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鼓有哪些起源和民族习俗?
木鼓是佤族的一种打击乐器。历史悠久,形制简单,发音低沉,应用广泛,曾流行于云贵高原。
唐宋时期,佤族木鼓的鼓头是牛皮做的,鼓头下鼓身周围有20个木柄。鼓身有扁平的长音孔,内部有鼓舌和鼓齿,可以制造回声效果。鼓身左右两侧各有一个音槽和一个中间窄两端宽的方形音窗。
佤族木鼓一般长约2米,直径0.5至1米。鼓有两种:公鼓和母鼓。它的材质,大小,音色都很不一样。
与女鼓相比,男鼓音节较低,音色较重。它由马盈盈树制成,长1.8米,直径66厘米..女鼓音节较高,音色清脆,材质为红树,长1.5m,直径62cm,比男鼓略小。
唐宋时期,佤族打木鼓时用两根鼓槌,长约40厘米,两头粗中间细。佤族人在打鼓时,手握一根木槌的中间,边跳舞边敲木鼓的两边,会发出“咚咚”的声音,这种声音可以传到数里之外。
有时佤族也可右手持鼓槌,左手持竹片,双手轻敲鼓的中部,发出“咚”“咚”的声音,时而统一,时而交错,节奏丰富多彩。
据宋代学者李牧的《太平玉兰》记载:
号召人民亲近我们。如有呼唤,取空料十余尺,立于中庭,立于杵旁,四五里闻如鼓。当人们听说这件事时,他们都去开会了。
可见木鼓早在唐宋时期就在云南流行,是古代佤族用来号召集会的。后来清代学者李宗云在《钱骥》一书中也有关于这种木鼓的记载:
临近村庄,* * *在高滩建了第一层楼,叫做聚堂。用一根木杆,几尺长,空空如也,吊在上面,就叫长鼓。如果有什么不公正,就上楼去抨击,各村都会听说。
此外,清代佤族风俗图中还出现了佤族男女站在木鼓两侧,手拿竹片敲打的图像。唐宋时期,勤劳智慧的佤族善歌善舞,生活在中国西南部森林茂密的佤族山区。在每一个佤族村落里,都至少有一对放入村里的木鼓。
还有,在古代佤族的眼里,他们认为木鼓是上天的神器,是最高贵神圣的乐器,把制作木鼓的日子视为佤族盛大的宗教活动和盛大的节日,称为“拉木鼓”。
在这一天,古老的佤族载歌载舞。这种欢快热烈的场面后来发展成为独特的瓦拉木鼓舞。在拉木鼓的路上,即使是平坦的道路上,人们也故意放慢速度,让大家尽情饮酒、载歌载舞。
这一天,寨子里放炮,宰牛,人们可以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村口会举行祭祀仪式,然后制作木鼓作为召唤的信号和大型歌舞活动的打击乐器。
木鼓树是古代佤族制作木鼓的原料。在瓦语中称为“库洛”和“克拉”。它由一整根粗大的原木制成,以红毛树、香椿树或樱桃树等坚硬树干的下部为材料。
古佤族木鼓树有的剥去树皮,一般光滑无装饰,有的一端刻有牛头或人头,有的刻有三角纹或斜纹纹。后来在云南出土了一个古佤族木鼓。鼓长155厘米,厚端直径50厘米,音孔长110厘米,宽10厘米。
木鼓鼓源于远古时代佤族世代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在佤族中,有许多关于木鼓的民间神话传说,它们与祖先的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密切相关。拉木鼓、献木鼓等一系列围绕木鼓的活动,构成了古老佤族庄严而热烈的盛大节日,是佤族传统音乐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