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的创作背景进行曲
1931九一八事变后,民族自卫的烽火在东北大地燃起。抗日义勇军如雨后春笋般在东北各地涌现。不到1年,东北抗日义勇军已达30万人。2月起,东北部分抗日武装改编为抗日联军,继续各地区的抗日斗争。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某监狱传来一首歌:这是作家田汉为当时的电影《暴风雨的孩子》写的歌词,聂耳作曲,是《义勇军进行曲》。
1934朱清澜赞助上海电通电影公司拍摄《风暴的孩子》,编剧田汉。然而,田汉刚刚交出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曲的歌词,就被国民党政府于2月1935日逮捕入狱。后来,这部电影由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夏衍改编成了印刷版。田汉被捕后,音乐人聂耳找到夏衍,承担了为《风暴之子》创作主题曲的任务。
1935 4月18日,聂耳抵达日本东京,修改《风暴之子》主题曲作曲初稿。敲定乐谱后,他寄回国内。
据上海国歌陈列馆工作人员介绍,电影《风暴之子》前期拍摄完成后,田汉的主题曲歌词并没有确定片名,而聂耳从日本寄回的歌词和音乐名称只写了三个字“进行曲”。《风暴之子》中的主题曲歌词和“三月”两个名字是怎么变成一个名字的?朱清澜将军作为电影《风暴之子》的投资人,在《进行曲》一词前加了“志愿军”二字,《风暴之子》主题曲的歌名就成了《义勇军进行曲》。最后,《义勇军进行曲》被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制作成唱片公开发行。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紧要关头。这首在中国传唱了近70年的歌曲,犹如战斗的号角,激励着中华儿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启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不做被征服者”的怒吼激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于1932、1933年加入中国田汉、聂耳,投身于中国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4年春天,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国为主题的电影剧本。他刚写完一个故事大纲和一首主题曲的歌词,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另一位* * *成员兼剧作家夏衍接手并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自告奋勇为田汉写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谱曲。当他读到歌词“起来!不想做奴隶的人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有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怒吼。起来!起来!起来!我们团结一致,冒着敌人的炮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进入!”他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呻吟,听到了民族的声音,听到了祖国的呼唤,听到了军人的怒吼。爱国激情在他胸中涌动,一曲雄壮激昂的旋律从他心中响起,他很快完成了总谱初稿。后来,为了躲避国民党政府的追捕,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音乐的最终版本。由此诞生了一首表现中华民族坚强品格、祖国尊严、团结对敌的英雄气概的革命战歌。这是聂耳短暂一生的最后一部作品。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祖国的土地上歌唱。伴随着“一二·九”运动,救国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首革命歌曲甚至名扬海外,传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