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历史资料

明清晋商对外贸易地理走向原因分析明朝疆域北以阴山线为界,与蒙古后羿鞑靼、瓦拉接壤。因此,从政权划分的角度来看,明代山西商人与蒙古后羿鞑靼、瓦拉的贸易行为应视为对外贸易。清朝统一了大漠和南北天山。在中国的北方,当时的乌里雅苏台(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属于清政府管辖,所以在清朝时期,晋商的对外贸易伙伴主要是俄罗斯人。

清初残酷的海禁和清朝中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极大地阻碍了海上对外贸易的发展。鸦片战争前,只有广州港对外开放贸易。但是,清政府并没有限制对俄贸易的发展。所以清代基本以长江为线,江南的货物主要通过广州港与英、美等国进行交换;长江以北地区的货物主要供给西北地区漫长的中俄边贸。山西商人凭借天时、地利、人和,成为中俄贸易中的一支强大力量,并很快发展成为中国十大商帮。那么,为什么明清晋商的边贸伙伴主要是西北的蒙古和俄罗斯呢?理由如下:19世纪,一位法国经济学家指出,如果商品不能跨越国界,士兵就会。

明朝取代元朝统治中原后,为了巩固政权,下大力气继续追击元蒙残余势力。洪武时期,朱元璋多次出兵北方,其中有三次兵力更多,规模更大。永乐年间,朱迪五下漠北,迁都北京,以加强对北方的政治和军事领导。在明朝的军事压力下,元蒙势力被迫北返。后来由于统治势力的削弱和内部争权夺利,逐渐分裂为鞑靼、瓦拉和乌梁哈三个部分。虽然明朝对蒙古各部没有统一的政权,也没有统一的行动计划,但由于是单一的游牧经济,生活必需品依赖中原,明政权对蒙古各部采取严格的防范政策,限制其与中原的联系。因此,频繁的征用和肆意的掠夺是蒙古各部改变因游牧经济单一化而造成的物质困窘局面的一种措施和最便捷的经济补救方法。

“郑德三年(1508)六月,兵部说我夏天深入大同,搞得我精疲力尽。虽然我在收敛人和动物,但我在等待。但我久攻不下,故有所防备。”

“嘉靖三十年(1552)八月,两万余人在大同骑马攻魏,被朔、营、、玛依等州县劫掠,攻夷打堡,死伤数千人。”为了防止战争掠夺,明朝永乐三年(1405),辽东的马市正式开放。36年后,也就是正统三年四月,大同又建立了马市。从那时起,许多地方都建立了马市,进行蒙中边境贸易和易货贸易。他们在满足蒙古族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还为中原地区提供了改良的马匹、人参、兽皮等塞外特产,沟通了塞外和塞外的经济交流,稳定了政局,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据史料记载,自六年后,陕西泸州铁锅流入马市场。至于境外民族所需的铁制农具,也是“全由泸州商人购买”。(3)明朝大臣杨一清,弘治十六年(1503)任陕西省督马行政。他曾说:“自弘治十八年(1505)起,我听信大臣名单,要求陕西等地富商购买官茶五十万斤。当时的价格是每公斤520公斤白银,每个商人买的不能超过1万公斤。可见,明代晋商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以蒙古人为代表的西北边疆少数民族。

1652年(清顺治九年),清军与入侵黑龙江流域的哥萨克武装发生了第一次直接冲突。(1)此后,清与俄在黑龙江及其上游的侵略与反侵略的冲突与战争断断续续打了几十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九月,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确立了双方贸易和友好往来的原则,从此打开了晋商对俄贸易的大门。1728年(清雍正六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规定在中俄边境的尼布甲尼撒、恰克图等地互相通商。条约签订后,北方边境地区的安定和平为晋商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对外贸易通道。俄罗斯需要的中国商品,如茶叶、布料、烟叶、丝绸等。,是晋商在俄国运销的大宗商品。据中国对外贸易史料记载,从道光十七年(1837)到道光十九年(1839),恰克图每年平均向俄国出售茶叶8万箱,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增加到12万箱,约65438。就中俄贸易额而言,嘉庆五年(1800)期间达到1596万卢布。此后一直保持在1300-15万卢布之间,直到上世纪60年代。俄国成为清政府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英国。山西商人是这次对俄贸易的主力军。明清晋商的崛起与山西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山西素有“八山分两田”之称,东西两侧分别是太行山和吕梁山。北部贫瘠,民不聊生,汾河南部和中部土地肥沃,但地狭人稠,农田不足。据统计,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至1949年,山西省人均耕地由10.28亩减少到4.88亩。其中,清嘉庆十七年(1812),人均耕地达到最低点,为3.95亩。

山西虽然耕地少,但自然资源丰富。据顾《虞照志》载:“陵:太原、平阳、六安、汾泽皆出。丝:出六安府,有它泽州之间。铁:到处都有,尤其是阳城。黄铁:交城静乐县有冶金。铜:代州风油谷、垣曲县北山皆出”。由于人多地少,人们不得不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进行加工和出售,以换取他们所需的材料。因此,晋国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人们从事商业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取决于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两国经济的互补性越强,贸易关系就会越密切。

明代长城以西和以北的鞑靼、瓦拉、海西女真等游牧民族,不耕种,在土地上没有其他产品,“衣而皮毛,食肉而酪”,因此,日常的缎布、茶叶、米盐、铁器、针线等一直依靠汉族地区供应。他们与汉族交换马匹,采集和狩猎人参、貂皮等特产,换取铁锅、农具、牛、盐、布等生活用品,以维持繁衍。当时俄国生产力不发达,绸缎、茶叶、盐也是靠贸易交换,维持正常的经济发展。

明清时期,是中国商品经济出现并迅速发展的时期。山西手工业商品的生产,特别是盐、铁、丝、煤等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盐池生产技术方面,明代较前代有所进步,如:以池旁耕地为界,“引清水入耕界,避浊水入渗,淤盐脉。”引水植盐时,正值春天,水会变红很久。夏秋之交南风起,一夜而成。叫盐,古代叫大盐。“这就是所谓的盐溶液法。明朝万历年间,食盐引入1,440,700渠道,反映了明代池盐生产的增长趋势。

洪,山西的生铁产量为“1146917斤”,在全国各省的铁产量中排名第五,其中交城的方铁质地优良,适合铸造兵器。洪武二十八年(1395)的《明太祖录》(176)说,“凡冶铁之地,皆应令,全民自练,但每三十年失课,故取次位”。此后,山西的私人冶铁日益发展,铁产量大增。天顺年间(1457—1464),阳城“每年教铁不少于五十万斤”。按照上述明代铁课“三十分之一”的税率计算,阳城县每年产铁750-900万斤。如果加上其他县的私人冶铁产量,山西的私人冶铁产量在当时应该列为“天下第一”。

鲁善喜安宅是明清时期北方丝绸业的中心,这里出产的鲁丝以质地精美著称。陆丝机户分布在长治、高平、泸州。这些飞机操作工不是去政府上班,而是在当地单独发工资,然后由当地政府派到北京给工信部发工资。由于卢丝机店对居民来说是分散的,是分开编织的,所以他们在掌握劳动时间上比倒班工人和生活坐工有更多的自由。除完成织造外,他们还有条件从事家纺,陆丝生产也从供应扩大到一般商品生产。后来由于产品质量好,受到市场欢迎,产量日益增加。公司供应的数量在产出比例中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而为市场生产的商品则跃升至第一位。到嘉靖、万历年间,这种商业成都迅速发展,到万历年间达到顶峰,成为全国和边贸的畅销品。阿明朝郭曰:“鹿城织布机巧,织纯美,衣遍天下。”顺治《六安府志》记载,明代陆丝,除“朝贡、通商”外,直接在省内运输,向外传播,称为“利”。

经济评估:

可见,边疆之外的民族和国家的生活必需品是稀缺的,而边疆之内的中原地区因为商品经济发达,具备了各种产品的供应能力。这种经济互补性恰恰是游牧单一经济和农业商品经济的互补性。因此,明清时期与蒙古、俄罗斯的边境贸易发展迅速。此外,汉族地区所需的牛马(尤其是军马)和皮毛,一直依赖边境以外的民族供应。地区间物质生产差异形成的经济联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明清晋商对外贸易伙伴的选择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到西北边疆地区。对外贸易的产生来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进步,社会进步是人口活动的直接结果。人口是文化中最活跃、最丰富的载体,也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参与者。

山西北部和西部位于中国经济区的农牧分界线上。北方游牧民族的兴衰对山西的发展和人口变迁影响很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大量山西人外迁,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婚姻地带。

明朝中央政府建立后不久,全国的财力都倾注在修筑长城和设置九边防御蒙古上。但由于单一的游牧经济无法满足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为了尽快解决供需严重失衡的问题,边境外的民族经常在南方入侵掠夺,人口是蒙古人在南方掠夺的重要目标。山西与长城相连,是境外民族南下的重要通道,因而成为掠夺的重点。比如:

嘉靖三十三年(1554)九月,直隶太守毛调查“三十二年七月至八月,虏寇宣达,屠戮码头、城堡二十五座,军民数千,死伤数千人。有1700多名囚犯。”

隆庆元年十月,山西巡抚就指责边政出事一事发表声明:“...自侵略者出关之日起,三十余年过去了,劫掠者和伤残者追了千里,俘虏、焚烧、杀害了数万俘虏。”

据安杰生粗略估计,在“安达冯公”之前,长城蒙古人至少掠夺了50万山西居民。但我们也看到,在大量山西平民被掳到塞北的同时,也有不少山西人自愿进入漠北地区,半升农区的出现是两类山西移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明世宗实录》486年刊行:“大同右后侧外,自玉林故城向北,经黑河、二会,地称丰州,四面环山,水草甘甜。中国造反派丘福、赵全、李百信等。住在那里,建了城,建了宏伟的宫殿,开了千顷粮田,连着东胜四川,鲁国人称班胜。班胜,华严城也。

在“安达封贡”后南北和谐、边庭安宁的氛围中,边疆汉族民众投塞外的势头进一步加剧。据明朝官方统计,万历年间至少有6.5438亿+的“半升”汉人。

社会评价:

总之,结果只有一个,无论是长城以北被流放的山西平民,还是自愿北上的“半升”,那就是长城以外的广大地区居住着大量的山西移民。这些山西移民在语言、风俗、文化等方面仍然保留着家乡的传统,为山西人在长城外经商创造了便利条件,进而为后来晋商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人情和合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