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的前身叫什么?北京大学历史。

北京大学,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大学。它是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机构,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第一所作为“大学”而设立的名校。那么北大的前身是什么?让我们跟随这篇文章追溯一下北大的历史。

晚清/国子监时期

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国为圣旨》,推动“戊戌变法”,圣旨强调“史静大学堂为各省所提倡,尤宜先办”。1898年7月3日,光绪皇帝批准了梁启超起草的《史静大学堂章程草案》,正式成立史静大学堂,任命吏部尚书、大学堂协办人孙家鼐为第一任主管大学堂事务的大臣。随后,孙家鼐任命徐景澄为中学总教师,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为西学总教师。21年9月,慈禧太后和守旧派发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失败。然而,史静大学礼堂被保留了下来。

史静大学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所以很多学者(如胡适、冯友兰、季羡林等。)认为北大是中国国子监(国子监、郭子学堂)的继承者,是古代最高学府在近代的延续,甚至认为北大的历史应该从汉代的国子监算起;另一方面,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正式成立的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划时代的先驱。所以有“承太学正统,立大学士祖庭”之说。

1900年,义和团爆发,太学堂被毁。1900年8月3日,清廷下令关闭史静大学堂。八国联军进京后,史静大学堂遭到破坏。

1902 65438+2月,晚清政府任命吏部尚书张百熙为管理大臣,“授意经理”史静大学堂,得以恢复。吴汝纶、辜鸿铭任校长、副主任,严复、林纾任大学堂译文出版社总经理、副主任。1862成立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史静文同博物馆也并入了大学堂。17年2月17日,开幕式在史静大学礼堂举行。按照学制,不同学位的毕业生分别被授予龚升、举人、进士等称号。

1903新增进士馆、翻译书院、医业馆。

1904年,史静大学管理部长改为教务部长,负责治理全国学术事务,并设史静大学总督学一名,负责史静大学事务。由此,史静大学管理国民教育的职能被分离出来,成为一所单纯的高等学府。同年,进士馆开馆,招收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两次科举,即癸卯科(1903)80多名进士和陈佳科(1904)30多名进士。并选派首批47名学生出国留学,这是中国高校首次派出留学生。

1905国子监关闭的时候,一批还没毕业的学生直接去了国子监读书。

1910年,史静大学堂开设分校,开设经、文、法、政、商、理、工、农七科,十三科,分别是《诗经》、《礼记》、《春秋左传》、《中国文科文学》、《中国历史》、《法学》、《商学》。

民国初年/国立北京大学(1912-1916)1912、史静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随即被冠上“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拥有“国立”称号的大学。1914年,胡任远任北大校长。这时,黄侃、辜鸿铭、钱、马叙伦、陶、冯祖训、何玉洁、于同魁等名师都曾在北大任教。

五四前后(1916-1927)

1916 12、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从1916到1927,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的十年,被视为北大校史上的辉煌时期,“奠定了北大的传统和精神”。1917 1.9北京大学开学时,蔡元培在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持守宗旨”、“磨砺德行”、“热爱师友”。蔡元培主张“大学者,也要学高深之学”。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教授制度和民主管理。他设立了一个理事会作为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构,理事会成员由教授选举产生。后来,教授会议在各个部门成立。随后,北京大学常务理事会、教务理事会、总务办公室相继成立。到9月份,1920,北大教授管理系统基本成熟。蔡元培主张教育独立,认为官僚政客不应该干预教育。"我再也不能做一个不自由的大学校长了."因此,蔡元培数次辞去北大校长职务。

蔡元培试图将北京大学打造成以文理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将商科并入法学,将工科并入北洋大学。1919年,蔡元培撤销文理法科目,科目不再隶属于科目,改为系,设14系。蔡元培废除年级制,实行科目选择制,发展学生个性,沟通文理。

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成立文理法研究所,培养研究生。这是中国大学里最早的研究所。1918年创办中国最早的大学学报《北大月刊》。蔡元培积极开展学术交流,邀请杜威、罗素、班乐威、普朗克到北大讲学。1920年,北京大学允许3名女学生就读文科,并于同年秋正式开始招收女学生,在中国公立大学中首开男女同校之先河。

1919年(民国八年)五月四日,五四运动爆发。然后举行了示威游行。来自北京大学的学生傅斯年是游行的总指挥。集会上宣读了北京大学学生许德珩起草的《北京学生宣言》,游行队伍中分发了北京大学学生罗嘉伦起草的《北京学术共同体宣言》。游行学生放火焚烧赵家楼,殴打张宗祥,军警当场逮捕了学生。

北洋政府被迫召回曹儒林、和,并拒绝签署巴黎和约,学生运动取得胜利。五四运动后,北京大学李大钊教授率先在中国系统地接受、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北京大学成为中国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1920 10,李大钊创立了北京集团。一年前,中国53名党员学生中,有21人是北大的师生和校友。

20世纪30年代(1927-1937)期间,北京大学动荡不安,遭到严重破坏。1927年,悍然宣布撤销北京大学,与北京其他八所国立大学合并,组建史静大学。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先将其改为中华大学,后改为北平大学,再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北京大学学院。1929年,北京大学宣布自行复学,国民政府于8月6日恢复国立北京大学。

1930年(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蒋梦麟,蔡元培先生的高足,三度代理北大校长,开始执掌北大,次年一月走马上任。蒋梦麟提出“教授治学,学生治学,教职员工管事,校长治校”十六字方针,改评议会为校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