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解体发生在哪一年?原因是什么?

苏联于1991 65438+2月25日解体。

1991年以来,国内外政界、学术界的许多人士从多个角度对苏东剧变的原因、影响和后果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发表的著作和论文数量众多,种类繁多。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观点: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知识分子没有发表意见的自由,思想僵化,照搬脱离国情。

在政治领域,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制度,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官僚主义盛行,严重脱离群众;在经济发展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主导全国,经济结构严重失衡,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片面发展,收入分配长期平均主义,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缓慢。

在对外关系上,搞大国霸权主义,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全面扩军备战,与美国争夺霸权,消耗和削弱自己的力量,等等。苏联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不承认私有财产,不尊重和保护一切私有财产和公民权利,违背了国际历史文明的发展趋势。

至于改革失败的原因,戈尔巴乔夫在2015中总结为两点:

1,开始的太晚了,等他上台开始实质性改革的时候,苏联模式已经来不及了。

2.急于求成,他推动的改革开始后,一系列措施的出台造成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当时苏联社会没有做相应的准备。

扩展数据

1992年,短暂担任俄罗斯总理的盖达尔曾说:“苏联没钱”!据他回忆,当时苏联政府没钱,未经储户同意就去银行提取他们的存款。当然,戈尔巴乔夫写书的外汇也在其中。因为苏联外汇不够,印了很多钱。这种情况必然与腐败有关。

据雷日科夫介绍,在他的书中,苏联干部的特权太严重了,持续了很长时间。二战后形成了特权阶层,它享有既得利益,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团。赫鲁晓夫试图纠正特权腐败,但最终失败了。

其实赫鲁晓夫是被那些不愿意放弃腐败特权的人赶下台的,所以在特权阶级的支持下,勃列日涅夫又来了。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虽然赶上了苏联的大发展时期,但也为各级干部的腐败创造了有利环境。

于是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这些集团攀亲戚,互相联姻,建立各种联系,保护固有利益。因此,苏联官员越来越远离人民。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也意识到特权问题,但他没有像赫鲁晓夫那样从干部队伍入手,而是从经济改革入手。戈尔巴乔夫的自由化经济改革不仅没有消除腐败,而且将特权与经济结合起来,导致了更大的腐败。

就像苏联历史上著名的“* * *绿色经济”,正是在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下,形成了有股东的大公司。有的官员、D员、T员成为企业家,有的一夜之间成为寡头。

难怪在这种特权腐败下,当叶利钦在“8.19”事件后逼迫戈尔巴乔夫下台时,戈尔巴乔夫并不关心国家的命运,而是关心自己的房子、车子、警卫等诸多福利。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间流传着一句话:“苏G是唯一一个在自己葬礼上发财的D”。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苏联时代特权腐败的严重问题。可见,在国家利益面前,苏联特权阶层的官员并不关心国家安全,而是关心个人财富和未来生活。

百度百科-苏联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