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的炮击
田家镇和半壁山要塞是古战场。当年太平军的西征军和湘江在这里激战,杀得很黑。最后湘军用熔炉斧打破了太平军过河的锁链,打败了太平军和西征军,取得了上游水路的优势,从而为太平天国的灭亡赢得了机会。现在侵华日军来了,这个古战场又将上演一场残酷的战争。
棒碧山
同年6月中旬,国民革命军第98军193师385旅从江西修水出发,赶赴半壁山,接管守备任务。与此同时,98军82师驻扎在半壁山长江南岸,193师一个团驻扎在石灰窑附近。
坚守半壁山主阵地的是193师385旅,旅长是马骥。全旅到达半壁山后,马立即作出战斗部署:以一个团镇守富池口一带,派两个步兵连到半壁山截击日军登陆并销毁水雷。用6门克虏伯-15榴弹炮与半壁山陡崖垂直射击日舰,两门炮直接瞄准田家镇。
克虏伯大炮
此外,75口径高射炮4散布在重炮附近,以对付日军飞机的低空攻击。同时派一个团到河边阵地守卫重炮安全。离河岸600米处有一座大熊山。派出两个营建设第三道防线,深入装备。日军一旦深入,就可以全军覆没。
从9月份开始,每天早晨,河中央的日军舰队连成一线,最多时达到13之多。日本的飞机也在空中助战,日本的主力舰也用重炮轰炸了半壁山的阵地,一整天都没停过。为了避免重炮过早暴露,马骥让重炮隐蔽等待,而高射炮日夜扫射日军飞机,打下了几架日军飞机。但日本舰炮威力巨大,高射炮阵地难以敌日本侵略者。
日本士兵指挥海军炮击半壁山。
由于半壁山年久失修,所有防御工事都是80多年前的清朝。阵地上没有现代化的水泥掩体。所有的阵地都在山上堆着巨石,守卫半壁山的官兵躲在巨石下与敌人作战。在激烈的战斗中,日军往往将主炮的主炮对准阵地,投下巨大的航空炸弹,重达500斤的炸弹落在阵地上,再厚的巨石、石柱都会被炸成碎片。
步兵的地下堡垒经常被炸毁,人要么被活埋在战壕里,要么被炸成碎片。山上用巨石砌成的2米厚石墙,因为没有钢筋混凝土浇筑,日军重炮炮弹一来就当场被打穿。超过65,438,000名官兵伤亡,他们的阵地被这种大炮炸出的石块和弹片摧毁。由此可见,这场战争是激烈的。
日本炮舰
日军主炮轰击后,马命令重炮轰击敌舰。六门重炮向敌船射击,第一艘敌船一枪命中,击中船尾,燃起大火,造成多人伤亡。敌船掉头逃跑,其余船只也在掩护射击中不同程度受损。
双方炮战激烈时,被活埋在地的伤兵全部被清理,工事稍作修整。因为白天有日本飞机,基本不敢暴露,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然而,虽然敌人强大,但全体官兵不会退缩,决心与阵地生死与共。夜晚,日军乘摩托艇偷偷上岸,守在河边的部队奋起反击,与日军激战,一次次击毙鬼子。
田家镇沦陷了
9月中旬,最激烈的战斗开始了。10多艘日军大船将主炮瞄准高射炮和重炮阵地,日军飞机飞过阵地投下重磅炸弹。日军陆海空联合进攻,巨大的炮弹雨点般落下。我们只有六门重炮,四门高射炮,几门火炮,而日本的一艘大炮舰有一门大口径主炮,威力很大。
对半壁山的进攻是由日军第6师团主力的坡田支队和其他部队实施的。在半壁山要塞激战之时,田家镇也遭到了日军的疯狂袭击。日军最多时集中50多艘军舰对阵地进行炮击。守卫半壁山要塞的重炮阵地和高射炮阵地全部被日军摧毁,守卫人员大部分阵亡。
日军占领半壁江山,欢呼雀跃。
在河岸上,阻止日本海军陆战队登陆的部队在河岸上与日军反复来回战斗,鲜血几乎染红了半条河。战斗到9月28日,田家镇守备总司令李延年下令炸毁仅有的三门大炮,全军撤退,田家镇要塞失陷。
田家镇要塞失守后,半板山失去掩护,无力再战。然而,在失去重炮等重武器后,准将·马骥仍用步枪和手榴弹坚守,直到6月4日10,他才从半板山的阵地撤出。结果,半板山战役结束,日军占领了半板山要塞。
日军留下的巨型炸弹
在半板山战役中,385旅826名官兵阵亡,278人受伤。友军伤亡惨重,所有重武器都被损坏。几十年后的现在,回望这场惨烈的战役,依然能透过文字感受到战争的惨烈。
不忘历史才能走向未来,弱国无尊严。半板山之战值得后人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