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历程

LCD(液晶显示器)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可能不是一个新名词,但是这项技术的历史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早在19年底,奥地利植物学家就发现了液晶,即一种物质既有液体流动性,又有一些类似晶体的排列特征。

在电场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排列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光学性质。这种现象被称为电光效应。

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英国科学家在上个世纪制造出了第一台液晶显示器。

线性液晶广泛应用于当今的液晶显示器中。如果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它,我们会发现它像一个棉签。

与传统的CRT相比,LCD不仅体积小、厚度薄(14.1英寸整机厚度可仅5cm)、重量轻、能耗低(1至10微瓦/CMOS)、工作电压低(1.5至6V)、无辐射、无闪烁。

由于其诸多优点,LCD从1998开始进入桌面应用领域。

第一个可操作的LCD是基于动态散射模式(DSM),它是由RCA公司的George Hailmann领导的团队开发的。

海尔曼创立了Optel公司,该公司基于这一技术开发了一系列液晶显示器。

1970 12,液晶的旋转向列场效应被瑞士赫尔弗里奇的Santer和Hoffman-lerouke中央实验室注册为专利。

1969年,詹姆斯·弗格森在俄亥俄大学发现了液晶的旋转向列场效应,并于1971年2月在美国注册了同样的专利。

1971年,他所在的公司(ILIXCO)基于这一特性生产出了第一款LCD,迅速取代了性能不佳的DSM LCD。

1985之后,这个发现就有了商业价值。1973年,日本盛宝公司首次将其应用于电子计算器的数字显示。

LCD是笔记本电脑和掌上电脑的主要显示器件,在投影仪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逐渐渗透到桌面显示市场。

一直以来,追求更完美的视觉享受是我们桌面显示设备追求的目标。回顾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切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追求人类肉眼更好的视觉舒适度”!

作为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新产品,液晶显示器已经完全取代笨重的CRT显示器成为主流显示设备。

然而LCD的发展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

接下来,我们和新老用户一起回顾一下LCD发展的艰辛曲折之路。

LCD (1986 ~ 2001)早期发展——高成本制约其发展。早期,液晶主要应用于电子表、计算器等领域。

我们平时说的LCD,英文叫液晶显示器,直译成中文简称为crystalline liquid Display。

液晶是一种几乎完全透明的物质。

它的分子排列决定了光穿过液晶的路径。

到了20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给液晶充电会改变其分子排列,进而导致光的扭曲或折射,于是产生了发明液晶显示器件的想法。

世界上第一个液晶显示设备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称为TN-LCD(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

虽然是单色显示,但已经扩展到电子表、计算器等领域。

机身薄,节省空间

与笨重的CRT显示器相比,液晶显示器只需要三分之一的空间。

省电,无高温。

它是低功耗产品,根本不会发热(主要的功耗和发热部分存在于背光灯管或LED中),而CRT显示器由于成像技术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高温。

低辐射有益健康。

液晶显示器的辐射比CRT显示器低很多(只是低,不是完全没有辐射,电子产品或多或少都有辐射),对于整天在电脑前工作的人来说是福音。

画面柔和,不伤眼。

与CRT技术不同,液晶屏不会闪烁,可以减少显示器对眼睛的伤害,让眼睛不那么累。

液晶显示绿色环保,能耗相比传统CRT简直太小(17 ' '功率约65-12W)。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的噪音污染与之无关,因为它本身的工作特性决定了它不会产生噪音(这里不考虑用户在使用电脑时喜欢有节奏地敲打显示器发出的噪音);液晶显示器的另一个优点是发热量比较低,长时间使用也不会有烫手的感觉,这是以前显示器无法比拟的。以前的显示器很珍贵,尤其是夏天,家里的空调和电风扇都得为它服务,给它降温。

液晶显示器的使用无形中降低了大气的温度,也有助于防止大气温度上升。

同时,减少辐射和环境污染。

当然环保也不会失去辐射这个指标。虽然不能说液晶完全没有辐射,但是相对于CRT和日常家电的辐射来说,液晶那一点点辐射可以忽略不计。

其实时代还是模拟时代,未来时代从发展趋势来说是数字时代。

智能显示操作、数字控制和数字显示是未来显示器的必要条件。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将完全取代模拟技术,液晶显示器将很快完全取代模拟CRT显示器。

但另一方面,LCD的数字接口并不普及,离应用领域还很远。

理论上LCD是纯数字设备,与电脑主机的连接也应该采用数字接口。采用数字接口的优势不言而喻。

首先,可以减少模数转换过程中的信号损失和干扰;减少相应的转换电路和元件;其次,不需要调整时钟频率和向量。

市面上大部分液晶显示器的接口都是模拟接口,存在传输信号易受干扰、显示器内部需要增加模数转换电路、无法升级为数字接口等问题。

此外,为了避免像素闪烁,时钟频率和矢量必须与模拟信号完全一致。

另外,LCD的数字接口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市场上带数字输出的显卡也不多见。

这样就很难充分发挥LCD的关键优势。

这个问题可能不太好理解。我们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用过液晶显示器的人都知道,液晶显示器容易出现图像拖尾。

响应时间是液晶显示器的一项特殊指标。

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是指显示器的每个像素对输入信号做出反应的速度。如果响应时间短,则在显示运动画面时不会出现图像拖尾现象。

这在玩游戏和看快速移动的图像时非常重要。

足够快的响应时间可以保证画面的连续性。

市面上普通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突破,一般在40 ms左右。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LCD和CRT之间的差距已经逐渐缩小,LCD的响应时间已经缩短到5 ms .

从外观上看,液晶显示器轻薄超薄。与传统球形显示器相比,其厚度和体积仅为CRT显示器的一半(比如华硕的MS系列产品,厚度达到了惊人的1.65cm),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

香港和东京是全球液晶显示器普及率最高的地区,香港液晶显示器的出货量占显示器总出货量的70%。

不难发现,这些地方大多繁华、拥挤,生活水平高,写字楼、金融大厦多。

在这些地方,是寸土寸金。

显示器节省的空间的土地价格远高于LCD和CRT的价格差。

中国大陆一些大城市的繁华地区也倾向于向这个方向发展。

这个问题其实是关于你使用显示器的问题。

众所周知,由于液晶分子自身无法发光,液晶显示器需要依靠外部光源辅助发光。

一般来说140流明每平米就够了。

一些厂家的参数标准和实际标准还是有差距的。

这里要说明一下,以前一些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器主要用在笔记本电脑上,两个灯调节,亮度和对比度都不是很好。

而主流的台式液晶显示器亮度一般能达到250流明到400流明,已经逐渐接近CRT的水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你把CRT和LCD放在一起,你很容易分辨出LCD和普通CRT在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上的区别,但是在一般的使用中,这一点点区别并不会影响你的工作。

但是对于专业美工等要求色彩准确的工作来说,LCD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