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年的北塘妈祖文化。
?流传千年的北塘妈祖文化。
流传千年的妈祖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妈祖文化和广泛的“中华海洋文化”,涉及民俗、宗教、航海、历史、文艺、建筑等各个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对中华文化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也成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和交汇的纽带。妈祖文化在台湾、福建、澳洲、天津等地历史悠久。
天津是北方地区妈祖文化的中心,所以有“南有梅州妈祖庙,北有天津天后宫”的说法。妈祖文化是天津历史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据介绍,每年农历11月14日是北塘妈祖娘娘的传统游行日,是妈祖娘娘的生日,也是数百年来海产品的收获季节。在过去,传统的渔民通过向妈祖献祭和举行各种各样的花会来庆祝丰收,表达他们的喜悦,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渔业丰收。近年来,“妈祖娘娘游行日”被定为北塘妈祖文化节,至今已举办18届。
北塘妈祖文化节当天,当地居民身着节日表演服装站在铿锵的鼓点上,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扭动腰肢,营造出民间狂欢的节日气氛。其中,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也加入了狂欢队伍,展示自己的绝活。
北塘民间花会具有鲜明的文化和地域特色以及传统的民间风格,包括舞龙、舞狮、长乐、滚船、飞钹、高跷、小车舞、龙宫献宝、皇后集会、宫灯舞、节高舞等。有29种舞蹈。其中,北塘飞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者穿云领、蹲裆、卷裤,均为明代装扮,暗示该项目由明代发展而来。北塘的飞钹表演分民用和军用场地,演员用历史流传下来的老民歌演绎各种故事情节。飞钹表演结束后,装扮成文人或穿着礼服、绿冠云鞋的“公子”、“夫人”们手牵手走来,羽扇袖舞,让人感受到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排在最后的秧歌队用精湛的步法展示了她在鼓上的姿势。
北塘民间花会在民俗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