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历史溯源。

歌仔戏是台湾省唯一形成的汉族民间剧种,是最具台湾省文化特色的汉族民间艺术,也是台湾省乡土气息最浓、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它的原型是金戈。金戈是汉族民间说唱艺术,由一男一女演唱。早在南宋末年,因横跨闽南晋江(今江东大桥至海城)而得名。

晋歌在闽南歌曲中独具风格,曲调柔美抒情,乡土气息极其浓厚,深受人民喜爱。相传明末清初大批闽南人随迁居台湾省,同时将民间艺术说唱,如晋歌、车鼓戏、采茶赞歌等带到台湾省,深受欢迎。来台湾的闽南军民,都是怀恋家乡的。他们经常在晚饭后上山砍柴、下海钓鱼或唱几首歌来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之情。晋歌在台湾逐渐成为闽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称金歌为歌子,以区别于台湾流行的戏剧。为了欣赏家乡的曲调,闽南人在台湾省搭起歌子亭作为清唱的场所,也叫坐唱。还有人在寺庙、农民家里唱歌,叫走唱。就这样,晋歌(即歌子)逐渐流行于台湾全省各地。当地汉族民间逐渐出现了唱晋歌的乐社和歌手。

歌子流行于台湾省北部,后与其他歌曲、民歌融合形成一种民间音乐,在渔民、农民中流行。它被称为依兰歌子,主要在街上表演。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到清朝末年,歌仔戏的曲调吸收了闽南汉族的民间歌舞,如采茶歌、平谷等曲调,并融合了台湾省民间的七言、四言小曲,借鉴了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演形式,逐渐形成了一种用闽南话演唱的古装唱戏,即歌仔戏。20世纪20年代,开始融合成小话剧表演。后来受正字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的影响,逐渐丰富定型,搬上舞台。

歌仔戏在台湾省发展后,一直不忘祖籍。1928年,台湾省三乐轩、双珠峰两个剧团以回乡祭祖的名义,回到闽南、厦门演出,歌仔戏回到福建闽南,流行一时。它的乡音和曲调深深感染了家乡的观众。他们专门请来了台湾省的歌仔戏大师和教练,歌仔戏名角不断涌现,演技大幅度提高,在闽南迅速走红。因流行于福建湘江流域,故又称闽南湘剧。

台湾省的歌仔戏发展也是曲折的,被日本殖民统治者摧毁。台湾光复后,歌仔戏重新发展,50年代成为歌仔戏最辉煌的时期。歌仔戏剧团一度达到230多个,占当时台湾省各类剧团的近一半。此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受现代文化艺术形式发展的影响,歌仔戏等传统戏曲不再受年轻人欢迎,只在中老年人和社区中流行。199010,台湾省成立台湾省歌仔戏学会,旨在弘扬和拯救歌仔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