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的发展历程

私募基金起源于美国。19年末,很多富有的私人银行家通过律师、会计师的介绍和安排,将资金投向了石油、钢铁、铁路等高风险的新兴行业。这种投资完全由投资者决定,没有专门的机构组织,这就是私募基金的雏形。

国际PE行业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1946 ~ 1981早期PE时期,一些小的私人资产投资,小企业接触私募,使得PE起步。

从1982到1993的第一轮经济萧条与繁荣使PE发展到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特征是以垃圾债券为资本杠杆的一大波收购,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达到高潮,当时它还在近乎崩溃的杠杆收购行业环境下疯狂收购美国著名的食品和烟草公司RJR·贝斯克。

PE在第二次经济周期(1992 ~ 2002)被洗盘,经历了第三次演变期。在这个时期的开始,90年代初,出现了一系列的金融和经济现象,如储蓄和贷款危机,内幕交易丑闻和房地产危机。这一时期出现了更多的机构化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并在65438到0999到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达到发展高潮。

从2003年到2007年,成为PE发展的第四个重要时期。全球经济从之前的互联网泡沫逐渐走弱,杠杆收购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从而使得私募股权企业的机构化空前发展。我们可以从2007年黑石集团的IPO中得到充分的证明。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经成为继银行贷款和IPO之后的重要融资手段。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大,投资领域广,资金来源广,参与机构多样。西方国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经占到其GDP的4% ~ 5%。迄今为止,全球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数以千计,其中黑石、KKR、凯雷、贝恩、阿波罗、德克萨斯太平洋、高盛、美林等机构是佼佼者。中国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轨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市场背景和特点。

第一,行业发展初期,形成新的投资理念

1999期间,国际金融公司(IFC)入股上海银行,标志着私募股权投资的模式开始进入中国,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非常新的投资理念。第一批对外投资基金主要成立,投资风格以风险投资(VC)为主。受当时全球IT产业蓬勃发展的影响,外资认可中国IT产业的发展,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IT行业。但由于2001开始的互联网危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IT行业的过热发展,国内IT风险投资受到重创。最早进入中国的股权投资基金,大部分都没有存活下来。

相应的,当时我国股票市场不完善,发起人股份不能流通,投资退出渠道存在障碍,都成为现阶段制约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因素。2002年尚福林出任证监会主席后,2004年开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这是中国股票市场建立以来影响最深远的改革措施之一,为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直到2006年6月9日“G”股票标志正式告别沪深股市,股市才真正进入“全流通”时代,开始步入正轨。结束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股权分置改革,进入全流通时代。

二是行业快速发展阶段,国内股票型基金快速发展。

自a股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我国股权投资基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中国股票市场的规范化和二级市场的高估值使得a股成为国内公司的热门上市平台,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渠道畅通,而国内股权投资基金在a股上市具有本土优势,使得国内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迅速。二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

2006年后,我国外汇储备不断攀升,国际市场上人民币升值预期越来越强,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币兑换进行了限制。境外上市公司在境外融资后,存在货币贬值风险,境外资金发展受到限制。第三是对外资的政策限制。政府和市场都有顾虑,要防止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创造的优秀民族品牌被外资控制。2006年8月,由商务部牵头,六部委联合发布了10号文《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其核心思想是限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这对外资股权投资基金是一个打击,外资基金的发展从此受到严重阻碍。

在这短短的三年里,国内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国外基金发展受到抑制,为国内股权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腾出了空间和机会。正是国内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春天,大量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出现并取得快速发展,机构数量快速增加,基金规模逐步扩大。现阶段市场整体股价为6-10倍市盈率,略高于国际水平。

第三,行业过热甚至疯狂。

2009年下半年以来,一级市场持续火爆,市场整体价格在10倍市盈率以上,甚至出现了20倍市盈率的项目,这在国外非常少见。可见市场是疯狂的,离市场理性还很远。这一阶段的不合理发展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第一,二级市场的关联效应。作为股权投资基金的下游,二级市场的发行状况直接影响一级市场的价格。2009年下半年,随着金融风暴的逐渐平息,中国股市也开始复苏。虽然市场整体水平不高,但IPO市场吸引力很大,加速了一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

第二,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了渡过金融危机,国家推出并逐步实施了4万亿投资计划。央行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市场上的钱太多了,企业的贷款环境很宽松。大量的产业资本没有投入到产业中,而是投入到股票市场和股权投资市场中,不仅抬高了股票市场的价格,也推高了股权投资市场。

第三,证监会两大政策出台。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和创业板的推出推动了市场化的进程,两者孤立来看都是必要的,但同时推出给市场带来了太大的波动。在实施上市窗口引导发行价政策的阶段,30倍PE是上市公司不能跨越的红线,优秀企业只能以28或29倍市盈率融资。创业板的概念早在2000年就被提出,经过十年的漫长等待终于成为现实。这两个就像弹簧一样。被压抑多年后突然释放,市场会出现报复性反弹。当它们一起释放时,叠加效应使得反弹更大。

2010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中,市盈率超过100倍的公司超过10家。简单来说,这相当于投资需要100年才能收回,这在发达市场并不多见。二级市场的火爆点燃了一级市场的赚钱欲望,抬高了股权投资市场的价格。

在这一阶段,几乎每周都有新的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成立,国内股权投资基金数量快速增加,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上的赚钱效应使得地方政府和国企也参与其中,成立了很多产业基金。但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限制企业境外上市的政策并未松动,外资在中国市场持续低迷和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