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介绍
封建家庭虽然给了陆游良好的文化熏陶,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但也给他带来了婚姻的不幸。20岁那年,他娶了唐氏,夫妻俩很恩爱,但他妈妈不喜欢唐氏,强行分开。离婚后,陆游很难过。他曾在10年后的一次偶然相遇中写下“钗凤”二字,以表深情。此后,他写了许多纪念诗,甚至在晚年写下了著名的爱情诗《申远》。
29岁时,陆游到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考了第一名。然而,由于他生活在投降派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为他不忘国耻,所以受到秦桧的嫉妒,所以在复试时被除名。秦桧死后,孝宗即位,起初他相当反金。主战派受到重视,陆有芳被投入使用。他积极向朝廷提出许多抗敌救国的军事战略和政治措施。但由于张军在调兵方面北伐,手下将领意见不一,投降派受到牵制,抗战最终受挫。宋朝廷立即动摇,走上了投降和平的老路;陆游也被指“作供,鼓噪是非,催张军用兵”,被赶下台,回到家乡。
陆游在他的家乡殷珊镜湖生活了4年,并多次申请工作。最后在大道五年(1169)被判为夔州(今四川奉节)小官,时年45岁。迫于生计,他不得不在第二年前往四川就职。因为地位卑微,隐居山城,觉得自己无事可做,但任期届满后,又不得不再次写信乞求“捐官保命”。大路八年(1172),四川傅玄主战将军王彦聘其为官,延其辅佐军务。这极大地改变了陆游的生活。他穿上军装,在当时的国防前线南郑(今汉中)一带驰骋。秋风和英勇的军旅生活让陆游张开了双臂,他写下了许多激昂的爱国诗篇。“飞霜扫寒压指,一寸单鑫只报国”可以算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境的写照。尤其是当他看到川陕地势险要,百姓豪迈,觉得可以以关中为基础,以便反攻收复失地。于是,他给王出了一个进取之策,提出了一些在中原练兵、积粟的策略。他对胜利充满信心,认为“一月王师入秦,必传豫北”。但是,陆游的报国之心是无法实现的。腐败的宋朝廷只求太平,无心进取,导致兵士闲置前线,“报国而死无战场”。不久,宋朝廷召回王彦,立即革职,陆游也被任命为成都府绥靖部参议官。他不得不抱着“看不到王师出关”和“叹天哭如雨”的愤懑心情,眼看着收复中原的希望破灭。此后,陆游在周树、嘉州、容州等地做代理人,自称“林中和尚”,抗日救国的野心从此没有了延伸。
到了二年(1175),陆游应邀出任蜀中参议员,范成大镇。陆与素有诗文之谊,不太拘泥于官场礼仪,甚至遭到同人的嘲笑。由于陆游的救国之志和个人名利长期得不到延续,常常以“脱巾饮酒,倚竿看山”为荣,甚至在琵琶腰鼓舞衫的香雾中寻求精神的疲惫和麻醉,被同僚指责为“不拘小节,靠酒消愁”。于是陆游干脆自称“翁芳”,并在诗中调侃道:“姓名在黄纸之外,时光在绿瓶中付。”谁会在门前啄皮祝贺我今年的上映?从那以后,“翁芳”就一直和他的诗名生活在一起。
陆游在川陕9年,祖国的山水情、风土人情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在南郑前线,他接触到许多“忍受死亡,希望康复”的边防军和“遗民”,开启了他的精神境界,在他的诗歌中倾注了许多充满生命的爱国激情。这是他创作最有收获的时期。陆游很珍惜这个创作阶段,认为“诗人懵懂,忽见往事”,所以把自己所有的诗都命名为《剑南诗稿》。
到了惜春五年春(1178),陆游的诗名越来越大,被孝宗召见,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用。孝宗只派他到抚州、江西做了两次推广常平茶盐的公务。他在江西任职时,当地发生了水灾。他“露宿草地”,亲自到灾区视察,“向各县发放救灾款,为民送粟”。没想到,他断了权,以“越权”的罪名回到了老家。
陆游在家住了6年,62岁才被用为兖州(今浙江建德)周知。他奉命进京,写出了著名的七律《临安春雨之始》,其中“小楼听春雨通宵,深巷卖明杏花”一句,深得孝宗赏识,但孝宗并不了解陆游的真正志向,只告诉他,到了兖州后,“闲暇时,可以为自己吟诗”。虽然他的新工作并不符合陆游的志向,但他依然勤奋,正如诗中所言:“忧民忧民,自取其辱。"他在任时,尽一切努力做到"放松会议,俭朴追求琐碎,戒嬉嬉笑,救颜有",因此深得当地百姓爱戴,为他立碑,为兖州曾祖父艺鹭立祠,以纪念他们的祖孙。
陆游在兖州任职期间,对自己历年所写的诗歌,特别是早年所作的诗歌,进行了严格的删选,得诗2500余首,作为《剑南诗稿》20卷出版。这本书出版后,赢得了当时文坛的赞誉。
惜春十五年(1188),陆游离开兖州,回到家乡。不久,他被召到临安当武官。次年,光宗即位,被任命为朝医。于是他甚至还附上奏章,奉劝朝廷“谋大事者,夜不可懒”,提出了“救民之贫,不可轻税之前”等政治主张。此时的宋朝廷已经沉湎于局部享乐,无心进取。所以陆游的建议不仅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的追随者弹劾,以“嘲讽风流韵事”的罪名再次罢官。陆游对此很生气,干脆把殷珊镜湖故居命名为“风月轩”,以示讥讽。
此后,陆游长期隐居于乡间,计12年,在宁静但清贫的生活中度过晚年。他将图书馆命名为“老学寺”,以坐书城为乐,正如诗中所云:“万卷永不见,一窗淡去寄流年。”此外,他还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帮助衰落的产业种桑”,“半夜养牛”,甚至为了应付“官收租”,不得不做优质衣服。因为他“在老农之中”,了解下层民众的疾苦,觉得“忠言逆耳”,所以要和他们一起倾吐自己的爱国热情:“我心有余悸,想想可怜的朋友。”农民们也觉得陆游可敬可亲,每当看到他来,都拿出食物和饮料招待。为了感谢陆游治病施药,他们更是“乐在村巷”,子女大多取名“陆”,以报答“活我”的恩情。
住陆游乡时,宁宗于邵熙五年(1194)代光宗即位,次年改国号清源。周瀚夫人掌权。他痛斥理学是伪科学,放逐宗室大臣赵汝愚、理学家朱,史称“清源党禁”。在此期间,陆游曾应周瀚的要求为他写了《南园故事》,希望他“努力工作,做一个国王”。嘉庆二年(1202),由于孝宗、光宗朝纪尚未完成,陆游被召往朝鲜写作,次年辞官回乡。庆禧二年(1206),向金宣战,但由于贪欲太强,事业起步仓促,很快以失败告终。
韩也被杀了,第一笔款子到了。因为陆游和韩有上述关系,所以在当时和后来都受到批判,认为“夕节”永无止境。事实上,陆游在朝鲜统治时期的退隐与复出,主要是出于抗敌兴国的夙愿,并无效仿之意。
陆游在嘉泰三年辞官回乡。他快80岁了。此后,他一直写诗,但身体却逐年衰弱。终于在嘉定二年(1209)12月29日,这位85岁的诗人带着未能收复故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陆游是一位创作丰富的诗人,他的诗集有9300多首。他的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青年到中年(46岁)入蜀之前。这一时期是最长的(约30年),但文集里至少有200首左右的诗,这是他把早年“但急于作画”的作品全部删掉的结果。据他的后记诗记载,他在42岁以前曾“删诗十首之九”,估计删诗万首以上。也可以看出,他早期的诗歌以文字形式为主,没有经过生活的丰富。第二个时期是入蜀后,54岁退位,回到东方。近20年前,有2400多首诗。期间在郑州南部参军,深入国防一线。他那充满战斗气息、波澜壮阔的山川壮阔的英雄一生,不仅加深了他对现实的体验,激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感情,而且改变了他的诗风,正如他在诗中所说的“地必胜,震慑力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成熟和丰富奠定了他作为一代文人的崇高地位。第三期是长期隐居在家乡殷珊直至去世,也是20年,现存诗近6500首。这个时期的诗是最多的,因为晚年删了。这期间,他的生活相对平静,与农民接触较多。再加上仕途跌宕起伏,心事重重,年龄渐长。因此,他的诗歌表现出一种田园风味,不时流露出苍凉的人生情怀。“诗在没人爱的时候作品”,可以看作是表达了他此时的某种心境和艺术境界。此外,这一时期的诗歌还表现出朴实、踏实的创作风格,如许多反映农村疾苦的诗歌。以上三个阶段只是粗略的说,不能完全割裂。其实每个时期都有优秀的作品,即使是早期,在语言节奏等方面。,这也显示了诗人的艺术技巧,从而为后来取得更高的成就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陆游的诗歌始终贯穿着一个永不衰退的特征,那就是炽热的爱国主义。这一特征在他中年入蜀后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诗人中较为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不多见。难怪梁启超称之为“没活过的人”。因为陆游写的诗是“十有八九是五十六”,所以屡遭投降派的攻击和排斥。但他“谦虚得忘了对国家的关心”,抗敌一直是最能引发他创作激情的思想主题。他在早期的诗中写道:“凡战死者,耻于归妻”(《夜读战书》);82岁高龄,仍“闻战鼓兴叹,仍能仰赵为”(《老马行》)。正是这种永不衰竭的爱国热情,让陆游唱出了那个时代最响亮的歌。他写的许多充满激情和英雄气概的诗歌震撼了像黄忠和鲁达这样的人。
陆游的《一条心丹》一直没有得到报效国家的机会,不免感到苦闷和愤慨,这也表现在他的诗中激昂的基调上。就像他在名诗《书怒》中唱的那样:“年少时知天下难,中原望如山。夜里下了雪,铁马秋风散。塞上长城,许下空口承诺,镜中鬓角早已褪色。”当你开始你的职业生涯,你可以显示你的真实姓名。一千年谁能比得上你?”又比如:“白发萧萧于河中央,吾忠于世。.....我年纪还不够大,死了还能当鬼英雄。“其他还有之行,送七哥去扬州作帅幕,胡没人,病,蜀怀,,驱魔,睡在水寨,秋夜出篱门的感觉,十一月四日的风暴,竖笔,龙头水等等。特别感人的是,陆游在去世前夕,还不忘光复自己的国家。他在著名的诗《秀儿》中写道:“死了才知道一切都是空的,却又难过地看着九州。“王师把中原日定在北方,他还不忘通知奈翁全家牺牲的消息。这几类诗是最能体现陆游创作精神的佳作。
陆游不仅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而且对追求和平与和谐的腐败无能的统治当局发出了愤怒的谴责:“男儿犹存亲政,仁人志士白白献出青春”(《感怒》);“官官有党安排宗泽,却无人用岳飞”(《夜读范智能》)。此外,陆游还在《回忆》、《城客》、《北岩》、《关山月》等诗中痛斥了那些不体恤国难、只知奢华享乐的官僚。面对“朱门重歌舞,马厩马肥弓断”的腐败现象,他痛哭流涕:“何苦呢?我有酒就不忍心?”(《醉歌》)
陆游还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出对受民族和阶级压迫的人民的深切关怀。他在《三月二十五日夜不能眠》、《秋收歌》、《秋赛》、《农民叹息》等诗中,对当时的现实是这样描述的:“富者服千奴,贫者老无钱”,“常年收税麻烦,县家庭前血湿”,“整天进县衙,穷得一塌糊涂。”由于陆游对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切的感受,对被迫反抗的人民有着异乎寻常的同情,以至于在《二皇》、《短笔作短章》等诗中出现了这样的光辉思想:“官或无善政,贼从民起”;“小偷是我的人,如果一开始不是胡强的话。”为什么一生气就想打架?“这种对‘贼’的看法,已经突破了普通文士的看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总之,忧国、爱民、誓死抗争是陆诗歌的最大特点,也是其诗歌能够传诵千古的原因。此外,陆游还写了许多风格独特的诗歌。这些诗歌或抒发生活情怀,或描写山川河流,呈现出自然流畅、清新淡雅的风格;也有一些作品艺术地融合了诗歌和哲学。如《春晓》:“花为风雨人所惜,士为江湖荣”;又如《山西村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剑门道中的雨;
“这具尸体是诗人吗?细雨中骑驴入剑门关”等等。
陆游的诗可以说是两种风格都有,无论是古典、格律、绝句,都有佳作,其中七律写得多,写得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丰富了自己的创作,所以有人说他和杜甫、李商隐在七律创作上完成了“三变”(舒威《瓶水斋诗》);亦称他七律,“当时无比”(沈德潜《石硕语》)。陆游七律里,确实有名的张君劢有很多层,大家都背。比如“江生充满英雄仇恨,天意无私”(《黄州》);“我尚好如大漠,何以为新亭泣”(《夜公园水寨》);“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论枕》);“九道上,爬波汹涌,千船过江心”(《杜甫桥至南台》);“月色半隔窗,秋声树中间”(枕头);“桥外鸟低飞,路人在荫”(横门独立)等等。这些名言,或气势磅礴,或如画,既稳重相映,又生动细腻。
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除了七法之外,应该就是对诗歌的拒斥,曾被前人称为“赶上唐寅”。除了前面提到的《示子》、《剑门路一场小雨偶遇》等诗外,其他如《感晓汾门迎秋夜寒》、《三万里江入海》、《江上哀野城猿鸟》、《小雨眠舟》、《扫舟蝇》等诗,都不愧为“唐朝近乎天真的色彩”。
陆游的诗歌虽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来看,还是以写实为主,正如他自己所说:“道得于空,文学作品得于实。”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立足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所以有人把他和杜甫相提并论,称他为“诗史”(后村先生全集)。但陆游不时在诗歌中驰骋其丰富的艺术想象。比如诗中的“五月十一日夜,半夜三更,梦见亲征,回汉唐故里……”,我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抗战胜利的欢乐场面:“驱前六军锦绣,秋风鼓声满天。苜蓿止于峰前,火在蛟河上。”凉州千金满高楼,发学京都。《醉歌》、《进行曲》、《诸神之歌》等诗,也有超越云雾的神韵。难怪他也被称为“小太白”。但是,陆游的诗歌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或者是现实理想得不到满足的一种反冲。
总之,陆的诗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正如前人所言:“无心不搜而不失细腻,无新意而不糟蹋东西,这是古代诗人所没有的。”(赵翼《瓯北诗话》)陆机也有不足之处。虽然“空洞,明如文字”,但有时候难免口若悬河,气势大于内涵。另一个明显的缺点是,词语的意义和句法是重复的,尤其是在晚年。这是因为他创造了很多,所以“忙得不可开交,忙得不可开交”。此外,由于陆游毕竟是生活在封建时代的诗人,他不可避免地具有许多思想局限性,尤其是在受到黑暗势力打击时,更容易感到空虚和悲观,有时甚至在那些慷慨激昂的诗篇中。比如“若看赤壁之末,何以如钟某”(《黄州》);“与其走半个世纪,不如醉卧长眠”(《图书馆夜宿》)等等。然而,与他的整个创作相比,陆诗歌中的这些消极因素仍是小瑕疵,这并不影响他在宋代文坛上的伟人地位。
陆游的词创作不仅是作诗,也是写词。因为他对这种诗风不太重视,所以写的词也不多,现存的词有130。他的词也是风格多样,各有特色。有许多优美缠绵的词,接近宋词中的“婉约派”,如著名的“钗头凤”。在这首诗里,他倾吐了与被封建势力强行分开的前妻唐曲折深沉的恋情:“红酥手,黄酒,满城春柳。东风邪,情薄。一种伤感的心情,几年不见的电缆。不对,不对,不对!”其他作品如《鹧鸪天》《南浦船上两个玉人》《春江仙子》《斑鸠雨作新绿》《蝶恋花》《陌上花箫声寒美食近》《水》《瓶前花底寻春》等也是感情深厚的作品。但是,陆游毕竟不同于当时被他推崇的婉约诗人秦观。他的词中并不只是剪红花、刻绿花,而是常常抒发他对人生的深情,或寄托他高超的胸怀,如【南乡子】:“小小年纪入黄州,相逢一杯酒胜。”这是30年来的梦想。很悲哀。“客路萧萧,庙堂秋色。”又如【算子】:“我无心争春,众皆妒。”散成泥,碾成尘,唯有芬芳依旧。“其他的,如《渔父傲》《望东山影》《双莲》《我惊群星,我志空,此体如寄》等。,其中或苍凉深远,或寓意深刻,这些词更接近苏轼。但最能体现陆游人生经历和人格特征的,还是他的诗,慷慨激昂,充满爱国激情,如【韩公春】:“以箭雕弓,忆鹰古垒,斩虎。“吹暮至野帐,雪压青毡。滴着醉墨,看着龙蛇飞落好看□犯了错,你的诗就轻微了,你的才华也就超然了一会儿。"又如[谢池春]:"我强岁参军,惯吞残。云高云淡,夜狼飞。朱妍的庙宇是绿色的,他被葛西守护着。“嘲笑儒家的冠冕,犯了很多错误。”其他的,比如÷怨天尤人的爱情÷在找一个侯÷在桃园忆故人÷在中原÷三川地震÷12这类词和辛弃疾比较接近。难怪前人曾称陆游的词“秀气处如淮海,豪气处如董波”(杨慎《词品》);有人说“超爽处更似嘉轩”(金毛《宋词六十首·宋后记》),这个评论是有道理的。他和辛弃疾确实一扫当时词风之美,虽然整体上略逊于辛词的成就。
陆游也写了不少散文,颇有造诣。其中,熟记碑文、序跋,或记叙人生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作诗,最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也像在诗歌中一样,不时流露出爱国情怀,如《京汤甄集》、《通胡歌集》、《舒威乔氏》、《傅格士洋务序》等。还有的如《濑斋居士诗序》,显示了陆游卓越的文学观:“盖人之情,悲怒蕴于中而不言,始为诗,否则无诗。”"苏武、李陵、、谢灵运、杜甫、李白等,激动得情不自禁,作诗百代。这种创作重在内在修养而非外在形式的观点,可以看作是他所谓“时间在诗外”的进一步发展。陆游也有一些独特的散文,如《烟船》、《书窝》、《客厅》等。,优雅隽永,颇似感伤随笔。六卷本的《蜀国之行》文字简练,画意生动,不仅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游记,也是考察历史遗迹和地理沿革的一部金科玉律。至于他的《老学宫笔记》,则是杂文式的散文。笔墨虽简,内容丰富,但笔记多为轶事,极具史料价值。其中诗的理论(如批评时的“明杜甫而求其源”)也很突出。
总之,陆游是一位创作丰富、才华横溢的作家。尤其在诗歌创作上,成就尤为突出。一般认为他比毛、范成大、杨万里高,而王朝的赵翼等人,则认为他比苏轼更胜一筹。他说:“苏、陆是宋诗中的两大宗师,后人为东坡之名所震,常说苏胜于陆,而不知陆胜于苏”(《瓯北诗话》)。总的来说,特别是从反映时代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看,陆游确实是宋代最杰出的诗人。
根据《鸡骨阁刻本全集》记载,陆游文集有:剑南诗集85卷,《渭南文集》50卷(其中词2卷,入蜀6卷),易手抄本2卷,《南唐书》18卷,《旧学庵笔记》60篇。还有其他的书,比如《释翁家训》(在《我不知道够不够》系列)、《旧家新闻》。中华书局于1976年印刷《鲁》五卷,该书附有孔的《陆佑益文集》。
文献学
戚志平:《陆游传》,中华书局上海编辑部,上海,1959。
《朱东润:陆游研究》,中华书局上海编辑部,上海,1961。
欧:陆游年谱,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1。
受访者:xianzhennan 1-见习魔术师二级-13 20:09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谢谢你
评价已关闭,目前有1条评论。
好的
100% (1)不好
0% (0)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不错
解说员:爱你≌生活-魔法学徒1级
还有5个其他答案。
陆游(1125 ~ 1210),南宋诗人,越州殷珊(今浙江绍兴)人。
陆游从小学而不倦,在乱世的人生经历中深受爱国主义教育。20岁嫁给唐婉,被母亲强行分开。这种感情上的痛苦持续一生,《钗头凤》《神原》等名作都是这个原因。29岁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考中第一名。因为他生活在秦桧的孙子之前,也因为他没有忘记国耻,所以在第二次面试时,他被从名单中删除。后夔州(今四川奉节)通过判案,代理周树、嘉州、荣州,任法官、知府。到了二年(1175),陆游应邀出任蜀中参议员,范成大镇。到了惜春五年,陆游的诗歌越来越有名,被孝宗召见,但并没有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抚州、江西做了两次推广常平茶盐的公务。他在江西任职时,当地发生了水灾。他“安营扎寨”,亲自到灾区视察,“把救济品分发到慈善仓库,把小米送到各县人民手中”。没想到,他违反规定,以“越权”的罪名回家了。在家乡生活了6年后,陆游又被称为兖州(今浙江建德)人周知。惜春十五年,陆游离开兖州,回到家乡。不久,他被召到临安当武官。次年,光宗即位,被任命为朝医。所以他甚至写信劝说法院减税。结果他被弹劾,再次被罢官,罪名是“嘲讽浪漫派”。之后陆游长期生活在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 65438+10月26日)去世。
陆游是一位创作丰富的诗人,共有诗歌约9300首。他的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青年到中年(46岁)入蜀之前。这一时期的诗歌只有200首左右,作品以词的形式为主,没有经过生活的丰富。第二个时期是他入蜀后,64岁退位,回到东方。经过近20年的时间,保存了2400多首诗。这一时期是他在南郑参军,充满战斗气息和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他诗歌创作的成熟期。第三期是长期隐居在家乡殷珊直至去世,也是20年,现存诗近6500首。诗中透着一种田园诗的味道,不时流露出一种人生的苍凉感。“诗在无人爱之时作品”,可以看作是表达了他此时的某种心境和艺术境界。此外,在这一时期的诗歌中,也有朴实、踏实的创作风格。在陆游三个时期的诗歌中,贯穿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他中年入蜀以后,这不仅在当代诗人中是杰出的,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陆游的诗可以说是两种风格都有,无论是古典、格律、绝句,都有佳作,其中七律写得多,写得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丰富了自己的创作,所以有人说他和杜甫、李商隐一起完成了七律(舒舒《一瓶水》诗)创作的“三变”,他的七律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陆游《七律》中,名篇张浚的句子确实是重叠的,大家都在背诵,如“江生无尽英雄恨,天意无私”(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连风雨四山秋”(《枕边人》)等等。这些名言,或气势磅礴,或如画,既稳重相映,又生动细腻。除了七律,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应该算是绝句了。陆游的诗歌虽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来看,还是以写实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立足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陆游的词创作既是一部工作诗,又是一部长诗。因为他对这种诗风不太重视,所以写的词也不多,现存的词有130。他的词也是风格多样,各有特色。有很多优美缠绵的词,接近宋词中的婉约派,比如著名的“钗头凤”。但有些词往往是表达对生活的深切感受,或表达高超的心性,如“卜算子”、“驿外断桥”、“双头莲花”、“鬓上繁星”等,或远或深意,或近于苏轼。但最能体现陆游人生经历和人格特征的,是他慷慨激昂、充满爱国激情的诗作,如《汉宫春光》、《雕箭雕弓》、《春光》、《强岁从军》、《告白我情》、《万当年》、《宫中夜行》、《雪晴混沌》。这类词接近辛弃疾。陆游也写了不少散文,颇有造诣。其中,记碑文、序跋,或描写人生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写诗,最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在诗歌中也不时表现出爱国情怀,如《荆汤甄集》、《通胡歌集》、《舒威乔氏》等。
受访者:悲伤和眼泪-试用期第1级2-8 20:33
陆游
陆游(1125 ~ 1210),南宋诗人,越州殷珊(今浙江绍兴)人。
陆游从小学而不倦,在乱世的人生经历中深受爱国主义教育。20岁嫁给唐婉,被母亲强行分开。这种感情上的痛苦持续一生,《钗头凤》《神原》等名作都是这个原因。29岁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考中第一名。因为他生活在秦桧的孙子之前,也因为他没有忘记国耻,所以在第二次面试时,他被从名单中删除。后夔州(今四川奉节)通过判案,代理周树、嘉州、荣州,任法官、知府。到了二年(1175),陆游应邀出任蜀中参议员,范成大镇。到了惜春五年,陆游的诗歌越来越有名,被孝宗召见,但并没有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抚州、江西做了两次推广常平茶盐的公务。他在江西任职时,当地发生了水灾。他“安营扎寨”,亲自到灾区视察,“把救济品分发到慈善仓库,把小米送到各县人民手中”。没想到,他违反规定,以“越权”的罪名回家了。在家乡生活了6年后,陆游又被称为兖州(今浙江建德)人周知。惜春十五年,陆游离开兖州,回到家乡。不久,他被召到临安当武官。次年,光宗即位,被任命为朝医。所以他甚至写信劝说法院减税。结果他被弹劾,再次被罢官,罪名是“嘲讽浪漫派”。之后陆游长期生活在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 65438+10月26日)去世。
陆游是一位创作丰富的诗人,共有诗歌约93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