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传说

1,当年的传奇。

传说中国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物,长着长长的触角,面目狰狞。“年”在海底生活了许多年,每到除夕就爬上岸,吞食牲畜,残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寨里的人们都逃到深山里躲避“年”兽的伤害。从此以后,人们每年都要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放鞭炮,直到年底,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守岁是旧年最后一夜熬夜迎新年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忍年”。守岁之风兴起于南北朝,梁代不少文人都有守岁诗。“一夜连两年,五小时分两年。”人们点燃蜡烛或油灯,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这种习俗的起源很难知道。

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童话: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布在山林中,人们称之为“年”。它的外表狰狞,本性凶残,专吃鸟兽和昆虫。它每天都在变口味,从磕头虫到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逐渐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那就是每365天去人们集中聚居的地方品尝新鲜的食物,出没的时间是天黑以后,黎明时公鸡一叫,就回到山里。

确定了年肆虐的日期后,人们就把这个可怕的夜晚当成了一个关口,称为年,想出了一整套关闭大年初一的办法:家家户户在这一天晚上提前做好晚饭,关好火,把炉子打扫干净,然后把鸡舍里所有的摊子都捆好,把房子的前后门封好,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因为这顿饭有不祥的意义,所以非常丰盛。除了要全家人一起聚餐,以示和谐团聚,还要在吃饭前祭祖,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度过一夜。饭后没人敢睡,挤在一起聊天壮胆。渐渐养成了除夕不睡觉的习惯。

2.元宵节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到处都有许多凶猛的鸟兽,伤害人和牲畜,所以人们组织起来打它们。一只神鸟因迷路而降落地球,却意外被一名毫无防备的猎人射杀。

天帝得知后非常生气。他马上下旨,命令天兵在正月十五放火烧了地,把所有的人畜财物都烧了。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她不忍心看着百姓无辜受苦,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把湘云赶到人间告诉人们这个消息。人们听到这个消息时,犹如头顶上的一记霹雳,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很久,一位老人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家家户户都装饰房屋,放鞭炮,放烟花。这样天帝就会认为人被烧死了。”

大家点头说好,就准备分头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皇帝往下看,发现连续三个晚上,世界都是红色的,噪音震耳欲聋。他以为是大火的火焰,心里乐坏了。这样,人们挽救了他们的生命和财产。为了纪念这一成功,每家每户都在正月十五挂灯笼,放烟花来纪念这一天。

3.清明节的传说

据传说,春秋时期,晋朝的儿子重耳为了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放途中,他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站不起来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吃的。大家都急得不得了的时候,我把大臣推到一个僻静的地方,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公子喝。重耳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被介子推着腿割掉时,他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成为君主,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他即位后,文公一开始奖励了陪伴他流放的功臣,却忘了介子推。很多人抱怨介子推,劝他佩服。然而介子最看不上那些争功的人。他收拾好行李,和母亲悄悄去了绵山。晋文公听了,羞愧难当,亲自带人去问介休,但介休已经离家去绵山了。

绵山山高且险,树木茂密。很难找到两个人。有人提供了一个方案,从三面烧绵山,逼一个介子推出去。大火烧遍绵山,却不见介子推的踪影。大火被扑灭后,人们发现介子推背着他的老母亲已经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去了。晋文公哭着说。下葬时,我在一个树洞里发现了一本血书,上面写着:“愿我的主人永远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带领大臣们爬山祭奠。他发现老柳已死,复活了,就给它起了“清明柳”的称号,告诉了世人,于是把寒食节后的这一天命名为“清明节”。

据考证,清明的由来其实与介子推无关。清明作为节气,早在周朝之前就确定了。?[11]?大多数传统节日都被一个附在协会上的传说奉为“起源”,但实际上,这些说法远晚于节日的诞生,是后人代入的结果。

4.端午节的传说

据史书《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春秋时为大臣。

相传,屈原主张起用贤才,赋权,使富有,并力主联合抗秦,遭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逐出京城,流放到沅湘流域。流亡期间,他写下了《离骚》、《田文》、《九歌》等忧国忧民的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入侵楚国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痛,但又舍不得放弃自己的祖国。5月5日,他写下最后一首诗《怀沙》后,纵身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爱国乐章。屈原投河后,当地群众立即划船施救。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在江河上划船,后来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百姓怕河里的鱼吃了他的尸体,就回家带饭团扔到河里,防止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吃粽子成了习俗。

据文献记载,最早将屈原与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南梁吴筠写的奇书《续和》。此时,屈原已经去世750多年了。从唐代抄录的《风俗通》(东汉末应绍所作)的佚文中可以看出,屈原早在汉高祖徐东年间就已经出现在端午节的民俗中,但距离屈原去世已有400多年。

虽然许多端午节习俗与屈原无关,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诗篇已深入人心,所以人们“惜之以孝,言其于世,传之以道”。所以纪念屈原的理论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间文化领域,中国人把赛龙舟和在端午节吃粽子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5.七夕的传说

中国情人节乞巧的习俗始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女子常在楼七月七日放七孔针,人皆之”,这是古代文献中见到的最早的乞巧记录。?[15]?因此,七月的第七天也被称为乞讨节。

晴朗的夏秋之夜,满天繁星,一条银河横贯南北。在银河系的东西两岸,隔着一条河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那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七夕之夜坐着看牵牛花和织女星是传统的民俗。

民间传说,每年七夕之夜,牛郎与鹊桥在天空中相会时,织女是一位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这一夜,姑娘们将时令蔬果摆放在天上明月前,顶天膜拜,乞求天上女神赐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她们掌握自己的编织技艺,甚至乞求爱情和婚姻的结合。世界上无数有情男女会在这个夜晚对着星星祈祷婚姻幸福,此时夜已静深。

6.中秋节的传说

古时候天上同时有十天,庄稼枯萎,百姓苦不堪言。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有着无穷的力量。他同情受苦的人民,拉起弓,一口气射下九个以上的太阳,命令最后一个太阳准时升起落下,造福人民。后羿的妻子叫嫦娥,后羿除了打猎,其他时间都和妻子在一起。许多仁人志士来此求学从师,别有用心的孟鹏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在昆仑山拜访朋友,向王太后要了一包仙丹。据说吃了这种药可以立马升天成仙。但后羿舍不得离开妻子,临时将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嫦娥把药藏在梳妆台的百宝箱里。

三天后,后羿带领随从外出打猎,别有用心的孟鹏装病不出门。后羿带领众人离开后不久,孟鹏持剑闯入里屋的后院,威胁嫦娥交出仙丹。

嫦娥知道她不是孟鹏的对手。危急之下,她转身打开宝盒,取出仙丹,一口吞下。嫦娥吞下药,立即飘离地面,冲出窗外,飞向天空。因为嫦娥牵挂着丈夫,她飞到了最近的月亮上,变成了仙女。

晚上,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着诉说白天发生的事情。后羿又惊又怒,拔剑要杀小人。孟鹏已经逃走了。后羿气得心都碎了,仰望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有一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思念妻子,就派人到嫦娥最爱的后花园,摆一桌香,摆上嫦娥最爱的蜂蜜和鲜果,在月宫里遥祭嫦娥。听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人们在月亮下支起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好运和平安。从那时起,中秋节拜月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7.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被一个附着在会上的神话传说视为登高习俗的“起源”。这个传说可以在梁代武君的神话小说《齐续之和》中找到:汝南桓景与费长芳同游多年,长芳说:“九月九日,你家要有灾。宜匆匆而去,让家人自做绛袋,捧山茱萸,缚臂,登高饮菊花酒。这个灾难是可以消除的。”风景如画,一家人爬山。晚上也一样,看到鸡、狗、牛羊突然死去。长房听了:“这个可以换。”今人九日爬山饮酒,女子取山茱萸之袋,故盖始于此。

民间演化版:相传东汉时,汝河有瘟疫妖。它一出现,每家每户的人每天都生病死去,这一带的人饱受瘟疫恶魔的折磨。一场瘟疫夺去了年轻的桓京父母的生命,他自己也差点病死。

病愈后,他告别爱妻和同乡,决定外出访仙学艺,为民除疫魔。桓景四处拜师,遍访天下名士,终于发现,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位神奇的神仙。桓景冒着艰险,长途跋涉,终于在仙鹤的指引下找到了大山和仙人。

这一天,仙人把桓景叫到身边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神又要出来作恶了。你学了本事,就该回去杀百姓。”贤昌给了他一包山茱萸叶子和一杯菊花酒,并偷偷教他如何辟邪,让他骑着鹤回家。桓景回到了家乡。九月初九的早晨,他按照仙女的指示,带领村民来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给每人一片山茱萸叶和一杯菊花酒,准备降伏邪魔。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莫问冲出了汝河,但就在莫问跳下山的时候,突然闻到了山茱萸的怪香和菊花的酒精味,戛然而止,脸色顿时变了。这时候,桓景手里拿着降妖剑追着莫问下山,几个回合就把他刺死了。后来,人们把重阳节登高看作是避祸的活动。很明显,这个故事是“纯虚构”的,只是附着在它上面的一个荒诞的传说。

8.冬季至日的传说

根据现有文献记载,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人们就开始庆祝至日的冬天了。传说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就开始用土归法测影,在洛邑测天下位置,这在当时是具有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为影响后世千百年的节日之一。

周公到洛阳时,用土归法测得洛阳“在天下”,然后开始占卜社稷吉地。《尚书·洛谷》中记载,周公“盼洛市”,在洛阳周边几个地方做了一番考察,最后确定建水东、濯水西、濯水东都是“唯洛市”(都是建宗祠国家的好地方)。

周公通过“土归调查”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在古籍中有所记载,被后人奉为封国立国之法。“土贵地形学”的目的是找出“土中”(国之中心)。这个方法的精髓是“树高八尺,夏至日长五寸;冬天的至日上,场景是一尺三尺五寸长(也就是竖起八尺高的标杆。在夏季的至日上,正午的阴影是65,438+0.5英尺,在冬季的至日上,正午的阴影是65,438+03.5英尺)。“量土之深,正影,寻地,四时止。”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是洛阳和洛邑在土中的理论位置。

根据周公的调查,周人对商朝灭亡后的第一个国家首都做了详细的规划。《益州左洛书》说:“它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在泥土中生长成一周,...南在洛水,北在邙山,天下大合。”

据记载,周秦时期以十一月为正月,以冬季的至日为一年的开始。换句话说,人们在这一天庆祝新年。《汉书》说:“太阳是冬天至日中的精灵,统治者是龙,所以恭喜……”此外,有云:古人认为太阳是天地之灵,从冬季至日,即下一个周期开始,这是“好运的一天”。

还有一种说法是,冬季至日作为一个节日起源于汉代。冬季的至日是一个“冬季节”,所以它被视为一个大节日,有一种说法是“冬季至日大如一年”。

在古代,有一种说法是“冬天的至日会带来太阳”,也就是说,从冬天的至日的那一天开始,太阳的精神开始慢慢复苏。就像现代诗里说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古代,漂泊在外地的人,此时都要回家过冬节,称为“岁末有家”。

《后汉书》记载:“冬至日前后,君子静居,百官不肯听政,择吉日而后省事。”在民间,人们互相拜访,互相赠送食物。?

冬季的至日也是传统的祭祀日。据说宋代以后,冬季的至日逐渐成为祭拜祖先和神灵的节日。

在唐宋时期,冬天的至日是祭祖的日子。皇帝到郊外举行祭天仪式,百姓要祭拜父母。

明清时期的冬季至日,皇帝举行祭天仪式,称为“冬季至日郊天”。这一时期,民间还有祭祖、家宴等习俗。因此,冬季至日被称为“小年”。

冬季至日作为一个节日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一直延续至今。周历的正月是夏历的十一月,所以周朝的正月等于今天阳历的十一月,所以拜年和过年没有区别。直到汉武帝采用了夏历,正月才从冬季的至日中分离出来。也可以说,单纯的“冬季至日节”始于汉代,兴盛于唐宋,一直存在至今。

在汉代,冬季至日被视为“冬节”,官方举行名为“贺冬”的祝贺仪式,这是一个例行的官方节日,“拜冬”的习俗在官场流行。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日前后,君子居安思危,不肯听政,择吉日而后省事。”所以这一天朝廷会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关闭,出差歇业,亲朋好友互相送饭,互相拜访,开开心心过一个“安静”的节日。

魏晋六朝时期,冬天的至日被称为“子岁”,人们要祭奠父母长辈。宋代以后,冬季的至日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

在唐宋时期,冬天的至日是祭拜神灵和祖先的日子。这一天,皇帝会在郊外举行祭神的仪式,百姓也会在这一天祭拜父母。在明清时期,皇帝有一个祭天的仪式,这就是所谓的“冬季至日郊区的天空”。皇宫里有一个仪式,数百名官员向皇帝表示祝贺,他们还互相扔刺,互相祝贺,就像元旦一样。时至今日,只有潮汕和浙江部分地区仍延续着祭祖的老习惯。

9.中秋节

中秋节起源于秋季早期的“七月半”丰收,用以祭拜祖先。“七月半”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丰收节和祖先崇拜。

在古代,人们常常依靠神灵的保佑来获得农业的丰收。汉代董仲舒在《春秋四祭》中说:“古人四岁有四祭。四拜者,因其四时所生,祭祖父母。所以,春天叫庙,夏天叫,秋天叫好吃,冬天叫蒸。“春夏秋冬都祭拜祖先,但其中“秋味”很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祭祀祖先灵魂的仪式,先把最好的时令产品献给神灵,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祈求来年丰收。

据历史文献记载,秋季祭祖活动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起初,“秋味”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7月15日左右,一般是立秋后的第一个满月,新秋的气息正盛。

而“七月半”被称为“中秋节”,起源于东汉以后的道教。道教神仙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帝”。他们是天帝派到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查点人间功过,以决定奖惩:天官在正月十五祝福元朝,地方官在七月十五中旬免了罪,水官在十月十五日免了次月的罪。知府掌管冥界,巡查的重点自然是各种鬼怪。所以到了元中期这一天,所有的鬼都会离开冥界,接受考核,有主的鬼就回家,无主的鬼就在世界各地游荡,找东西吃。?

到了唐代,统治者推崇道教,道教中元节开始盛行,并逐渐将“中元节”固定为节日名称。在中秋节,据说地宫掌管着地狱之门。中秋节这天,地宫打开鬼门关,也是已故祖先可以回家团聚的日子。因此,它也是鬼节,人们普遍开展祭祀鬼魂的活动。

这一天要祭祖,扫墓,点灯笼,为逝者照亮回家的路。道观举行盛大仪式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超度死者灵魂。古人在中秋节燃放河灯,道士造一个祈祷碗,这是中国的传统民俗。佛教和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而佛教则侧重于那些从冥界释放出来的孤魂野鬼的“普渡”。

古人自古就很重视祭祀。“七月三十”源于三种文化:民间世俗主义(后汉儒)、道教和佛教。其祭祀文化流传已久,对该地区影响广泛。

“七月三十”的习俗可以说是世俗、道教、佛教的融合。据《法书》记载:“七月中元日,地方官降,人间善恶已定,故道士夜诵经文,犯人免饥。”“中秋”一词所指的7月15日,其实是“地宫赦罪日”,但在民俗信中,这一天祭祀的鬼魂,不仅仅是为了祖先和亲人,还包括游魂的鬼魂。

在中秋节形成之前,七月十五就已经被佛教征用了。佛教中的七月,本来是一个佛的喜庆月份,而不是“鬼节”。但是为什么七月的笠原节变成了「鬼节」?Euglena basin,梵文Ulambana的音译,原意为“拯救倒吊”,即拯救在地狱受苦的鬼魂。

西晋时期,佛经《兰经》被翻译并传入中国。佛经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救母”的故事,与当时仍然存在的孝道观念不谋而合。后来,南朝梁武帝萧炎提倡“三教同源”说,使它成为一个民间节日。当时它的主要功能是拜佛。到了宋代才发生变化,发展成为推荐死亡的鬼。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佛教附属的道教的笠原节、中元节、笠原节都定在7月15日。以至于后世以为这两个是一个节日的两个名字。同时,由于其意义和习俗早已难以区分,两个节日的习俗开始混为一谈。

一般认为,中元节又称“兰花节”和“鬼节”;其实这种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正确地说,鬼节、中秋节、兰花节属于民俗、道教、佛教,是并列关系,不是一个节日的三个不同名称。

在民俗的“鬼节”中,整个农历七月都应该是“鬼节”。农历七月初一,阎王打开鬼门关,放鬼给死人吃,享用人的供品。七月的最后一天,鬼门关再次关闭,鬼魂们不得不返回冥界。但中元节中的“中”字源于道教的三元论,正式定型是在唐中后期。

10,腊八节的传说

图例1

腊八节是腊月初八(十二月),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朱元璋在狱中闯祸受罪的时候,正是天寒地冻,饥寒交迫的朱元璋竟然从狱中的老鼠洞里搜出了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杂粮。朱元璋把这些东西煮成粥。因为是腊月初八,朱元璋就把这锅杂粮粥叫做腊八粥。我享受了一顿美味的饭菜。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朝南皇帝。为了纪念狱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并正式把那天吃的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

图例2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数独国王的儿子。他看到众生身心俱苦,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放弃皇位出家。苦行六年,腊月初八菩提树下成佛。

这六年苦行,一天只吃一麻一米。后人没有忘记他的苦难,每年腊月初八吃粥留念。“腊八”成了“成佛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全国各地的佛寺都举行佛浴会,诵经,并模仿释迦牟尼出家前一位牧民供奉乳糜的传说,煮香谷果粥供奉佛祖,称为“腊八粥”。腊八粥被赠送给弟子和善良的男女,以后成为民间的习俗。

据说有些寺院,在腊月初八之前,僧侣们会沿街捧着施舍的碗,把收集来的大米、栗子、枣、坚果等材料煮成腊八粥,分发给穷人。传说吃了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所以穷人称之为“佛粥”

图例3

腊八节来源于“用红豆扮鬼”的习俗。传说古代五帝之一的颛顼,死后把三个儿子变成恶鬼,出来吓唬小孩子。在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他们认为,成人和儿童患中风和健康状况不佳是因为流行病幽灵。这些恶鬼无所畏惧,只怕红豆,所以有“红豆扮鬼”的说法。所以腊月初八,用红小豆和赤小豆煮粥,以祛疫迎祥。

传奇四

腊八节源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记忆。当时岳飞率领部队在朱仙镇抗金,正值严冬九月。岳家军衣食无着,饥寒交迫,百姓纷纷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粥”,结果大获全胜。那是十二月的第八天。岳飞死后,为了纪念他,人们在腊月初八用杂粮和豆子煮粥,终于成为一种习俗。

传奇五

秦始皇修长城,所有民工都奉命前来。他们很多年不能回家,他们依靠家人给他们送食物。一些家在千山一水之隔的农民工,无法送饭,导致很多农民工饿死在长城遗址。

有一年腊月初八,没有饭吃的民工合伙积攒了几把粗粮,放在锅里煮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在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作为纪念。

传奇六

相传老两口生活艰苦,省吃俭用,攒了一大笔钱,可是他们的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了媳妇也不贤惠。他们很快就失去了他们的财富。腊月初八,小两口又冻又饿。幸好有村民和邻居帮忙,煮了一锅米、面、豆、菜混在一起的“杂交粥”。

意思是:“吃个混粥,记住教训。”这粥让小两口改掉了坏习惯,走上了正道,靠努力生活,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腊八粥的流行习俗是人们遵循它来警示后代。

扩展数据:

形式

古代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古代原始信仰、祭祀美德和天文历法等有关。大多数节日都是在古人选择吉日感谢天地之神和祖先恩情的活动中形成的。很多传统节日都进入了国家的“祭祀仪式”。在历史演变中,一些节日的日期有所调整(如端午节的日期在汉代由“月午”改为“五月初五”)。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们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明国家的基本框架。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文化过程”,是人类文明进化和发展的产物。?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信仰、祭祀、天文、地理、物候、武术、历法等人文和自然文化内容。传统节日大多形成于古代,早期的节日文化体现了古代人对自然崇拜和古代社会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祭祀活动蕴含着深刻的礼乐文明文化内涵。在历史发展中,秦汉以后的一些传统节日,在附会上被“避疫避灾”或“历史人物”等传说所替代,但实际考察表明,这些“传说”的诞生时间远晚于节日,是后人建构的。民间节日绝大多数来源于古人的原始信仰、祭祀和天文历法,与英雄的关系往往是人为建构的结果。

有文献记载的传统节日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和《尚书》。先秦时期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全部完成。后来的一些传统节日也与这些节气密切相关,节气为节日提供了前提条件。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形成的必要条件。

发展

节日习俗大多出现在古代,但其丰富性和流行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民间节日来源于原始信仰和日常生活的需要。最早的民间活动与原始崇拜和祭祀有关。相传有些节日是古代人的生日,所以要附会。因为古代没有过生日的庆典,人们怕被嫌弃,真正的生日永远不会透露。

在秦以后的发展中,附加了一些“传说”来代替节日的起源,为节日增添了几分浪漫;还有就是宗教对民间节日的冲击和影响。比如端午节这种民俗,被屈原纪念,“七月半”的秋收节被教吸收演变为“中元节”。这些节日的历史发展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内涵。所有这些都融入了节日的内容,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厚的历史感。

到了汉代,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已经遍布全国。人们常说这些节日习俗是在汉代普及的,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为节日习俗的普及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这个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最初的庄严的祭祀气氛转变为娱乐礼仪。唐代是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形成的重要时期。此后,节日变得丰富多彩,出现了许多体育和娱乐活动,很快成为一种时尚。这些习俗继续发展并延续下来。

百度百科:中国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