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什么?

先说说诸葛亮出山,巩固地位的过程。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知道《魏略》《九州春秋》中记载的诸葛亮主动求见刘备的故事。书上说:“曹公当机立断,明知荆州是下一个敌人,而刘反应迟钝,又不懂军事。光明北行,光明不老,而且年轻,是为了生意……”后来刘备自己做了帽子,诸葛亮劝阻了,他也没注意到这个年轻人——这个情节稍微改编了一下,加到了《三国演义》里。

当时荆州有很多著名的学者。因为徐庶的话,刘备去见了诸葛亮,诸葛亮在荆州士人中并不是很有名。可能性不大,除非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第一,所有的名士都被刘表搜刮一空,所以刘备得找个二流名人;二是刘备想效仿“一千块钱买一根马骨”的故事,通过拜访一个年轻人来提高自己爱才的名声。

总之,不管刘备以什么理由亲自去拜见诸葛亮,既然这种说法已经被正史采纳,那就姑且相信吧。但是背后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隆中对”。隆中对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极其高明的战略方针,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它有两个很大的缺陷。一、“联吴”与“据荆”的矛盾(孙吴觊觎荆州已久,两条狗都盯着同一根骨头。他们怎么可能不咬人?不过,这个问题与主题无关,先不说了。二是如何取得荆州。就第二个问题而言,诸葛亮的《隆中对》如果是献给刘表的,也无可厚非。刘备当时只有一小块新田地。他怎么可能得到荆州?诸葛亮再聪明也不是妖。他不会知道刘表什么时候会死,曹操什么时候会南下,也不会知道刘聪投降的这么干脆。如果没有这第一步,隆中对将是一纸空文。可能还是一个不错的战略方针,但是太大了,没用,吸引不了当时连屁股都坐不住的刘备。

所以有人估计“隆中对”的基本策略,其实刘备早就明白了,他只是想看看这个年轻人的思维是不是和自己一样。既然大致如此,他也不会在意细节,就先雇一座山。也有人认为,所谓的“隆中对”不过是诸葛亮与刘备长谈的一些片段,只是串联,本身并不是真正的战略对策。

先放下隆中对,诸葛亮终于出山了。但是他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去,曹骏南下,于是他把刘备打得很惨,逃到了东方。其实在正史中,并没有“烧火看一看”和“烧新田”的记载。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个贡献,其实就是渡江东,说孙权,联合起来对抗曹操。赤壁之战后,“先主接下江南,以梁为军长,令其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税充军。”其间,借东风、富华荣、守府四郡本来是不存在的,而且直到此时,诸葛亮主要负责内政外交工作,从来不上前线打仗。

刘备攻川,诸葛亮第一次上阵。兵困庞统死。没有办法,就叫“(诸葛亮)和张飞、赵云等。以引民归河,以原主分县为市。”。四川平定,“以(诸葛亮)为总军师,掌管将军府。我先主出门的时候,(诸葛)一直守着成都,还是个平民。都说诸葛亮用兵如神,至少在刘备死前不是这样——刘备很少让诸葛亮带兵,似乎也不是很信任他。

前人早就论证过,刘备手下有三派:原派(原随),以关、张、赵、黄、魏为代表(顺便澄清一下,魏延不是将军);荆州派,以庞统、诸葛亮、马良为代表;川派代表人物有法正、黄泉、刘八、李炎。而刘备最信任的是元聪集团(都是老哥们,可以理解),第二是四川集团,这对荆州集团来说就差多了——尤其是他的老兄弟关羽死在荆州之后。后来,法正成了刘备手下最大的名人。“他是蜀郡太守,外系京师杨武将军,内主。”他喜欢报告个人的不满。有人劝诸葛亮和刘备说话,管好法正,诸葛亮不敢。他答道:“主公在公安,北怕曹公的强大,东怕孙权的武力,最近又怕孙夫人生在肘腋下;时候到了,进退有度狼,法孝玉之翼,使其腾飞,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律作恶!”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诸葛亮当时的地位并不在刘备之下第一,至少法正还在他之上。

公元222年,刘备讨伐在夷陵被鲁迅击败,逃回白帝城。在他东移之前,众多大臣都上桌劝阻,只有一直主张孙刘联合的诸葛亮一言不发。有人认为诸葛亮赞同刘备的冒险,也有人认为诸葛亮知道说出来没用,所以专注于此发了财。刘备兵败,诸葛亮在天叹息:“法若孝,则能制主,使其不东;如果你回到东方,你就不会有危险。”可见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并没有《演义》中那么重要。所谓“如鱼得水”,不过是刘备臣子的一个门面罢了。

刘备临终时,关羽、张飞、庞统、法正、黄权等比诸葛亮更重要的臣子都死了,走了,他只“独留诸葛亮,立李延为副”。其实诸葛亮是管民政的,李严是管军事的。建兴元年,封诸葛为乡侯,设府理事。总之,还引益州牧,政事无详,盐由(诸葛)定。”至于诸葛亮的军政大权,那是以后的事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到底想说明什么?我们要说明的是,诸葛亮并不是《演义》中描述的那两位军政奇才,他也不是一出山就成为刘备心腹的第一大臣。要说他最大的天赋在于政治斗争,那就要从三大集团的对立说起...

当然,袁琮集团是刘备手下最信任的一个。其中,关羽于219年被孙权击败,张飞于221年被张达、杀死,麋竺因其弟麋芳投降东吴而“耻辱”而死。刘备入蜀后不久,孙淦就去世了,简雍也在他去世的那一年去世了。从群雄到诸葛亮时代,大概只有赵云和魏延两个人,比较有资格。

刘备第二次信任的是四川集团。其中法正死于220年,黄权在刘备击败夷陵后被迫降曹,许婧和刘霸都死于222年。只剩下一个有分量的人,李炎,生在南阳,却回到了四川。

也就是说,刘备死于彰武三年(公元223年),刘禅即位,改国号为建兴。此时原来的下属集团已经衰落,强大的川集团只剩下一个李延。而诸葛亮故意最后除掉了李延,才得以执掌朝政。

历史上李严,又名李平,病逝。“(李)严、诸葛亮受遗诏辅佐;以(李)颜为中央护国公,统一内外军务,镇守永安,为辅政大臣,后又多次升迁,名声不如诸葛亮。然而,刘禅即位后,李严的官阶虽有所上升,但逐渐失去了第一军事领袖的实际地位。先是诸葛亮亲自率军南侵,然后李严从永安转战江州,再以抵抗曹真南侵为名,前往汉中,与诸葛亮控制的中央政府越走越近。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时,干脆抓住他的兵的把柄,让他护送粮草。蜀国道路艰难,粮草往往不能提前到位。就连诸葛亮本人“每次粮草遭殃,都不会申请。“现在他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李延,李延不出岔子才怪——而且如果有人找你的岔子,他想逃也逃不掉!

关于李延芝的降级,史书上说:“九年(建兴)春,军明于岐山,平催巡抚提物。秋冬之际,雨中雨,漕运未续。都督胡忠被发配参军,成为诸侯。表明你从军队撤退的决心。平闻退更惊曰:‘军粮足,何须还?’为了减轻我们不做这件事的责任,我们显然不会前进。还说‘军队撤退是为了诱贼打仗’。很聪明地显示出前后的笔迹很稀疏,这违反了错误的章节...搬到梓潼县对人们来说是一种浪费。“一眼看去,李炎(平)真的是罪有应得,哪怕粮草都不能放在前线。为什么撒谎?为什么要献谗言召诸葛亮回军?但是一想起来就觉得很多疑惑——李艳是什么样的人?诸葛亮也说过自己是“流里的一份子,舍不得放弃”,不管他的诡计是什么,至少他可以是出类拔萃的,而不是懦夫。这种人怎么会玩这种拙劣的把戏?就像诸葛亮主政而死一样,白痴就算能编造出两边的谎言也不会相信这个所谓的“阴谋”不管他自己的亲笔信还在别人手里!

总之,李延的政治生涯结束了,诸葛亮成了蜀汉的第一重臣。往好里说是霍光,往坏里说是吕不韦(其实还不错,只是他和曹操、王莽比不上,因为他毕竟有主宰的权力,他没有实权)。李燕的品德不好。也许只是为了诸葛亮杀他,但用那种勾心斗角的手段不是君子之举。我们想提醒大家,在政治中,没有完全的君子,否则他肯定活不下去。不要把诸葛亮当圣人。孔子是唯一的圣人,所以老家伙根本无法施展他的政治野心。

继续,随着诸葛亮势力的稳固,以前的奴隶集团和四川集团彻底退居二线,荆州帮势力处于朝野。总有人称赞诸葛亮任人唯贤,那么我们先来看看那些“圣贤”的来历——诸葛亮亲近并一手培养起来的年轻一代,无非是继位的蒋琬、费祎、姜维,亲如父子的马谡,被托付了最后一条命的杨仪,还有范蠡推荐的董允、郭有志、向宠。这些人,除了姜维,还有蒋琬的零陵、费祎的江夏、马谡的襄阳、杨怡、向宠,以及董允、郭有之的南郡——而零陵、江夏、襄阳、南郡在汉末都隶属于荆州刺史部,即都是荆州人,都是诸葛亮的故乡。原团就更不用说了,川团有一大批名臣,而且都在自己的老家。要说自己的孩子没用,还得从被孙权占领过的荆州人里面选人才。真是难以置信。

所以诸葛亮用人不是或者至少不全是唯才是举,而是基于集团利益。毫无疑问,他的政治斗争能力一流。

据说诸葛亮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如果这个所谓的“政治”是指政治斗争,我们无话可说,但如果主要是指民政,恐怕孔明就戴不上这个高帽子了。诸葛亮的运补能力不错。当地方民政官,总能给前线“足够的粮食和士兵”,这是萧何的遗产。然而,这种运力的背后,究竟是靠合理的统筹安排和鼓励生产,还是靠努力寻找,谁也不知道。

诸葛亮终于爬到了最高的位置,成为了整个蜀汉的家。他收到的是一个烂摊子。经济上,《隆中对》提到“益州危矣,良田千里,天府之国”,但暴发户刘备一进成都,就赏赐军功,国库空虚。虽然后来他按照刘八的建议出了不少钱,平抑了物价,但也只能是一种权益的衡量。如果长期实施,无异于饮鸩止渴。在政治上,蜀国的法律是严厉的。据说一出台就“君子小人咸怨”,后人解释要用重典治乱。然而,诸葛亮治理蜀汉12年,这些政策却没有丝毫改变的迹象。经济上,他只靠向东吴出口蜀锦维持。他自己也说“利润用尽”;政治压力,人才雕琢,学术萎缩,连史书都不剩——蜀人陈寿苦于没有得到足够的史料,甚至写出了《舒舒》,这是三国史上最薄的一卷。固守旧法,不与时俱进,诸葛亮能算得上伟大的政治家吗?

也许是诸葛亮为了积蓄力量,刻意维持这种“战时格局”,在北伐取得一定战果后再加以改变。但是,一次最后的北伐没有成功,即使他有这个心,也成了梦想的泡沫;第二,历史不能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上,不能说它有没有反映出来的东西。诸葛亮即使把他的长远计划付诸文字,也是空洞无物,没有人能说不实施就一定成功,从而给他戴上了伟大政治家的高帽。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诸葛亮南下。据说是因为“先攻心,后攻城”的策略,“秋平”,“国富军资”,《紫同治剑》也说:“天下终有光,夷人不回头。”这一直被认为是诸葛亮治国用兵高明的一大证明。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要知道,虽然中国古代史书的作者大多对历史管理的态度是正确的,不会篡改,但是“华夷之别”的封建观念是很强的。他们根本不把少数民族当人看,认为中央不把他们屠杀干净就是善治。所以关于诸葛亮南征的溢美之词太多了,这是一定的。

中南地区生产力低下,诸葛亮却把它放下了。「军资出,国富民强」有什么道理吗?而野蛮人真的“不再叛逆”了吗?《三国志》记载了名臣李惠的事迹:“大军归来,南方蛮夷造反,杀守军。(李)回去讨饭,除恶务尽,将帅兵移往成都,赐金银犀牛皮耕牛马,补充了军资,当时不缺开支。”不用说,一定有很多抢劫。查李惠死于建兴九年(公元231),而诸葛亮死于建兴十二年,所以这次谋反应该发生在诸葛亮死前。

而的事迹中也提到:“当初丞相梁议后,起兵伐夷,杀太守龚禄、焦晃……”以上两个证明可以说明,所谓“不反蛮夷”完全是虚构的。目前西南一些少数民族,有“孟获七擒诸葛亮,梁不敢再南侵”的传说,可见西南夷对孔明实际上是什么印象。

谈完政治,我们来谈谈军事。首先要确定,所谓的“岐山六出口”以及演义中的过程,90%都是虚构的。短短七年,从六年到十二年,诸葛亮四次亲统北伐。第一次真正出山的岐山,被张合“拔西溪郡千余户,犹留汉中”所灭。当年冬,诸葛亮“出关,围陈仓,曹真拒之,(诸葛)舍尽亮粮。”“魏引骑追(诸葛)至亮,(诸葛)至亮而战,破之,斩(王)双。”第二年,陈石被派去攻击武都和尹平,郭淮拒绝了。“(诸葛)出至建威,(郭)淮归,遂平郡”属于协同入侵,不算。建兴八年,魏派曹真等人攻汉中,说“(诸葛)留亮于城固,赤坂,大雨止,(曹)归”,是防御战,接触规模很小,无法统计。文九年,诸葛亮又到祁山,说“以木牛流马,尽粮而退,与魏将军张合战,射之”,这是撤退时最辉煌的胜利。终于,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出斜谷,在渭水南岸与司马懿对峙,最终死于五丈原。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诸葛亮北伐的。他多次入侵军队,不仅失败,甚至连一寸土地也没有获得。都说诸葛亮是伟大的军事家——根本没有成功的例子。怎么才能证明他军事能力强?更何况仔细分析他的斗气和平庸总是能看到。台湾省军事史学家李真先生说得好:“你看诸葛亮用兵,只看其战略上的对,不可为之辩护。至于言情小说,那些称诸葛亮用兵神奇莫测的,都是无根的。”

以第一次北伐为例。这次北伐可以说是最好的时机。曹魏以为刘备完了之后,蜀中无人,根本没有防御可言。结果被一棍子打了。诸葛亮“扬声取顾颉路赏,使赵云、邓骘疑兵。据吉谷说,魏将军曹真拒绝了他们。(诸葛)亮身引众军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反叛(诸葛亮语),关中回响”,形势大好。所以后人评论说,“若(诸葛)长进,三郡不归中国”。可惜诸葛亮的“徐行不进,后官兵去甘肃,三郡复起,(诸葛)亮无次元。“诸葛亮行军求稳,不肯急进。当年曹操“一昼夜轻骑三百余里”,所以在当阳长坂打败刘备,好处是必然的。但光明计划不如此,执着于“必当将军”的古训。和赵括有多大区别?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诸葛亮治理蜀国,却不能使强兵富裕。有什么区别?况且它的用兵真的很平庸。南宋陈家等学者说:“孔明卒步十余万,西行千里,欲与之战。而仲达凭实力骑三十万,只能守住自己,却不敢对敌,不敢追击。”他认为蜀军在战争中掌握着主动权,这是诸葛亮精兵强将的明证。事实上,战争的成败取决于战略目标是否达到。诸葛亮的目标是西占陇右,入主中原。他达到目的了吗?他能主动吗?一出祁山,张合击之,救之——街亭,破马谡,全失其功;第二,曹真出祁山,料必出陈仓,使赵昊守之以待之,大挫诸葛亮锐气;三灭,四灭,司马懿坚守政策,教其粮退。从头到尾,诸葛亮使尽了浑身解数,却动弹不得;劳伟在这场战争中几乎没有士兵,但他却把这场防御战的所有功劳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其实战争的主动权一直在魏军手里,所以蜀国被战争削弱了,魏国没有被兵伤到,最后两个书生灭了蜀国。所以魏人说“(诸葛)亮粮穷,忧吐血,连夜烧营,入谷,病死”,语言虽是讽刺,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

综上,诸葛亮既不是伟大的政治家,也不是伟大的军事家。在那个时候,他可能是一个杰出的人物,但如果真的有人要戴他的帽子,大概只有“发明家”这个词才能勉强塞进去。诸葛亮形象的演变和关羽很像。诸葛亮作为统治阶级提拔忠臣孝子的工具,逐渐得到提拔,最终成为《三国演义》中的圣人。如果你喜欢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没人会在意。如果你想说这段历史,请把他们从神坛上拿下来,擦去笼罩在他们脸上的重重迷雾,通过历史书来概括一个更真实的历史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