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的历史传说
到了唐代,因为社会繁荣,经济富裕,花灯更加辉煌,活动规模也相当大。看灯的人群人头攒动,从王公贵族到小贩小卒,都出门赏灯。玄宗时期,西汉放宽了禁令制度。首都北京长安甚至取消了元宵节前后三夜的宵禁,并扩大实施“放夜”,方便民众赏灯。唐朝以后,灯笼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标志。
宋代虽然国力衰弱,但这种文化得到了皇室的大力弘扬,使宋代成为花灯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明清赏灯热潮不减,广场上甚至还有灯笼市场,出售各种风格各异的灯笼,争奇斗艳。
中国人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的习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的灯笼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广受欢迎。台湾省灯,俗称“鼓灯”,因早期制作时形似锣鼓而得名。流行的类型有灯笼、骰子灯笼、圆灯笼和合刀灯笼。由于闽南语“登”与“丁”同音,一般认为富贵人口提灯笼、闹灯笼是吉兆。在台湾省的习俗中,妇女在元宵节穿梭在灯下,为孩子和来年的孩子祈福;在台湾省北部的桃渚庙客家村,人们从农历正月十一开始将灯笼挂在寺庙里,这被称为“点灯”。谐音“始丁”是新男学生加入宗族的仪式之一,影响深远。传说很久以前,一只神鸟因迷路而降落地球,却意外被一名毫无防备的猎人射杀。天帝得知后非常生气,于是命令天兵在正月十五放火烧天下,把全人类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看到百姓无辜受苦,就冒着生命危险把消息告诉了百姓。人们听到这个消息时,犹如头顶上的一记霹雳,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很久,一位老人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说:“每月14日、15日、16日,家家户户都在家里挂红灯笼、放鞭炮、放烟花。这样天帝就会认为人被烧死了。”大家点头说好,就准备分头走了。正月十五晚上,山兵往下看,发现人间有红光,以为是大火的火焰,告诉天帝不要放火烧地。人们因此挽救了他们的生命和财产。为了纪念这一成功,每家每户都在正月十五挂灯笼,放烟花来纪念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