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行粮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短缺,粮食供应自然无法打开。中央政府开始酝酿有计划的粮食供应,以满足全国的温饱。1953年,中央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包括粮食计划收购政策和粮食计划供应政策。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第17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市级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随后,国家粮食部向全国发布了《暂行办法》。很快,各种粮票都发了。

基本介绍: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在特定的经济时期发行粮食收购券。那时候,购买食物需要粮票。中国最早实行的票种是粮票、食用油票和布票。事实上,凭票供应并非中国首创。十月革命后,国家不稳,内战不断,商品匮乏,苏联采取计划分配商品,发行各种商品票。苏联最早的票是1916的鞋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商品短缺时,美国发行各种商品券,包括食品券。目前仍有一些国家仍在使用票供方式,如朝鲜、越南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