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在哪个朝代?
曹植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曹魏的人物。
曹植(192-232 65438+2月27日),生于沛国侨县(今安徽亳州市),生于东武阳(今莘县,称鄄城),曹操与武宣边皇后的第三子,武宣边生前为陈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和集大成者之一,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上了典范文章的位置。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伤诗》等。后人因其文学造诣,与曹操、曹丕并称“三曹”。
他的诗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才华也受到后世诗人的推崇。与父曹操、弟曹丕并称“三曹”。然而,与他的父亲和哥哥不同,曹植一生并没有担任重要的军事和政治职务。因为被冠以谥号思想,后来的文章常把陈和相提并论。
扩展数据
曹植早期的诗歌因时局顺畅而充满了昂扬的情绪和欢快豪迈的基调。作品充满了优雅,但不够有血有肉。后期野心受挫,受压迫受迫害,诗风转向悲愤慷慨,表现出对压迫者的愤恨和强烈的求解放精神。
曹植的作品“骨气极高”。他一生都在追求建功立业的理想。他善于用饱满浑厚、雄壮壮阔的形象表达慷慨悲壮的感情,苦闷失意。
曹植的作品被曹子建收藏。《曹子建集》有10卷,收录了曹植的诗文。其中全诗80余首,一半以上为乐府诗。代表作品有《七伤诗》、《白马小品》、《白马王彪》、《万里客在门口》等。
我国赞白的起源,相传是曹魏、陈、曹植游览玉山(今山东东阿县)时,听到天上的声音,美妙而深远,于是录下其音节,结合太子瑞应本经,写文章使音,作《太子颂》、《菩萨儿子颂》,成为中国音乐的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