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中的五德是什么?
五德始终学说是以古代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历史概念,由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创立。这里说“五行”可能不太准确。我们都知道,所谓五行指的是“金木的火、水、土”,而“五德”中的“五德”指的是“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福。大家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都知道,皇帝发函一般会说“奉天运”,这里的运气指的是“五德”的好运。
关于五德终始的理论还有一个著名的公式,就是“木、火、土、金、水,生而同位,生而同位。”这五德的顺序在这里很重要,千万不能弄乱。)
按照顺序生成的规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为什么要这样排序?其实仔细分析就不难理解了。木头干了可以生火;火烧光一切后,会化为尘土,落入泥土;挖完地,你会发现一座金矿;金属熔化后会融化成水;灌溉后水会滋润树木。
同理,按照相互制约的规律,会演变成木土,土能胜水,水能胜火,火能胜金,阿津克木。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五德的原理:木可以插土,所以是胜利;土堆筑起的堤坝可以截断水流,所以现实总比空虚好;洪水可以灭火,这是许多人的胜利;火可以锻造金属,这是罚款超过硬;金属制成的刀和斧可以切割木材,这是强于软。
以上有助于我们理清五德之间的关系,另外,五德也是很讲究天干地支和位置的。简单来说就是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这就是五德与天干的对应关系;子水、丑土、寅木、卯木、辰土、巳火、午火、卫土、申金、酉金、虚土、亥水是五德与地支的对应关系。(五德与方位的对应关系是“木主东,火主南,土主中,金主西,水主北。”)
“五德到底”的理论,用得好或许能保证一个朝代的长寿,但用得不好,必然导致二代的灭亡。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估计大家就明白了。例如,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时代。秦朝的前身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秦国。秦国当时在西方,西方应该是金德。而整个秦国都致力于水德(秦国的服饰和战服无一例外都是黑色的)。本应是金德,却致力于水德。秦朝怎么可能长久,所以第二个死了,成为历史上比较短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