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

近年来,历史进入市统考科目行列,要求其与中考其他科目接轨。面对这种变化,如何教历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一些中学历史教师在平时探索教学方法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我们也注意到,教学的效率主要取决于时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被动接受和死亡。那么,如何改革当前的历史课课堂教学,理顺教与学的关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中学历史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重要课题。个人认为,在教学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移动、自主学习,是一种可行的教学尝试,这也应该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但是学生自主学习也是需要能力的,效果因人而异。因此,本文作者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发兴趣,引导自学,培养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知识的起点。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历史本身就很有意思,却经常被人教得死去活来。以死记硬背、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很难教出和学出兴趣,更别说让学生自主学习了。所以,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首先是激发兴趣。

1,用情感激发兴趣,引发自学。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很多方法。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以诚待人,取得学生的信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学生的导师,以情感为催化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相信如果老师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那么学生就会对你所教的学科非常感兴趣,也会鼓励自己独立学习这门学科。但是,要想用情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真的要做一个表率,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我们要珍惜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对他们多一些关注、表扬、鼓励、监督、爱护和耐心。这应该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比如我08届的同学杨利红,性格内向,成绩不好,经常写不完作业;当我在课堂上问她问题时,我总是低着头站起来,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我教了她一段时间,她一句话都没跟我说过。后来经常借东西和她聊天,私下鼓励同学和她做好朋友。慢慢地,她和我亲近了,信任了我,会做历史作业了。这个时候我不失时机的夸了她很多遍。后来我一个人辅导她的作业,我经常在课堂上问她问题。她站起来回答问题,头都有点不敢抬了...在我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她终于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不仅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脸上也有了久违的光彩,再也看不到课后“守座”的影子。她曾经告诉我,她喜欢我教的历史课。我仔细观察后发现,为了学她喜欢的课,她已经主动预习过了。这时候我趁机引导她预习,自学。之后,她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越来越强,成绩也越来越好。看到杨利红的变化后,其他同学也非常信任我,和我走得更近了。在这种真挚情感的驱动下,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变得更高,自主学习的情况也普遍存在。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成绩大大提高。

2.媒体有趣,刺激自学。

现在,每个科目都有相关的多媒体光盘,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图片、音乐、电影剪辑等等。如果教师能利用这些资源,设计出一个好的课堂,不仅能极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课堂质量的目的。历史本来就是讲故事的,教师如果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处理课堂教学时间,可以事半功倍。比如在讲授《鸦片战争》的时候,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电影片段,比如《虎门鸦片大毁灭》等。在讲授中日甲午战争时,可以视频邓世昌带领致远舰船员撞毁“吉野”号的壮举。利用媒体,通过视觉感知,学生可以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内容,强化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积极探索历史知识,达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第二,改进传统,讲究方法,实现转型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对教学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拼命地讲,学生则快速地听,不停地记。有时候,虽然他们也思考和回答问题,但只有一些基础好的学生真正参与进来。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能凑热闹,陪学生学习,学生参与课堂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我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让我想想,我可能记得。让我参与,我就明白了。”显然,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主体,学生才能学习和理解。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不能再继续充当文化知识的解释者和灌输者。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全新的现代教师职业观。我们不应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而应追求成为专家型、创新型、导师型的新型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艺术性和“导”的作用,让学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