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戏剧是在哪一年上演的?
1907.
中国的戏剧是从“新剧”(又称“文明剧”)发展而来的。一般历史学家把1907年刘春社在东京演出《黑奴吁天录》视为中国戏剧史开端的标志。
《黑奴徐天录》的剧本是曾小谷根据林纾和韦译的《斯托夫人的小屋》改编的。
改编者对原作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突出了奴隶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思想。
剧本以话剧的形式用口语写成,所以被欧阳予倩称为“中国戏剧创造的第一个剧本”。这场演出在东京引起了轰动,其影响也传到了国内。
扩展数据:
1906年冬,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西双)、曾小谷在日本成立了春柳社。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戏剧的建立和开始。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夜,改革活动在全国剧坛兴起。当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看到19年底自由民权运动中诞生的新派话剧时,立刻被其中的民主精神和新颖形式所吸引,立刻走上舞台效仿。
刘春学会表演艺术系成立后,专门辟出“专章”阐明自己的戏剧观点,呼应了当时中国启蒙思想的倡导者。
他们强调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独特社会功能,认为在创造舆论方面,声音和形式丰富的戏剧不仅可以弥补报纸“与不识字的人联系在一起,为贫困所用”的不足,而且优于视听演讲和有形无声的图片。
他们还引用了欧美日的著名女演员“博学多才”、“国家如此谦恭”来进一步说明戏剧事业的高尚。
百度百科-中国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