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五张地理教案
1.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第一,学习情况的分析。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不是很高。上学期地理平均分45分左右,整体成绩不理想。原因是有很多学生不爱学习。所以高分的同学平均都被拉下来了。这学期我们应该想办法提高学生的成绩。我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改善一直把地理当成副科,没有好好学习,没有认真对待的学生的心理,让他们不自觉地专注于生物的学习,努力培养一批热爱生物研究的生物爱好者,在学习中尽量利用零散的记忆,避免考前突击。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必要时采用小组学习讨论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完成考试的各项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介绍了中国的地域差异,对省区的认识,对省内地区的认识,对跨省区和走向世界的中国的认识。共5章,内容比上学期少,但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宽了知识面。
三,教学目标
1,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中国的地域差异、省区差异、省内差异、省际差异以及走向世界的中国。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健康生活。
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第四,具体措施
1.精心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培训新教材。
2.精心组织策划课堂教学计划。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写小论文,做小制作,提高学生兴趣。
5.认真批改作业,解决学生的问题。
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动词 (verb的缩写)竞争咨询
要深入总结和探索培养优秀生和特长生的途径,构建适应优秀生成长的课程体系,改变单一的培养模式;做好优秀学生的早期发现和培养工作,加强优秀学生教育,完善激励引导机制,完善各级联赛制度,以赛促训,激励优秀学生拔尖、率先垂范。
这样才能做好优生优育,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的利用20xx生物联赛。我们成立了生物联赛小组,定期向学生介绍关于生物联赛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次辅导的目的和意义。
辅导期间严格要求学生,尤其是新形式下,有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做适时、适量、适当的训练,开阔视野,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新的适合学生的辅导和学习方法,努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要做好备课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辅导。我们还会进行适当的测试,根据各个城市的相关联题编写题目,加强训练,重点批改。
第六,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和复习要围绕三个层次进行。
(1).这是什么?围绕大纲,落实基础,解决重点难点,以学习掌握程度为评价标准。
(2).为什么?围绕教学大纲,让学生明确考核要点,指导学生课后复习。
(3).我该怎么办?以考试为例,引导学生以应试意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
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能力的获得是学习者自己在知识内化后产生的,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必须经过一个桥梁,这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大量练习后总结很重要,不是简单公布答案就能代替的。否则就剥夺了学生作为复习和考试主体的自主活动权利。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生物老师的课堂教学,要从“这堂课我讲了多少”向“这堂课学生能提高多少”转变。
3.选择练习,实施有效的训练。
教师应根据学校情况和学习情况优化和选择练习。做选择题要认真,密度要适中,时机要合适,反馈要及时。保证中档题得高分,带动低档题得满分,冲击高档题得更多分。要通过评论来评价方法、规律、能力。
4.强化执行,重在坚持。
总之,我坚持“教书育人为本,以奉献为乐,以助力成才为志”,全力以赴圆满完成八级考试任务,争取每一位同学都取得好成绩。
2.八年级地理教案。
一是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上有更多的发展;能够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学地理”。
二、形势分析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我教的班级是初中二年级1-6班。从思维发展来看,初二学生有了很大的飞跃,学习过程中有了更多的稳定因素。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但总体来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准确的完成。
三、教材分析
教材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设置了多项学生活动,以及课外读物和小资料,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四,具体措施
1,研究大纲,做好教案。
2.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都要紧紧围绕目标。
3、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重点,详略得当,速度适中。
4.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重视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5.注意恰当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勇于探索和创新。
6、认真选择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3.八年级地理教案。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八年级两个班83人。这一届的学生基础差,积极性不够,甚至有些学生厌学。不过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很理想。上学期期末考试参考人数92人,其中67人通过,通过率约72.83%。资优生只有26人,资优率约为28.26%,和同类乡镇相比应该是很不错的了。我这期要考泸州市,所以教学内容比较重。这学期我会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教学效果。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共五章,每章具体分析如下:
第五章,四个各具特色的地理单元。
本章的研究是将中国按地区划分为四个地理单元。在地形、气候、经济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特点以及不同地理单元之间的差异。在本章的最后,设计了四个地理单元的学习活动,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比较。在每个地理单元中,还简要介绍了区域部分没有涉及到的一些意义重大的地理知识,意在从整体知识背景和区域学习方法上为区域部分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在地图上找到秦岭和淮河,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能填表比较四个地理单元的特点。
3.能够说出各个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六章,了解不同地区
在学习了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个地理单元”并了解了中国的整体情况后,本章转向对中国区域地理的研究。这一章是中国地理学“知域”的主要部分。教材选取了东北、首都北京、长江流域、西部地区和台湾省五个不同类型的地区,组成本章的五个小节(此外,第七章专门论述珠三角地区)。教材选取的地区贯穿南北,连接东西,有利于学生从局部到整体从不同角度了解祖国,学习不同类型地区的学习方法。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用地图数据讲区域产业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2.“用实例说明区域内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3.“举例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第七章: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珠三角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发展创造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是中国极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因此,这本教材选择珠三角作为学生学习区域的基本内容,同时也介绍了与珠三角相邻且关系密切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本章着重于:
1,“用地图说出珠三角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论文)并对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2.举例说明影响珠江三角洲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3.举例说明中国内地对香港和澳门经济繁荣的作用。
本章的难点:
1,外向型经济对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影响。
第八章:天府之国四川,继往开来。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经济、旅游、交通等方面了解我们的家乡——四川。这一章学习内容很多,但要记的知识不多。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根据史料,说明四川名称的由来;四川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与地图差异很大,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差异很大的自然环境。
2.在自然环境差异很大的四川如何搞好经济建设?
第九章,走向世界
三、教学目标: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希望这一时期的地理成绩在全县同类乡镇学校排名中提升二三名。改变学困生对地理的恐惧心理,让每个学生都以饱满的热情学习地理。
四、教学措施:
l、研究教学大纲,制定好教案。
2、认真选择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3.科学安排教学过程。
4.认真写教案。
5.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都要紧紧围绕目标。
6.我们应该正确地教给学生基本概念和观点。
7、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出难点,抓住重点,详略得当,速度适中。
8、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学生为本。
辩证唯物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
9.注意恰当的教学要领。针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勇于探索和创新。
动词 (verb的缩写)教学进度:
本学期38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内容和参考课时如下:
第五章,四个各具特色的地理单元。
第一部分:北部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1课时
第二节:华南-湿热红壤1课时
第三节: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1课时
第四节:大西北-广袤的土地1课时
第五节:青藏地区-高寒地带1课时
第六章,了解不同地区
第一部分:环境独特的地理区域——东北3课时
第二节:首都北京3课时。
第三部分:长江流域地区的三个课时
第四节:西部地区3课时
第五节:祖国宝岛——台湾省2课时
第七章: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第一节:珠三角-金三角1课时
第二部分:快速发展的经济2课时
第三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1课时
第八章:天府之国四川,继往开来。
第一节课:多彩四川1课时
第二节:四川的崛起1课时
第九章,走向世界2课时
复习初一考试内容4课时。
测试和审查:
本学期38个课时,新课时结束需要365,438+0个课时,剩下的7个课时用于平时的复习和测试。本期有五个章节需要测试。利用晚自习时间评价作业。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如有不足之处,请指正。
4.八年级地理教案。
指导思想:深刻领会课改精神,深化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正确把握本年级的教学要求。用课改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改变落后思想,及时认真反思,提高课改理论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水平。特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活动计划。
二、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海图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察、调查与统计、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了解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了解世界、中国、家乡的地理概况,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来概括其地理特征。了解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通过各种渠道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了解地理事物分布、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尝试用获得的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去分析判断地理事物。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收集相关信息,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思路。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经历、观点和成果,并与他人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求真求真的科学态度和对地理的审美兴趣。关心家乡的环境和发展,关心中国的基本地理条件,增进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感情。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感情,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强化环境保护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三、主要工作措施: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研究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理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坚持听课,继续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克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做到教育有针对性,耐心指导,因材施教。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
四、具体工作安排:
1,积极主动地参加本群体的课改培训学习,充实自己的理论基础,转变观念。在培训学习中,积极参与,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认真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每月做一次总结、随笔和课后反思。
2.分析一下这本教材。深化对教材的理解,并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思想,结合实际认真备课。
3.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开放式活动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积极参加学校和年级组织的教研学习、讲座、评课、交流、讨论、座谈会等活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5.八年级地理教案。
一、学生情况分析初二,1学年的有序有效年级,年级整体情况良好,生活学习基本可以按部就班。全年级225人,六个班,除了初二(1)外都形成了有序的教室。高二(1)班37人。班级分活动班,可以深入学习,需要改进的是课堂秩序。高二(2)37人,高二(3)32人,高二(4)33人,高二(5)465,438+0人,高二(6)35人。这五节课基本形成了有序的课堂,提前为有效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地理是中国地理的区域部分,主题是中国大区域内不同尺度的区域情况。主要包括四个地理区域、省级区域、省内区域和省际区域。具有以下特点:
1,从公民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化。
2.为高中区域地理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3.通过案例分析安排课程内容。
三,教学目标
1,让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
2.丰富简单的框架
3.管理一个有效的课堂
四。重点工作和措施
1,重点工作
(1)充分发挥“几何地图教学法”和“地理计划”的作用。
(2)加强地理案例的设计和应用,以“知识问题、问题习题、习题基础”为思路。
(3)充分准备,高质量完成地理考试任务。
2.措施
(1)每节课都强调学习思路,明确整体线索和正在进行的环节。
(2)每节课加强地理案例,整批全改,要求大家都清楚。
(3)加强阶段测试,整批彻底改,要求章节清晰,人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