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商帮的历史

江油商帮最早兴盛于北宋,当时江西人口达446万,占总人口的1/10,居全国之首。从元朝到明朝,江西的这种经济优势继续保持。元初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江西人口达到14万,江西户籍人口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20.2%和23.3%。但是江西地狭人稠,所以很多人弃农经商。

江油商帮以其数量多、经营面广、实力强、渗透力强等特点统治着中国工商业,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1500多江西会馆、万寿宫遍布全国。在湖广,有句话叫“没有江西商人就没有市场”;在云贵川,“不在江油商贾住,就不能在那里住。”

宋代以后,江西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人杰地灵,成为中国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古往今来,江西继续保持着这种经济文化优势。由于其丰富的房地产,它盛产粮食,茶叶,陶瓷,纸张,布料和木材...从明孝宗弘治年间到明神宗万历年间,漕粮纳税居全国之首。明代江油商帮的崛起,是精明的江西人,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上,利用了良好的地理经济环境。明代江西的移民运动本质上是一次经济扩张,使得江油商帮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主导了中国工商业。江油商帮的崛起促进了全国和江西的经济繁荣,贸易的繁荣造就了江油商帮的辉煌:“瓷都”景德镇,闻名万里;香樟没有药,却成了“药都”。位于长江之滨的九江成为当时有影响力的商埠。当时在江苏,市场上流传着“三天不见江西粮船,市场缺粮。”以至于九江后来引起外国列强觊觎;商业繁荣促进了江西各行业的快速发展。江西素有“江南粮仓”之称,各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