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业写作刍议
当然,作为历史研究的一种追求,“有理”可以概括我对历史的粗浅认识。但是,我常常忘记,讲道理不应该只是个人的事,有其他人的分享和讨论才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对于把历史作为职业,而不是作为爱好的历史研究者来说,把自己的新发现分享给别人,是一种职业责任。最重要的分享方式就是写作。不过我很惭愧的说,看了资料越来越能看出事情的复杂性,但又觉得看不清楚。再加上知识分子知识的匮乏和思维的懒惰,有时候看了一大堆资料也不知道能写什么。这真是一种不可取的状态。
写作可以算是历史研究者的看家本领,而这个看家本领其实不仅仅是历时性论文的写作。我也在零零碎碎的写一些东西,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历史上有哪些书写形式,这些书写形式是如何与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相结合的。就自身经历而言,历史系学生至少应该具备掌握以下写作方法的能力。
*读书笔记历史这种人文学科和其他自然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重视经典文学。很多前人的经典研究是问题意识的来源,也是学术对话的对象。很多人文学科的著作语录试图回答不会过时的经典问题,所以需要不断重读。在阅读这些重要的研究时,写一个读书报告的大纲,并结合自己的问题地图,这是非常重要的。这类报告往往是写给自己参考的,不需要太长,但你还是要找一个相对正规的写法。
*资料回顾阅读原始资料是历史方面的专家。但档案浩如烟海,往往是看了一段资料很久之后,才能发现资料的独特意义。这个时候,有一个可以用来浏览的资料的回顾,会省时有效得多。在我写博士论文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一条信息往往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所以对信息的评价是一项非常个人化的工作。审查至少应介绍信息的概况以及这些信息中可以反映的关注点。数据应该简短明了,不要太详细。因为在实践中,这些经常用于索引。
*博客散文不同于前两类。这里的写作不再是个人写作,而是面向大众的写作。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在报刊杂志上发表随笔,但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已经让“自媒体”大行其道。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博客,个人空间,或者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向公众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历史研究者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来参与这些,因为历史不应该是一门局限在象牙塔里的学科。短文的主题和内容有很高的自由度,上面提到的读书笔记和材料综述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展开成一篇短文。这样的大众化写作是很好的写作训练。但据我观察,能长期保持更新博客和微信官方账号的,除了那些商业公关写作,大部分都是理工科和社科类的。我觉得人文学科放弃这样的立场是很有可能的。当然,我个人也有一段时间想创建自己的博客,但是因为缺乏行动而不了了之。不过目前我会在Evernote不定期更新一些小文章,算是小小的补偿。
*期刊论文现在的学术界是一个以期刊论文为英雄的时代。从实践的解读来说,学术论文是一个学者安身立命的根本。更重要的是,在历史研究者的学术群体内部,专业论文是构建这个共同体最重要的基石。不同话题的观点和辩论都是以论文的形式进行的。在我看来,期刊论文因其功能不同,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专题论文、书评报告、辩论文章、学术评论等不同类型。对于年轻学者来说,针对自己的课题撰写有针对性的书评报告,将个人研究修改成专著,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策略。辩论文章、学术评论等。,需要比之前类型更进一步的学术积累。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任何一个学者真正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必要洗礼。对于硕士论文,要求比较低,也算是一次学术训练,按照正常的学术规范完成一项研究即可。博士论文是通往学术道路的敲门砖,需要能够参与学术讨论,推动某个命题。所以博士论文是青年学者在学术界安身立命的第一个基础。这个基础不仅要打牢,还要有扩展性。一个可扩展的话题,可以帮助年轻人在毕业后的几年内,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始新的研究和探讨。
以上的写作方法,是我作为一个尚未毕业的历史学博士,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历史研究者至少应该掌握的写作方法。
附:历史学术论文评判标准
*历史研究的目的是要合理,所以一篇优秀的历史论文应该有一个核心关注点,所有的推理和论证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展开,而一篇好的论文就在于你的观点不可思议到什么程度才能推进对这个核心问题的认识;
*历史是一门通过故事讲述真相的学科。当然,叙事论证也有一些缺陷,可以跳出一般的叙事风格,展开自己的观点。但如果采用叙事风格,扎实的事实基础和对事实的“正确”解读,才是一篇优秀论文的核心要素;
*对于学术研究的推进,一篇论文的贡献可以在不同的层面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