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介绍一下山西晋祠的历史和风景?
走近晋祠,正如有人所说,“晋祠是艺术殿堂,是山水园林,是丰富的历史博物馆。”
有100多座楼、台、亭、阁、寺、堂、桥、亭矗立在参天古树的森林中。这些建筑或山或水环绕,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溪中有溪,林中有波光粼粼的碧波。李白当年来此,不禁赞叹:“晋祠流水似碧玉,百尺清池流青蛾。”
北魏以后,晋祠历代重修扩建,逐渐形成了今天以圣母院为主体的建筑规模。同时也成为以儒道佛为内涵,集水、山、景、文物、古迹于一体的历史园林群。1961年,国务院公布晋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有中国古代建筑的“三大奇观”。
晋祠圣母院是晋祠的主殿。神龛上的神像是侯钰的母亲,著名的蒋易和姜子牙的女儿建造的圣母玛利亚。殿外有廊,极无后顾之忧,但无柱。原来古人巧妙地利用力学原理,通过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来支撑屋梁的重量。柱子略向内倾斜,四角高,形成飞檐。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能找到的最早的例子。
庙前的柱子上有八条木雕龙,雕刻于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八条龙各持一根大柱子,怒目而抓,抽着烟,感觉还活着。也是宋代建筑的杰作。
鱼池飞梁在圣母院殿西,仙殿殿东。古人以圆为池,以方为沼。这是一个方形的池塘,所以叫“鱼塘”。在这个方形的鱼塘上,架起了十字形的飞梁。桥面东西宽,南北如鸟之翼,与圣母院堂脊遥相呼应,欲飞。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古代桥梁建筑中也是孤例。正如导游小刘所说,“这就是现代立交桥的前身。建筑大师梁思成曾来此考察。他看了之后,也惊叹于我古人的智慧和创造,深受感动。”
晋祠的唐碑、石建筑、砖雕被称为“晋祠三绝”。唐碑《晋祠碑文》是著名的珍贵文物,也是我国著名的唐碑。立于“贞观包晗”亭中,为贞观二十年李世民亲笔所书,碑文1200余字。它是关于赞美唐叔虞的美德和晋祠的风景。唐太宗一生仰慕王羲之,碑文上写的行书洒脱洒脱,笔法苍劲,深得王羲之的神韵。是唐太宗的得意之作,也受到后人的高度赞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法碑刻,也是书法艺术中的精品。
晋祠的三块牌匾也不能省略。走过“水镜台”,再穿过四座宋代铁打武士像,就到了“对月广场”。“水镜”取清水镜之意,即忠义奸诈尽人皆知。“对月”一词来源于《诗经》中“对月在天”的诗句。“对月”是奖励,“对月”是展示,意思是报答和展示周文王的功德。“难老”匾额表达了《诗经》中“永不沾锡难老”的句子,寓意晋祠之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葆青春。“难老”牌匾是傅山先生所写,字迹苍劲飘逸,一绝。据导游介绍,“难老”牌匾前的泉水清澈碧波荡漾,冉冉一望无际,源于一尺深的岩石,终年不化。如今,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水流枯竭,我们不得不用自来水来补充泉水。有人戏称这是“真泉假水”!
晋祠的雕塑值得一提。经过岁月的洗礼和侵蚀,四大勇士雕像依然傲然挺立,威武勇猛,体现了古代男人的阳刚之气,这与我们现在选择《好男儿》的审美价值标准大相径庭。与之相对的,是圣母庙里的侍女雕像。因为寺庙的门没有打开,所以只能从门窗的空框中看到42个女仆的彩塑。900多年前的丫鬟们羞涩的面容和悠闲的脚步,仿佛是一群活生生的丫鬟向你走来。他们或盛装,或祭扫,或奏乐起舞,造型各异,丰满帅气,形象生动逼真。最著名的雕塑据说是双面美人。她的一面是笑靥如花,另一面是满满的悲伤和泪水。为什么这个美丽的女孩会有这种双面生活,留给游客丰富的想象力。据说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为了丰富其表演艺术的内涵,专程前来参观,研究琢磨这位双面侍女的表情。如此多的古代雕塑艺术珍品汇聚一堂,充分显示了古人的艺术智慧和灵感,以及中国文化艺术的深厚底蕴。
晋祠有两棵千年古树,一棵是柏舟,一棵是汤怀。柏舟有3000年的历史,树以与地面成45度的斜角向前倾斜,靠在支撑天空的柏树上。虽然苍劲古老,但依然高大健壮,枝繁叶茂。就像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汤怀没看见,也许他匆忙中没处理好。
晋祠,古老的晋祠,包含了太多的内容,承载了太重的历史。集历史、人文、自然、艺术于一体,建筑景观、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诗情画意。久而久之,祠堂的风韵未失,秀美的景色为江南水乡增添了几分韵味,为庄严肃穆的祠堂增添了几分灵气和动感。
朝代太多,历史典故太多。晋祠,以它独特而美丽的身躯,守护着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以它美丽的风景,哺育着这座古老而年轻的艺术殿堂。她真不愧为中国锦绣河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历史传承中不可或缺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