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包拯是谁?

据史书记载,包拯“出身草莽,早就开始读书做官”,也就是说他出生在农村农民家庭,却很早就开始研究如何做官的书籍。包拯出身贫寒,28岁考中进士。按照宋朝的制度,秀才通过考试就可以做官,但包拯是个孝子。他恪守圣贤的教导“父母在此,不要远行”。直到36岁才正式出山,成为知县之类的小官。在任知县期间,他破了一桩神秘的案子,名声远扬。38岁时,他被提拔到周知,清正廉明,受到上司的器重和世人的称赞。在那之后,他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成为朝廷的重要官员。

包拯的父母都是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对孩子期望很高,希望他们能出人头地。包拯五岁开始读书,十三岁读完四书五经。当他忙于农活时,他帮助他的父母去地里干农活。闲时,他住在城南的一座古庙里,埋头学习。他最感兴趣的是儒家的治国安邦思想和历代清官贤臣的事迹。他经常废寝忘食,从不疲倦。寒窗苦读十年,到他二十八岁去考进士的时候,已经是一个饱学之士了。

宋仁宗天盛五年(公元1027年),包拯二十八岁,考中进士。朝廷任命他为“大理陪审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朝廷陪审员,级别很低。接着,又被任命为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府。由于父母年事已高,不愿随他去江西,包拯只好放弃官职,留在家中侍候父母。后来朝廷任命他在家乡附近的贺州(今安徽县)做官,负责税钱和粮食的管理。这一次,包拯去了他的岗位,但因为实在担心父母留在家里,他只坚持回家住了几个月。

父母相继去世后,包拯离开农村,到北京等待新的官职。他住客栈,熬夜苦读,写出了人生仅有的五律:“赤子之心为根本,正道为计。”秀干终成楼,精钢不作钩。仓库里全是老鼠和鸟,草地上全是狐狸和兔子。历史上有教诲,谁也不以为耻。大意是,做人要光明磊落,就像美木要做房子的支柱,精钢永远不要做铁,我要做一个无愧于史书教诲的清官。景佑三年(1036),包拯被任命为天长(今安徽天长)知府。在那里,他公正地解决了大量积案,赢得了清官的好名声。

不久,包拯被提拔到端州(今广东肇庆市)周知。端州出产一种砚,是朝廷的贡品。与虎皮、徽墨、宣纸并称文房四宝中的精品。以前在端州工作的周知,总是把比广东砚多几倍的数量加给朝廷,作为贿赂京官的本钱。包拯上任后,一改恶习,从不多收费。离任时,连他平时在朝廷用的端砚都上交了。后来包拯升官,离开了端州。他的船在羚羊峡谷遇到了奇怪的风暴。他亲自下去查看,发现船舱里藏着一块广东砚台,是当地人悄悄送给他的。包拯一言不发,把珍贵的粤砚扔进了江新。据民间传说,这里有一个沙洲叫“墨砚沙”,是包公投掷端砚的遗迹。

祐二年(1050),包拯被提升为“张甜戴夫”制,担任谏官。包拯一上任,就以唐代著名谏官魏徵为师,精心挑选了魏徵的三篇奏折,用小楷抄写,赠送给宋仁宗,希望皇帝能从中吸取教训。包拯担任谏官时,对国家大事多有评论,使皇帝在许多重大决策上避免了严重失误。包拯曾用16个字总结自己的经验:“鄙夷肝沥胆,冒犯陛下,不知禁忌,不避怨仇”。他写了从魏徵到唐太宗的三封奏章,并把它们献给宋仁宗,作为他的座右铭,时刻保持警惕,专注于国家事务。我要求仁宗谦虚可训,明辨是非,不搞“先入之见”,而要爱惜人才,去除苛严,严禁刑罚,严禁神话邪说,不可随意建筑,等等,被朝廷采纳执行。

黄游第二年九月,洪水过后天气放晴。仁宗皇帝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他除了在京城举行盛大的天地庆祝会之外,还向天下罪犯发出诏书,将所有文武百官提升一级。这就是所谓的“秦恩”。包拯对此表示反对,告诉仁宗,罪犯服刑,是对他们过去所犯罪行的惩罚。洪水退去后,如何缓解这些问题?至于官员的升迁,要考核政绩。这么随便提拔,对那些确实有政绩的官员不是很不公平吗?这种情况下,以后谁还会勤政为朝廷出力?

张耀佐是宋仁宗最宠爱的妃子张美人的叔叔。他没有天赋,但在张美人的帮助下,他的事业蒸蒸日上。最初,张耀佐被任命为“三书记”。包拯极力反对,向皇帝进谏,说张耀祖这样的人没有资格做小官,更不要说“三司”这样的显要官员了。然而,仁宗不仅不听他的劝告,还把我们的时间封在了张尧和佐为。包拯很难过。他继续进谏,坚持指责张耀佐,但仁宗仍置若罔闻。第二年,张耀佐被任命为宣惠南院大使。包拯第三次向皇帝进谏,甚至在朝廷上与皇帝当面争辩,最终迫使皇帝罢免了张耀祖。

“三书记”张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公私利益服务。有一次,东京一个叫刘宝恒的商人开了一家酒楼,经营不善,欠了政府麦子,相当于一百多万美元现金。他一时拿不出来。张方平命令刘宝恒变卖家产还债。同时,他趁人之危,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了刘宝恒的房产。包拯得知张身为朝廷官员,利用职权敲诈勒索而不赦,大怒,于是上书皇上,并参与了张的一部书。张为此被开除了。

宋祁是诗人,文人却什么都不会。他在四川做官时,生活奢侈。每顿饭,必须有不少于36种菜肴,包括12种荤菜,12种素菜,12种半素菜。他还养了32个丫鬟,为他摇扇、捶背、敲脚。在他入住的床边,有一名女仆彻夜守候,随时照顾他的需求。宋琦也很好色。稍有姿色的女生一旦被他吸引,他一定会千方百计把她当妾。他道德败坏,丑闻缠身,却屡受朝廷器重。包拯对此非常不满,多次上书皇帝,批评宋祁的丑行,最后将宋祁革职。

淮南转运使张可久利用职权贩卖了一万多斤走私盐,这在宋朝是非常严重的罪行。案件曝光后,张可久被送往大理寺受审。根据法律,销售走私盐罪的严重程度是根据查获的走私盐的数量来确定的。数字越多,定罪越重。张可久非常狡猾。他每次卖走私盐,虽然量大,但转手很快,从不离库,缴获的数量也不多。大理寺被判刑的时候,也无能为力。包拯主张不要过分拘泥于法律,而要重判张可久。他说,张可久作为转运大使,无法无天,公然出售私盐。这个罪不能等同于普通人,必须严惩。在他的建议下,张可久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并被流放到一个遥远而荒凉的地方。

杨任当汾州知府时,利用职权让100多名士兵为他做私活。是的,为他织驼绒缎;是的,为他做各种个人杂务。当他的罪行被揭露时,他占有了23600多名劳工,相当于1600多件上等丝绸。按照宋朝的法律,这是非常严重的罪行,不仅要赔偿和罚款十斤铜,还要充军到三千里之外的边疆。宋仁宗同情杨任对朝廷的贡献,大笔一挥,免去了被流放三千里之外的刑罚。包拯在信中辩解说,像周知这样的大官,知法犯法,不能从轻处罚。皇帝不得不收回他的话。

王魁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当了地方官就胡作非为,任意增加各种苛捐杂税,仅其中一项就多收了30万元。他用自己收集的钱贿赂北京官员以谋取私利。他的官僚手段非常残忍,随意杀人。当他被任命为湖南路交通大使时,人民纷纷逃亡,躲进深山老林的山洞里躲避迫害。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他却受到朝廷的青睐,仕途蒸蒸日上,甚至被提拔到淮南转运使的高职。包拯为民请命,七次上书朝廷罢免王魁。有一次,他在皇帝面前慷慨激昂,催他感兴趣,甚至不小心吐到了皇帝脸上。在包拯的不断弹劾下,王魁终于被罢免。

嘉祐二年(1057),包拯被委以重任,出任北宋都城开封知府。开封知府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职位。在过去,它通常由一位王子和一位大臣举行。对北京官员来说,这一直是个难题。一方面皇权可以随意干涉地方事务,另一方面皇亲国戚聚集于此,欺行霸市,无理取闹。北宋政权100多年间,开封知府多达180多位,每一位知府的平均任期只有半年多。包拯在担任开封知府期间,铁面无私。虽然他得罪了许多皇室成员,但没有人能拿他怎么样,因为他走路直,坐得直。

沈括的《孟茜笔谈》记载了一个包公当开封府知府时的判案故事:犯人上朝,要用棍子打屁股。他想逃避血肉之躯的痛苦,买通了一个官员。那官员说:“我当着法官的面录了口供。见到知府,就喊一声。”那一天,犯人被带到包拯面前,于是大声哭喊。那个被贿赂的官员说:“这个犯人不知道好坏。他可以带着藤条出去。你为什么大喊大叫?”?”包拯看了一眼,立刻看出了破绽。他释放了囚犯,并告诉他的人抓住官员。一审之下,官员说了实话。包公判他代替犯人承受罗德里奇的惩罚。

《包拯集》又名《鲍晓苏公奏折》,收录于《四库全书》第427卷,是研究包公和宋史的重要文献。九百多年来,历朝历代都有出版,引起了后世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包拯集》并不是包公生前自己编的,而是后人为了纪念包拯而收集出版的。这部文集收录了包拯一生中几乎所有的奏折、陈述和各种建议意见,全面系统地呈现了包拯的政治主张和处世态度,特别是他关于反对增加农民负担、精简行政的建议,即使在今天仍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