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学派概述
现有45个教学班,学生1.848人,教职工1.20余人,专任教师1.65,438+0.3人,其中大专学历32人,本科学历67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首位,以“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团结、文明、求实、奋进”的校风下,学校师生努力工作,刻苦学习,认真负责,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成果丰硕。
早在84年,学校就被命名为海宁市文明单位,1999年被命名为嘉兴市文明单位。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嘉兴市首批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达标单位、海宁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海宁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党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乡镇先进党组织。在入学考试中,每年复学人数都位居农村初中前列,初始增幅超过92%。
当前,全校师生充满信心,团结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创辉煌。①晚清~ 1949年
钱塘江镇文化教育事业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50年代,现在的镇上就有私立学校了。清朝光绪年间,仅石井周边就有五所私塾,学生多则三四十人,少则十几人。教学内容主要是《论语》、《孟子》、《千字文》、《神童诗词》、《百家姓》。办学经费大部分由学生承担,也有地方亏本的“私塾”。30年前石井桥北小庄桥西有一个,但当时没有统一的布局和教学时间。许多私立学校往往因资金或其他原因而关闭,教与学完全由教师决定。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在当时属县政府管辖的石井地区,即今天的严观,创办了第一所公立学校——管亥小学堂,校址在石井以南的张家祠堂。它是由张氏兄弟张、张必登、张光第、张鸿祥和创立的。院长为张必登、孟昭元,教员为顾玉生、许森荣、张茂林、于友仁、吴美春。其中,孟昭元是晚清学者。办学经费是当地政府赔的,剩下的都是赞助商帮的。学生40多人,每年毕业6到8个,外地学习有9分。政府位于石井桥北小庄桥西。
辛亥革命后,学校改名为“海宁县斜渠区石井民族小学”。办学经费一部分仍由当地绅士捐赠,一部分由当时政府提供。大部分学生是当地捐赠办学资金的富裕家庭的孩子,大多是男孩,很少有女孩。以1921年为例。小学三年级一个班23个学生,只有一个女生。学校有四个年级,三个班。除了一年级,不到30个学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普通话、算术、自然、地理、历史、手工艺、音乐、图片等。1915年秋,学校迁至南石井桥万宝安寺旧址。1922年扩大办学规模,增设补习班。两位新教师,一位叫沈绮莉,另一位叫王梦川,被沈绮莉任命为校长,顾继续教书。
北伐之初,学校因逃亡而停办。1927年秋复课。复课后,顾辞职离开了。当时学校有近100名学生,分两个复试班。校长还是沈启仁。第二年春天,王梦川调走,来了两个郭姓老师。这些学生被称为“郭达先生”和“小果先生”,两人都是男性。其中,“小果先生”名叫祥林,是该县中山中学的第一届毕业生。1928-1938年,学校的教学秩序比较稳定,有新的校舍和七间平房。学校搬进了新校舍,位于钱塘江镇水泥厂南墙附近。修建学校的资金是为当地有识之士募集的。抗日战争爆发,新建的校舍被战争摧毁,学校被迫关闭,师生撤离家园。
1941年,地方当局推荐沈守田和王复课。沈和王商量后,请来一位女教师,名叫朱,是石井地区公立学校的第一位女教师。当时由于局势极不稳定,学校的性质实际上是“私立”的,而且由于办学经费不足,沈守田到上海向海宁的商界集资,用于租用校舍和发放教师工资。校址最早选在石井首富姚玉亭的“洋房”,也就是现在供销社养老部的旧址。1942年初,他搬回万宝安寺旧址办学,学生只有30人。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抗战胜利。从1941年到1945年,学校没有明确的校长。因为学生不多,只有一个老师,又因为学校是本地绅士管理,所以不需要设置校长这个职位。
抗战胜利后,学校属于当时的政府,学生人数逐渐增多。1946年9月,徐文联受旧政府委派后,王力被任命为石井小学校长。到1949年解放前夕,学校已有4个班,4名教师,130多名学生。但是当时办学经费很困难。由于旧政府的腐败和政局的多变,教师的工资很低,只有县上每月拨两担谷票,往往不能兑现。同时学校也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但是当地的先生们都很热心,经常集资支持学校。在当地先生们的支持下,学校修复了老庙,把旁边的两间教室翻了过来。到1949年解放军南下时,石井乡已有5所学校,但规模最大。(2) 1949 ~ 1976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1949年6月,石井读完小学,正式复课。同年11月,俞哲敏正式被任命为石井小学校长,褚克勤(女)任指导员,配合土改队动员学生入学。到1951年春,全校有6个年级4个班,136名教师。除俞、褚外,还有(女)、杨(女)、朱悦康、高德寿等。除了办好石井小学,石井乡附属的另外三所村小学也相继开办。第一个位于石井村药师寺,一至四年级学生约30人,老师是北汉成;第二所学校是圣帝庙的李嘉存学校(今天周振乡新建小学的前身)。有两个班,50多名学生。老师是姚壮琦,后来高德寿调到这。第三所学校是“王”小学(和平小学的前身),一个班一至四个年级,老师是钱。这期间学校开设了普通话、算术、体育、唱歌、打工等课程,五六年级还开设了自然科学、地理、历史等课程。1953年冬,学校“少先队”组织成立。在土改、抗美援朝、镇压叛乱、解放初的三反五反运动中,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在青年民兵中开办夜校和冬校,开启了钱塘江镇成人教育的第一次尝试。
1952年进行思想改造活动,余哲民因解放前一直是假岗,抵制当时正在进行的思想改造活动,被撤职。同年9月,陈雨欣(女)调任石井为校长,指导老师仍为储克勤。1956年9月,学校更名为“严观区石井乡中心小学”。同年,褚克勤被调到云龙小学任校长。此时,学校已初具规模,学校教师人数增至6人。除外,还有:沈旭初、于、杨、和。学校有一至六年级六个单班班,学生约200人。在此期间,学校秩序稳定,教学质量持续上升。1953年至1956年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去了海宁中学和海宁三中读书。比如:洪冠霖,1953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海宁中学,北京大学毕业,现为瑞士某大学化学系客座教授;吴建荣,1954年毕业于我校高中部,后就读于海宁中学,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后在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任翻译。
1953年,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学校贯彻执行了部颁《小学守则》和《小学暂行条例草案》,贯彻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制定了个人政治。业务学习计划提高了教师的政治和业务水平。1954年,在“以俄为师”、“学习苏联经验”思想的指导下,实行五级评分制和课堂教学抓五个环节的模式。1956年,为响应党“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号召,全体教师自觉钻研业务,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持续稳步上升。
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全校教师都参加了这场运动。运动中,学校经常缺课,老师参加学习,影响正常教学。1958年6月,陈雨欣因所谓“叛乱”问题被调离石井。同年9月,他去朱晖小学教书,并于1959年上半年被捕。1958年秋,县文教局委派朱到石井担任石井中心小学校长。
1958年至1959年,学校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响应“大钢铁、大农业”的号召,开办“三个农场、牧场、车间”,饲养三只羊、一头猪和一些兔子,在农业基地种植“王油菜”。每周都安排相当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参加劳动,而且由于当时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临近冬季,缠绕的麻还堆在地里,学生参加劳动半天,扰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
1958年9月,石井初级中学创办,上级拨款,地方集资。在石井的西部,韦陀桥上建有18栋两排平房和两个食堂。第一年招收二班,128人。新校址原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1957年秋至1958年春,经过学校100多名高年级学生几个月的劳作,才被清理干净。学校的名字叫海宁县石井初级中学。小学校址还在石井桥南。那时候中小学生是完全分不开的。这所中学的校长是,老师是王。第一年,有三个老师和一个看门人。小学的校长仍然是朱,一个六年级的职员。1959年春,小学更名为“钱塘江公社石井中心小学”。
1960年底,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年7月,石井初级中学决定停办,所有的学生,除了极少数(比如转到海宁三中的只有两个女生和一个男生)外,全部被动员归队参加农业劳动。第一届毕业生122人,大部分都回到了工作岗位。中小学有两个老师。
1961年8月,上级任命胡根荣接任石井中心小学校长,鲍志云任副校长。根据有关规定,动员了大批超龄学生重返工作岗位,招聘了部分民办教师,制定了严格的政治、业务和学习制度,稳定了教育秩序。学校更名为“钱塘江公社中心小学”。
同年9月,学校和医院成立了文化卫生系统党支部,张少卿任党支部书记。学校工作是在文化和卫生部门的领导下进行的。(从1966年到1968年,支部的工作基本停止了。1968年10月,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党员中的组织关系转移到各村支部,直至1978年1月成立乡中心校党支部)。
1963年,学校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举办了“雷锋事迹报告会”,利用从电影队借来的黑板报、墙报、幻灯等多种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介绍雷锋同志的事迹。在学雷锋活动中,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学生们自发组织送温暖团,在周日为家人和五保户打扫卫生。
1962-1965年期间,由于重视教育,学生学习成绩明显回升。1965年秋建校时,学校有20名教职员工,其中包括两名党员。从1962年到1965年,学校毕业87人,招收新生153人。学校有7个班,1965年秋增加到9个班。
1963年秋至1964年春,学校还开展了忆苦思甜活动。请进来走出去,请苦的老贫农讲旧社会的苦难,给师生上课教育,从而进一步激发师生对新社会的热爱。
从1964年冬天的至日到1965年,学校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高潮。学校每周至少举办一次学习毛主席著作讲座,师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
1964年冬,业余教育也掀起了高潮。每个老师都有一到两个制作团队。老师白天全职教,晚上私塾教,工作热情很高。
1966年4月,“社会主义教育队”入校,“文化大革命”开始,彭任组长(当时文化卫生系统和街道、乡镇合并为一个队),开始了所谓的“斗、批、改”、“清理阶级队伍”。教学秩序开始混乱。今年秋天,因为暑期老师集中“清队”,10月15日开学。
1967年1月,上海“一月革命”后,为赴上海取经,学校停课组织教师串联赴上海,沿铁路步行经桐乡崇福至嘉兴至莘庄再乘车赴上海,在延安东路1号接待站住宿。有二十多人(包括各村少量教师)。
1968年9月,“毛泽东贫中农思想宣传队”入校。
1968年11月底,公立小学下放到大队,办学规模缩小。学校更名为钱塘江公社石井“五七”学校。班级由五个年级加上一个过渡班和九个教学班组成。
1969年6月,“贫中农管理学校领导小组”成立。
1973年,学校开始附设初中班。到1975年,小学学生395人,初中学生186人,同年初中毕业生82人。
1976年,学校开始附设高中班,招生48人。到1979年,举办高三班。
1972年秋,随着入学人数的增加,教室越来越紧张。食堂西侧,学校扩建教室用平房十间,总面积228平方米,办公室一间,总面积22平方米。
“文革”期间,虽然教育过程被严重扭曲,但学校广大教师怀着“对党的教育忠诚”的心,为钱塘江镇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文革后期,由于党的教育方针深入人心,学校体育工作更加受到重视。1970年秋,钱塘江公社中心学校第一届学生田径运动会召开。今后,每年将举行一次社会运动会。在体育老师的努力下,早操和课外活动会常年不断。学校扩建了200多平方米的体育场地,添置了许多体育设施,为学校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创造了条件。
十年动乱,一场浩劫。在这风云变幻的十年里,广大教师虽然为自己的职业和学校的未来思考过、担忧过、奋斗过,但也逃不过时代的枷锁。每走一步,他们都会一直观望,犹豫,害怕倒伏,不过还好,这一切终于都过去了。(3)从1976年到1987年
“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教育事业像春天的枯树,长出了新枝。钱塘江镇的文化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78年9月,公社中心学校成立,学校更名为钱塘江公社中心学校。1983年,公社与乡镇合并,学校更名为钱塘江乡中心学校。1985年,乡校更名为钱塘江镇中心学校。从1978年起,学校建立了党支部,许任书记、校长,张任副校长。1987年,徐福祥接手。1987年,张文学接手。学校党支部根据三中全会的方针,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为整个社会教育系统平反了许多冤假错案。同时,组织全社会学生对“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进行了批判,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开始整顿校风校纪,严格完善了校规校纪,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1989年上半年,学校试行中小学教师岗位责任制,同时狠抓提高教育质量。几年来,镇中心校学生学习成绩一路飙升,学生在县市各级各类竞赛中均取得好成绩。仅1985年至1988年的统计,全校有36人在县、嘉兴市和上海经济区十市的各类竞赛中获得名次,7名学生获得嘉兴市“三好”学生称号,2名学生被评为嘉兴市优秀学生干部。1981-1987年,镇* * *有137名初中毕业生升入名牌高校。这所学校在社会上赢得了声誉。
重视加强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要求,对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采取了不同的内容和要求。1980年,重点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贯彻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开展以“五讲四美三爱”为主要内容的道德素质教育。1982年,学校开展了以社会主义精神教育为重点的“文明礼貌月”活动,使学校树立了“团结、文明、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新校风,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近年来,已有5名教师当选乡镇人大代表,1名教师当选市人大代表。1982年被评为“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单位,1983年被评为县先进集体,1984年被评为县、市、省先进集体,1986年被评为海宁县先进单位、嘉兴市先进集体。
同时,鼓励教师进行系统的文化和专业进修。目前,学校大部分小学教师已达到中专学历,部分初中教师积极坚持业余学习。
重视学生体育锻炼,减轻学生负担。自1979年新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1981年《中小学体育暂行规定》、《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实施以来,学校调整了作息时间和课程设置,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体育以达标为重点,改革了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结构,达标率逐年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1978年、1984年、1986年获得县市运动会小学农村组冠军。历年来,有21名学生代表县市参加嘉兴市学生运动会,均取得好成绩,有3名学生打破县市纪录。
在上级党委和各级行政部门的关心下,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已建成教学用房2993平方米。1984年,征用了7亩地,投资30万元,新建了小学教学楼。好几年了。镇(社区)集资48万元投入教育,促进了全镇教育的发展。
1977年4月,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创办了校办印刷厂。近年来,印刷厂克服了资金、技术、设备上的困难,越办越红火。目前校办工厂有合同工43人,教师2人,印刷机10余台,发电机组1台,固定资产总额65438+万余元。十年来,校办工厂总产值达233.94万元,实现利润26.9万元,上缴国税114000元,校办实业公司16400元,学校行政99800多元。有了这笔资金,学校重建了食堂,改善了师生的福利条件。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在校内办厂参加劳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使校办工厂真正成为“育人”和“聚财”的基地。1988年5月,钱塘江皮革厂成立,曹培生任厂长,从1989年12月开始盈利65438+20万。1989年9月,镇校办工业办公室成立,史玉新同志任主任,统筹11校办工厂和综合服务部。在工业领导小组的统一规划下,全镇拥有校办工厂工人221人,初步形成规模。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思绪万千。我们对我们的事业信心倍增,对未来充满希望。全体同学在党的领导下,决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心同德,再接再厉,开创钱塘江镇文化教育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