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民歌中的民歌文化

在白族中,还有几种叙事唱法,一是洱源西山区、剑川东山区的“大哥大”,二是“少女”,三是“大曲博”,四是“本曲”。虽然在“大哥大”的歌舞活动中唱的是“大哥大调”,但演唱者只唱不跳。《少女》以一组歌曲的形式唱出了少女的悲惨命运,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反封建悲歌。《大曲博》又名《刘桦曲》,是白族民间传统习俗“绕三魂”专门演唱的。本曲的演唱形式主要流行于剑川,多以单一曲调演唱长篇叙事诗。这些演唱形式所用的曲调都是叙事曲。而本曲则具有曲艺形式的特征。

由于白族接受汉文化较早,所以有很多汉族的白族民歌,白族习惯称之为“汉调”。如《登川刁寒》是一首具有一定白族特色的汉族民歌,在白族地区广为流传,深受白族人民的喜爱。

独具特色的白族民歌在全国民歌中占有重要地位。解放后,许多专业音乐家深入白族地区收集和整理民歌。电影《五朵金花》中的乐师,曾经驾着马车环绕苍山洱海采风。大理“三月街”千人追歌的壮观景象,是白族民歌的缩影。一部由《白调》改编的电影插曲《蝴蝶泉边》在全国各地传唱,至今仍在全国各地传唱,扎根各族人民心中。

近年来,一提到白族,人们就不能不想到白族著名女歌手杨。她的《大理白族调》悠扬温暖,她的《麻雀调》活泼有趣,她的《泥鳅调》深沉浓烈感人。在65438年至0978年全国民族声乐演唱会上,她演唱的白族民歌以其甜美的嗓音、清晰的吐字、真挚的感情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赢得了首都和声乐界观众的热烈赞誉。

相关链接

鹤庆人把唱白族山歌叫做“调”,当地有句谚语叫“樱桃好吃,树难栽,歌好唱。”

鹤庆白族民歌多以爱情为题材,曲调悲怆,音调高亢,风格自成一派。其他地区的白族民歌,每句话大多是“七、七、七、五”的结构(又称“山花话”或“大本歌”)。而鹤庆白族民歌中,大部分段落句式是七句夹两句或四句,少数插入八句或九句。在一些句型中,加入了语气和节奏的变化,或者用词作韵。比如“姐姐(阿小妮),隔山(妮)我就听到(哎)钟声,(哥是我小哥哥),不知道哥哥(妮)去哪了?”鹤庆白族民歌是一种对口民歌,男女用汉语或用白语或白语衬词演唱。

鹤庆白族民歌演唱时,多为男女即兴,故又称“脊调”。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歌词以口口相传的形式被无数代人浓缩升华,形成了具有很高文学艺术价值的多段对联,成为千古名句。在鹤庆白族民歌中,麻雀、秧鸡、白鹤、青蛙、燕子、鸭子、金雉、金鱼、骏马等动物常被用作赋、比、兴的表达。我在做田野调查时发现,鹤庆白族民歌中有很多关于马、马帮、马的篇章和对联,可以说鹤庆白族人与马帮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情结。

主要原因是清代中后期和民国时期,云南鹤庆商帮和鹤庆手工业的相对实力促进了鹤庆商队的繁荣。在鹤庆白族民歌中,有许多与赶马有关的优美句子。

驱马与马的关系是:马有多壮山就有多高,船有多直水就有多深。描述马帮沉睡多年的文字包括:驱马三年不停店,冷锅炮遍地。描述马帮行军中遇到的困难有:驾马怕断球,做人怕亡妻。

描述马和骡子的排列和选择:第一骡子选择枣马,第二骡子选择菊青。我依然有着识路的老玉眼,依然在十几岁的时候徒步。……

鹤庆白族民歌中之所以有许多与马帮文化有关的传统歌词,是因为鹤庆白族人民深受马帮文化的影响。历史上,鹤庆长期以来是滇西北重要的政治、经济、贸易、军事、文化、教育和宗教中心。自唐朝以来,鹤庆在云南地方政权南诏设置了统一部、统一县。宋代大理为云南地方政权时,在鹤庆设立牟同政府,为大理国内八府之一。元代设鹤庆军民路;鹤庆军民府建于明初,清末为州,但清代滇西北军事机构鹤立镇就设在鹤庆。民国初,鹤庆设县,一直沿用至今。云南简史: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时期,鹤庆商帮、川帮、喜洲商帮、腾展商帮是云南四大商帮。因为鹤庆商帮的高度发展,与之相伴而生的鹤庆商队相对来说比其他地区的商队更强大。清末至民国时期,鹤庆各族群众多从事马帮运输、养马、卖马。可以说,马帮文化深入人心,自然影响了鹤庆白族民歌。

白族民歌的起源

与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的原始民歌,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狩猎野生动物的喜悦,或祈求众神的保佑。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多,其社会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诗经·国风》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集。是一部从西周到春秋时期流传于北方15地区约500年的民歌集。《国风》中的民歌大多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剥削本质,表达了被剥削阶级的反抗思想和战斗精神,如《割谭》,以辛辣的语言讽刺和诅咒被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说》中把剥削阶级比作贪得无厌的老鼠,描绘了劳动人民对奴隶主咬牙切齿的仇恨和对“天堂”与“极乐世界”的向往。

白族民歌的发展

春秋时期,楚国的民歌非常繁荣。战国末期,诗人屈原等人收集、整理楚辞,根据楚辞的曲调创造新词,称为楚辞。《楚辞》中的很多作品都充满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充满了幻想和浪漫主义。

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了一个音乐管理机构——乐府,从事民歌的收集整理工作。进入音乐的歌曲被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这些乐府民歌主要描写人民的疾苦,直接表达人民的爱恨情仇,揭露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这一时期的民歌在形式上已经发展为长短句、五言、七言体,并开始有乐器伴奏。《孔雀东南飞》等长篇叙事歌曲的出现,标志着这一时期民歌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唐代的民歌创作也相当繁荣。李隆基即位后,杨玉环得宠,杨家任人唯亲。她的姐妹们都被做了妻子,她们的傲慢达到了“太羞于自己的粉和脏色,而忽略了飞蛾的美丽”的地步。一个谣言说,“从今以后,继承风,生女孩而不是男孩时的幸福”,因为“男人不做harems,却把女人当门楣看”。这或许不能代表普通人的向往,但这只是对皇室的讽刺。

到了南宋,民间产生的讽刺歌谣更多了。南宋统治阶级腐败,玩弄政治权力。一首民谣讽刺道:“想当官,杀人放火必招;要想发财,就跟皇帝卖酒卖醋。”可谓一针见血。

到了元明时期,人民的苦难越来越深。百姓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原是个好地方。自从有了朱皇帝,十年有九年饥荒。”由于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激起了农民起义的洪流。其中,颍州的刘福通势头最大。他带领65438+万农民,有“红军”的称号,所向披靡。所以,歌中云:“城内火起,官散,城中无人。红军坐在房子上。”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面临崩溃,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民主进步的民歌。比如明朝的民谣:“吃闯王,穿闯王,闯王来了不接粮。”“盼星星,盼月亮,盼大王的意见。”

中国被清朝统治后,人们清楚地看到统治阶级昏昏沉沉,贪得无厌,这是对外侵略和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主要原因。在那个悲惨的年代,普通人连温饱都不能满足,于是这样感叹:

“天子坐金盆,政乱。黎巴嫩人民深受过去之苦,干坤颠倒。从此,太平之年无望。”

1900年,袁世凯奉其主子清帝之命,在山东推行血腥屠杀政策,屠杀义和团士兵无数。人民对袁世凯恨之入骨,唱起了“杀了袁贵丹,我们才有饭吃”的歌谣。在袁世凯总督衙门的墙上,人们画了一只红顶羽毛的乌龟,爬在一个外国人的屁股后面。这幅漫画和歌谣表达了人民对袁世凯的仇恨。

随着清朝的覆灭,民国以来,帝国主义者为了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勾结军阀,残害中国人民,支持袁世凯称帝。当时袁世凯听说京城街头卖元宵的人很多,认为这是大忌,把元宵当成了“宵远”,于是发布命令,禁止叫卖元宵,强行改成了“汤圆”,于是就有了民谣:“大总统!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仇恨与日俱增。他们嘲讽卖日货的商人:“绿马甲真宽大,绿帽子还不错。我叫你再卖日货!”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史诗在民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抗日战争爆发后,北方农民唱道:

“边区本来就是根据地,赶走鬼子是为了杀汉奸。”“把权力还给我,我才敢钻。”

中国人民的诞生赋予了民歌新的生命,民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一个美好的未来呈现在人们面前。就像一个人在沙漠中跋涉后,突然看到蓝色的大海,人的情绪激动起来,激动的心里不断涌出歌声。人们用歌声唱出了对党、对毛主席、对新生活的无限热爱。人们创造了《东方红》、《我们的领袖毛泽东》、《浏阳河》、《八月桂花开》等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