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忙阐述一下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的关系~ ~ ~

在进入WTO后过渡期、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形势下,中国如何实现从“贸易大国、品牌小国”向“贸易大国、品牌大国”的转变?以加工制造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企业如何跃上世界产业链高附加值的金字塔顶端?

据《工人日报》报道,“2001年底,中国市政府正在对10做从2001到2010的长远规划。当时提出2010年中国进出口将超过1万亿美元。但实际上,在2004年6月,11,也就是计划制定后不到三年,就实现了这个目标,完全超出了预期。”在6月23日举行的“中国外贸200强论坛”上,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柴海涛回忆起入世以来中国进出口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称“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但他也承认,“在漂亮的数据背后,中国外贸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粗放式增长,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本次论坛的核心议题是,在进入w to后过渡期、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中国从“贸易大国、品牌小国”向“贸易大国、品牌大国”的转变,如何使以加工制造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企业跃升到世界产业链高附加值的金字塔顶端。

快速融入全球产业链

统计显示,2001至2005年五年间,我国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5.1%;外贸进口年均增长24%,分别比“九五”时期提高14.2和12.7个百分点,是历史上我国外贸发展最快的时期。“十五”后期,中国对外贸易连续两年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跃居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本次论坛发布的“2005中国外贸企业200强”见证了中国外贸的发展。“十五”期间,中国外贸出口总值从2006年的2661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7620亿美元,有出口记录的企业也从2006年的6.8万家增加到5438+0.44万家。同期,外贸进口总额从2436亿美元攀升至2005年的66065438+亿美元,有进口记录的企业也从2006年的68000家增加到2005年的5438+013000家。

随着整体外贸规模的扩大,200强企业的评选标准也水涨船高:2005年,出口200强企业的最低门槛已升至3.6亿美元,相当于2006年65438+4亿美元的2.6倍;与此同时,200强进口商的最低标准也从2006年的6543.8美元+0.4亿美元提高到2005年的4亿美元。

透过这些“漂亮的数据”,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柴海涛注意到,近年来中国进出口的构成正在发生三大剧变。

产品构成发生了可喜的突变。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10年间,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主要是由轻工业产品和纺织品支撑的。上世纪的最后10年主要是传统机电产品的增长支撑的;入世以来,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一直高速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占中国出口总额的30%。尤其是近两年来,进出口产品构成迅速升级:小屏幕彩电、传统光学相机、钟表、VCD等传统所谓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速下降30%以上,但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视等所谓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速一直在高速增长,增幅达60%至260%。

从贸易形式来看,近年来中国加工贸易比重上升,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5%。

此外,贸易主体的变化也不容忽视。国有外贸进出口公司一枝独秀的局面被打破。现在国企出口不到五分之一,进口占四分之一左右。外资企业已占进出口总额的58%以上;民营企业占比从之前的微不足道上升到21%。

柴海涛认为,所有这些变化表明,中国正在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产销链,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产业链搬迁和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担者。

外部环境趋于严峻。

“中国在‘十五’期间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贸易大国,而‘十一五’期间是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张立川认为,当前,我们需要着手解决外贸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统计显示,2005年,中国出口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出口总额的7.3%,比2000年的3.9%提高了3.4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长面临国际市场日益饱和的压力."张立川指出,“在2005年全球出口额最大的10个国家中,中国的出口速度远高于其他9个国家,也高于全球出口贸易13%的发展速度。中国出口增长空间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制约。”

“我国外贸发展逐渐进入高成本时期,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压力逐渐上升。”张立川表示,劳动力价格低廉一直是支撑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近年来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表明劳动力价格需要调整,牺牲劳动者福利换取出口商品价格优势的做法需要纠正。

国际贸易保护的不断增加使得中国外贸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目前,中国的反倾销产品已经从小商品发展到大规模的优势产品,在服装、家具、彩电、鞋等商品上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中国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张立川说:“由于中国出口产品缺乏知识产权,尽管我们拥有强大的价格竞争优势,但我们不得不应对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争端。”

外贸失衡加剧,人民币汇率逐渐进入升值期。从事外贸进出口的企业面临更多的汇率风险。这也对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延生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机制,打破或减少保护主义壁垒对进出口的限制”。

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柴海涛也认为,中国外贸最大的问题一直是主要依靠数量扩张和低价竞争。“比如彩电、手机、DVD,产量世界第一,出口第一。而出口商获得的比较利益很低,基本没有知识产权。无论是专有技术、专利、商标还是国际销售渠道,基本都不在中国自己的企业手中。”

中国很多出口商品不适合国际标准,中国企业在海外保护自主品牌和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的缺失,给企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带来了很大的制约。比如中国大部分企业在遭遇专利围剿时无力还手。

对此,柴海涛认为,“国家提出自主创新,这必然体现在国际贸易中:一是科技促进贸易;第二,品牌战略;第三,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第四,扩大服务贸易;第五,结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尝试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

这两年中国喜事不断,在世界排名上也经常取得好成绩。奥运金牌榜第二名就不用说了,高等教育普及率其实已经超过美国了。在经济领域,更有好消息:比如GDP增速连续多年世界第一,钢产量连续九年世界第一,证券市场增速世界第一。现在,从外贸领域传来了好消息。2004年1-11.038万亿美元期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1.038万亿美元,是外贸总额首次提前一个月突破1万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将从2006年的第六位提高到第六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人们在品尝贸易大国甜头的同时,似乎也感到了些许苦涩——在这个贸易大国的背后,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

对外贸易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贸易的快速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历史进步,成绩有目共睹。

首先,通过外贸,我们虽然没有引进很多核心技术,但是引进了最新技术的物化成果。随着电脑、网络、手机等电子产品在我国的迅速普及,网络已经成为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如果这一切都从基础开始,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达到今天的水平。遗憾的是,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技术和标准仍掌握在外国人手中。

其次,通过对外贸易,我们虽然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但是学到了很多西方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外资的引进和对外贸易的大发展,我们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实现家庭生活的电气化和现代化,我们甚至可能不知道卡拉ok和迪斯科是什么,尽管这也导致了色情活动和社会治安问题的增加。

第三,我体验到了比较优势的好处。根据经典贸易理论,只要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具有比较优势,就可以参与分工,获得国际贸易的收益。我们的比较优势在哪里?

第一,在地方政府定价和政绩考核的前提下,中国的土地等资源廉价,具有“比较优势”。从前三季度出口情况来看,加工贸易出口2288.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4654.38+06.24亿美元的55%,加工贸易以外商企业为主。在争取外资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为了争取地价而让步,相对于税收减免,这是一个秘密。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04年之前,即使是外资密集地区苏州,直接引进国际资本带来的高增长也是以消耗大量土地资源为代价的。按照目前苏州经济增长的需求,每年仍需新增项目用地约6万亩。苏州GDP只要增长1个百分点,就要消耗4000亩土地。根据2003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地面积一年减少了2%!

第二,在生活水平落后的条件下,环境污染是低成本的,甚至是不付出成本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新业绩因为污染被媒体曝光。我国东南沿海和江苏是外贸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一些出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比如苏北某乡镇的一家化工企业,因为产品全部出口,所以是纳税大户。但笔者亲眼看到企业的绿化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或农田,企业负责人和当地居民也承认,废水和废气肯定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张汉林说:“一些产品特别是资源型产品出口的扩大,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和资源压力。”

第三,在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便宜。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5%,说明我国产品出口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很低。总体而言,高增长仍然主要依赖于出口数量的扩大,而不是提高商品质量和增加附加值。根据192主要出口商品的货值和实物量统计,124出口商品的实物量增长快于货值量,占64.6%。当我们比较我们的竞争优势时,我们也反复强调中国廉价劳动力的重要因素。虽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劳动力也是最宝贵的第一资源。有专家指出,如果不改变过于依赖价格竞争力的出口模式,中国必然会陷入过于依赖廉价劳动力的所谓“比较优势”,难以自拔。后果将是牺牲家政人员的福利,恶化国内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格局,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日本是一个对外依存度很高的国家。它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经济起飞依赖于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及外国投资,使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对外开放最成功的经验就是在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学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转化为自己的技能。所以,即使日本经济十几年来一直在下滑,但并没有动摇其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深思。最近,我国政府大力倡导经济增长方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并开始意识到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这给中国的未来带来了希望。但是,由于涉及到体制问题,地方政府的行为一直是一个难以控制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