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知道历史上用过哪些计时工具?
土贵,这是最简单的“钟”。古人用杆子直立在地上,通过观察太阳的影子来估算时间。早晚影子最长,中午最短。早晨,电线杆的日影向西倾斜;下午,日杆的日影偏向东方。根据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可以知道大概的时间。
它由两部分组成:直立的铜柱称为表,横卧的铜尺称为圭。将手表放在南北两端,垂直于GUI,测量日影的长度。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测量时间,还可以根据每天早晨日影的长短来确定四季的节气。
日晷,也叫日晷仪,由一个表盘和一个刻度盘组成。表盘上刻有24个等分的刻度,表盘垂直于表盘中心。太阳照在表盘上,表盘的影子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表盘上指示刻度就知道时间了。
利用太阳的影子来测量时间的工具,都是古人的“影子钟”,统称日晷,但只能在晴天使用,不能在雨天和夜晚使用。
火钟的意思是古人用香来计算时间。比如看完一个香,他们做了两个香。或者,他们点燃一盘香(形状像现在的蚊香),看它烧了多少,就知道时间过去了多少。有时在香的中间系一根纱,线的一端系一个铜球,铜球下面放一个铜板。香烧纱的时候,铜球掉到盘子里,叮当作响。这是古人用的。
水钟是铜壶滴水,也叫“刻漏”、“刻漏”、“漏壶”。有单盆和多盆。初始壶所用的上、中、下壶相互重叠,壶底有孔。三个盆下面放一个接盆。最后一个壶装满水后,水逐渐从小孔流入后面的壶中。一个直立的浮标安装在接收罐中。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漏刻、标准表、香封、滚子弹等计时器的发明,使计时进入了一个新的计量阶段。东汉时,人们用计时器将一昼夜分成平衡的百刻,“刻”开始成为时间单位,这是计时的一大变革。百刻制确立后,长期实行。直到明末提出九六刻制改革,清初才正式决定。
孩子长得丑,妈妈下午还没去申请。
楚23 1 357 9 1 1 35438+0 05 1 71
正24 24 68 10 12 14 16 18 2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