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学设计的历史与现状
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一种课堂教学技术。为了更好地理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技术,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教学设计理论的历史轨迹。1、教学设计的思想萌芽和早期发展由于教学设计是融合了许多不同学科的重要理论而形成的新的知识体系,它的出现和发展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心理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教学设计的思想最初来自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在1900中,他提出要建立一门所谓的“桥梁科学”,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目的是建立一个系统的与教学活动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设计。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教学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到20世纪中叶,行为主义发展迅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S-R理论并应用于教学,产生了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程序教学以其精确组织的个性化和自定进度的学习建立了许多有用的指导原则。它确立了一系列开发程序教材的学习原则和系统方法,对教学设计理论模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期间,奥苏贝尔的思想逐渐分化,如使用第一组织者,然后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从属概念和例子;j .布鲁纳(J.Bruner)根据学生成绩逐步提高学习复杂度的思想;Macles和J.W.Mrooe利用教学理论促进概念习得的思想为教学设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认知心理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20世纪60 ~ 80年代)从教学设计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程序教学是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基础。但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认知心理学逐渐取代行为主义,成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研究者们重新审视了学习理论。加涅的影响力很大。他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与认知理论相结合,将学习成果分为五类。梅里尔还提出了教学设计中的成分呈现理论。此外,认知心理学中关于知识生成的研究结论也被应用到教学设计中,这些研究产生了许多针对学习过程的策略,如问题解决策略、信息组织策略、焦虑减少策略、自我控制策略、元认知和待客策略等。这些新理论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它使得教学设计这门学科不断完善和拓展。3.整合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教学设计研究者开始倾向于将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组合成一个有效的整体模型。如瑞格卢斯的整理理论和丁尼生的概念教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在教学设计理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这一时期,学习者与教学媒体和教学情境的结合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教学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见,在教学设计领域,研究者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某一学科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它既是学习的认知过程,也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进行的教学设计。既然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学习动机等情感因素也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得到体现。同样,在教学设计中,设计者也要重视教师的积极参与,重视教师的能力特征和人格特征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