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现代化探索之路
2.初期发展(19结束):(1)原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私人工厂的限制,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业部奖励工商业,由人民运动推动在中国恢复权利。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12-1919):(1)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2)辛亥革命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工业发展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民国初年出现了各种产业集团,形成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高潮。(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中国的资本和商品出口减少,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⑤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⑥“抵制洋货”、“发展实业”、“实业救国”的口号已成为各阶层人民共同的爱国需求。(2)业绩:1912 ~ 1919,全国新建厂矿600多家,增资65438+3亿多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发展最快的行业是纺织和面粉;火柴、采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3)特点: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其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②与外资相比,民族资本非常弱小。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③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极大地制约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投资现代工业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挫折:(1)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民族资本受到官僚资本的挤压和破坏。(2)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地位,对中国民族资本是毁灭性的打击。
5.中国民族资本的归宿:新中国成立后,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民族资本获得又一次大发展。从1953到1956,中国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6.历史地位和作用: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史上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政治: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改革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③思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4)发展:民族工业资本少、规模小、技术和实力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区域分布不尽合理。它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国内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