新地、一马图、东道、乌兰坂、兴隆、下塘地、高家窝铺、林家地。

1958归山嘴子公社和乌丹公社,1984归四道张坊乡。位于翁牛特旗中北部,距旗政府17km。1996,面积217平方公里,人口0.8万,辖四道张坊、头道张坊、牌楼沟门、大新井、新房、四道窝铺、六道窝铺7个行政村。

2001,四道张坊乡撤销,并入头份镇。2006年,撤销山嘴子乡、朝闻独苏木、巴嘎塔拉苏木、布力延苏木,将苏木乡原行政区域合并建制和源头分镇四道张坊、牌楼沟门、大新井、五道窝铺四个村合并为乌丹镇。合并后,乌丹镇总面积2081.74平方公里,总人口118559人,辖19个嘎查,24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镇政府设在乌丹,原乌丹镇政府所在地。1504 26100:~ 001 1新华小区~ 002 121古城外小区~ 003 121全宁小区~ 004 6538。00 122西门外村~ 20122双窝铺村~ 202 122北大庙村~ 203 122北门外村~ 204 122东门外村~ 205 122东店子村。122桥南村~ 209 122石家营村~ 210 122杨家营村~ 211122东道村~ 21220山嘴子村~ 265420 0新堤村~ 216 220驿马图村~ 265438 ~ 230 220阿里山嘎查~ 231 220布里扬嘎查~ 232 220呼日哈嘎查~ 233 220布敦嘎查。 36 220哈日敖包嘎查~ 237 220齐干嘎查~ 238 220白音呼角嘎查~ 239 220四道张坊村~ 240 220牌楼沟门村~ 241 220大新井村~ 242 220乌窝铺村

民族习惯

脚包

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祀敖包是蒙古族居住区常见的祭祀活动。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又称“鄂博”、“脑包”,汉语意为“高堆子”。原指游牧边境和道路上用石头或泥土堆成的石堆或土堆,用于标记。正如《清惠殿》所记载的:蒙古“是游牧民族相会之地,无山川为志,为志筑石者,谓之敖包”。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作为祭祀和供奉的对象。于是,原本的地标、路标就变成了供奉山神、路神、村保等神灵的地方。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现场建造。以前内蒙古所有的旗、苏木、寺庙都有自己的公敖包,富裕家庭也建几个敖包,每个敖包都有自己的名字。

马奶节【锡林郭勒草原蒙古族的一个习俗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夸马、饮马奶酒为主要内容而得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持续一两天。为了庆祝丰收,互相祝福,除了准备足够的马奶酒,我们还用全羊席招待客人,并举行赛马,邀请民谣歌手演唱祝福语,向蒙古老医生赠送礼物,并在乌兰齐木表演或放映电影。据说那达慕节就是源于此。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大赛”——摔跤、赛马、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包括各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一般在祭祀山川、军事远征、凯旋、皇帝登基、正月、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如今的那达慕每年在夏秋之交举行。一般来说,要看当年畜牧业的生产情况,有小丰收,也有大丰收。除了传统的“男子三赛”,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种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单洽谈和物资交流。

蒙古新年节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日,即白月。夏天,草丰美,牛羊肥美,草原上会举行那达慕大会。具体时间自定。这种节庆活动可大可小,甚至一家人都可以举办。届时,方圆方圆几十里、几百里的牧民都会带着家人骑马(现在基本上改成了现代交通工具)前来参加。其他节日还有敖包节、马奶节、剪羊毛节,都是从生产活动和宗教祭祀仪式演变而来的。此外,还有一项重大的祭祀活动,那就是成吉思汗陵的祭奠。每年农历3月21日、5月15日、8月12日、10月3日,鄂尔多斯伊金霍洛都会举行四场盛大的纪念活动。

蒙古族的新年节也叫“白节”或“白月”,与牛奶的洁白密切相关,“白”在蒙古族心目中有“开元”之意。关于蒙古新年有不同的传说。据史料记载,从元朝开始,蒙古族就接受了汉族的历法。因此,蒙古族的白月恰逢汉族春节的第一个月。这就是蒙古人“春节”的由来。蒙古族的过年虽然和汉族的春节一致,但是吸收了一些汉族的习俗,比如吃饺子,放鞭炮,但是也有很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在除夕夜,农牧区的蒙古族通常会吃红烧肉,点篝火,以示家人团聚,辞旧迎新。初一凌晨,晚辈以“迎宾酒”向长辈行礼,亲朋好友互献哈达,祝贺新年吉祥。整个白月(正月),草原上经常可以看到身着节日盛装的牧民在马蹄或汽车、摩托车的伴随下,带着酒歌,一起走亲访友。

蒙古人的好客

好客和真诚是蒙古人民的传统美德。见到客人就握手问好:塔赛努!(你好)。客人进入蒙古包后,主妇将香浓的奶茶呈到客人手中。同时摆放黄油、奶皮、奶豆腐、奶酪、炒饭等食物供客人食用。客人需要留宿,晚餐是肉、酒、面或者蒙古包子。客人告别时,全家人走出蒙古包为他们送行。祝客人一路平安,欢迎再次光临。现在的农区普遍和汉族一样,炒各种菜,加酒待客。

献哈达是蒙古族的传统礼仪。哈达是一种礼仪用品。拜佛、祭祀、婚丧嫁娶、拜年、尊老爱幼都需要哈达。哈达是丝绸做的,一般是白色、浅蓝色、黄色。长度通常约为五英尺,宽度不一。有的绣有云林、八宝等民间图案。给长辈献哈达的时候,送礼的人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举过头顶,哈达对折,缝面向长辈;对于同龄人,双手水平举起递给对方;对于大三的学生来说,哈达一般是戴在脖子上的。

蒙古族婚俗

蒙古族有两种婚姻制度,抢婚和聘婚。抢婚是奴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13世纪以前,蒙古社会大部分是婚劫制。13世纪以后,蒙古人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婚姻订婚制度。求偶是指青年男女订婚前,男方要向女方求婚,如果女方家人同意,就可以订婚。

蒙古族多彩的服饰

在普通人眼里,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是一件长袍和一双靴子。事实上,蒙古族的服饰非常复杂,色彩丰富。不仅各地的外形有差异,年龄、婚姻状况、着装制服也有差异。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具体如下:

宝石

大致可以分为头饰、项链、胸饰、腰饰、手饰五大类。头饰主要包括头巾、帽子、头带、发箍、编结钳、编结套、发箍、头带、耳环、耳饰等。是蒙古首饰中最美的部分。如古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妇女流行的高冠,高约1尺,顶为四边形。上面铺着五颜六色的绸缎,装饰着宝石、琥珀、珠子、玉片、孔雀翎、雉鸡尾毛等各种饰品。它制作精美,色彩鲜艳。

女人通常戴头巾。头巾长约十英尺,有各种颜色。材料有布、麻、丝、绢等。女生喜欢把头巾包在头上,然后在右边打个结,把头巾的头垂下来。已婚妇女用头巾包住头部,缠在头上,不留耳朵。在庄严的场合,还应戴上绣有冯丹朝阳珠、二龙戏珠等图案的帽子。帽子顶上有红色的流苏和闪闪发光的珠宝。

传说这一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后,命令每个人都戴上头巾,以示头上飘着一面旌旗的一角,希望国力之灵永存。从她们结婚、告别少女生活的那一天起,女性就开始穿上优雅的服饰。鄂尔多斯的蒙古族服饰最为典型。这个头饰翻译过来就是头带,主要由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制作工艺精美,而且是由数百只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许多银戒指、银片、玛瑙、玉石等制成。打扮起来,可谓珠帘垂下,光彩夺目。一副头带一般重三四公斤,有的能达到十几公斤。据说以前一副高级头带可以换几匹好马或者几百匹好骆驼。

蒙古长袍

在内蒙古、新疆等牧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双袍,夏穿单袍,冬穿裘皮袍、棉袍。男士的礼服一般比较肥大,而女士的礼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女性苗条健美的身材。其风格和颜色因地、因人而异,略有不同。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袖、高领、右开衩,大部分地区的下端不开衩。长袍的下摆、袖口、领口多以缎面花边、云纹或虎、豹、水獭、水貂等皮毛装饰。它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具有很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防晒。走路可以当衣服,躺着可以当被子。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族也喜欢在长袍上穿长短不一的马甲。

蒙古族民族服装的配套部分之一。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为长靴、皮靴、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择。布靴多由厚布或帆布制成,所以穿着柔软轻便。皮靴多以牛皮制成,经久耐用,防水耐寒。其款式一般分为靴尖卷起、半卷起、平底不卷起三种,分别适合在沙漠、干旱草原、湿润草原上行走。毡靴是由羊毛模压而成的。蒙古靴做工精美,靴帮和靴筒都绣有或剪贴有精美的图案。靴子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的,非常适合自然环境。骑马时可以保护脚踝,踩马蹬;行走时可防沙害,减少阻力,防寒防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