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渡桥的故事。
5月25日,1935,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林彪、聂、罗荣桓、罗瑞卿面对国民党的追击,立即作出夺取泸定桥的决定。
部署是刘伯承、聂率领的红军第一师和陈赓、宋任穷率领的干部团为右路军,中央纵队和1、3、5、9军为左路军攻占泸定桥。
红二师四团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作为前锋向左路军进攻。5月28日。红四团接到命令后,日夜兼程240华里山路,于29日上午在泸定桥西岸与敌交火。
当时泸定桥桥面已被敌人拆走约80米,并涂上机油,机枪大炮连在东桥头高处,形成密集火力,严密封锁泸定桥桥面。
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召开干部会议动员战斗,组织22个突击队夺取大桥,由连长廖大柱、指导员王海云率领。
下午四点,22名红军战士,手持冲锋枪,背上军刀,腰间别着十几颗手雷,冒着枪林弹雨,爬上赤裸的铁链,向东桥扑去。王有才带领的三名士兵持枪紧随其后。
一手拿着板,一手拿着链条,一边前进一边铺桥板。红军突击队爬到桥中央时,敌人在东桥头放火,阻止红军取桥。红军战士与敌人肉搏,飞夺泸定桥战役。
这时,政委杨成武率队越过东桥,击退了敌人的反攻,占领了泸定城,并迅速扑灭了桥火。整个战斗只用了两个小时,然后就惊心动魄的拿下了泸定桥。
扩展数据:
背景:
5月25日,1935,中央红军长征先锋部队红军1师1团一支部队在四川安顺场成功渡过大渡河后,蒋介石调遣川军两个旅增援泸定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努力迅速渡过大渡河。
挫败了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决定红1师和红1军团干部团继续从安顺场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从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入川,迅速夺取泸定桥。
相关介绍:
泸定铁索桥,位于泸定县城西部的大渡河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建于清康熙44年,康熙45年(1706)竣工。康熙用御笔书写“泸定桥”,并在桥头立御碑。
该桥长103米,宽3米。13铁链固定在桥台两侧井内,9根作为底链,4根作为两侧扶手。总共12164个铁环环环相扣,全桥铁件重达40多吨。两岸的桥头堡都是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独具特色,在中国独树一帜。
古桥大多因地制宜,但大渡河地处偏远山区,河宽数百米,水流湍急,常年深不可测。泸定桥工程在当时几乎不可能完成。
需要解决铁索供应、铁索穿越、铁索固定等问题。当时泸定县不产铁,铁匠稀缺,造桥人就去铁矿丰富的荥经县铸造铁链。
铁索生产出来后,就要把两岸连接起来。工人们试图用羊皮筏子或小船运输铁索,但这是不可能的。最后,人们利用“索渡原理”,将粗大的竹缆绑在河岸上,每根竹缆都穿在10多根短竹筒上。
然后将链条绑在竹筒上,最后从另一侧拉动绑在竹筒上的绳子,完成铁绳运输。铁索过河后,人们用大石头在两岸搭建坚固的桥梁,然后在两端的桥里挖深井。
在井底用生铁浇铸水平卧龙桩和垂直蚯蚓桩;最后,将所有链条与蚯蚓桩连接,在底部链条上铺设木板形成桥面,链条互锁形成桥梁。
百度百科-泸定桥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