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的“鸿雁传书”的历史故事是怎么来的?
这个成语来源于西汉爱国英雄苏武被困匈奴的历史故事。汉武帝在位期间,一心要解决匈奴在北方带来的安全隐患,于是向匈奴派遣使者,苏武就是其中之一。天汉元年,匈奴率先向汉朝示好,归还了早前被扣留的汉朝使臣。汉武帝见此,也大发慈悲,派苏武去给匈奴送礼。万万没想到,苏武到了匈奴后,卷入了一场谋杀计划。
越王苟、于昌等人要造反。为了提高成功率,他们打算先绑架匈奴单于的母亲。因为与同苏武一起去匈奴的张胜很熟,所以他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张胜。但张圣泽觉得这个计划如果成功了,对汉朝有利有弊,所以没有提醒可汗,还用很多钱赞助了于昌。一个月后,于昌一行乘可汗外出之机发动进攻,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张胜说,他担心受到牵连,所以他把以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苏武。苏武得知后,因害怕触怒汉朝的单于,举剑自尽。
苏武受了重伤,但最终被抢救过来。之后可汗多次劝说苏武,但无论对方如何威胁引诱,苏武都不为所动。可汗把他放逐到贫瘠的北海,只是因为他太固执,这一呆就是十几年。赵涵登基后,派使者去匈奴乞求苏武,而匈奴谎称苏武已死。但此前从其人口中得知真相的汉朝使者并未当真,反而难以说出消息来源,于是编造了鹅传书的故事。
汉朝的使者声称有一天赵涵从天上射下了一只大雁。当朝廷把这只大雁献给赵迪时,他们发现它的脚上绑着丝绸。帛书的内容是苏武神在北海。匈奴单于一意孤行,知道苏武还活着,最后只好忍痛回到苏武。在这之后人们开始使用它?鸿雁送书?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