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造发展史

织造技术的发展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原始织造、普通织造、自动织造、无梭织等阶段。最初的编织方法是将一根纱线依次结在同一个木辊上,纱线的另一端依次结在另一个木辊上。两个木辊拧紧固定后,用手指挑起奇数或偶数经纱引入纬纱。改进后,采用分纱小木罗拉将经纱按奇数和偶数分纱。当经纱的分层与分纱小木辊的分层一致时,纬纱可直接沿分纱小木辊引入,纬纱可被拉紧。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小木罗拉可能就是这种原始织布机的部件。后来,一种扁平的打纬木刀或骨刀出现,取代了小木分纱辊。还发现用不连续纬纱织成的织物两侧经纱容易脱落,于是将纬纱连接并绕成圈引入经层。随着织物的加宽,人们将连续的纬纱缠绕在芦苇杆或木杆上,并使用手柄引导其穿过已经为打纬刀打开的经纱层。由于打纬刀可以很容易地穿过经纱层,所以在打纬刀上刻了一个凹槽,嵌了一个绕纬纱的小杆,既能引纬又能打纬,进一步提高了织造速度。此后,发明了线综提经工具和挑花工具。

无论是卧式原织机还是立式织机都不适合织造丝织品,于是经过改革,出现了适合织造丝织品的斜织机。在斜织机上利用杠杆原理,使操作者手脚并用成为可能,织造速度大大提高。最初的芦苇(古代称芦苇)是由细细切碎的竹签齿组成,齿间的空隙密集均匀地固定在木条中。后来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布料,发明了寺庙。簧片出现后,可以代替打纬刀。于是打人刀就演变成了空心的工具,两端锋利,表面光滑。纬管包含在镂空区,这是中国汉代画像石上的椽。用椽子编织可以双手完成,加快了编织速度。

斜织机形成的梭口比较小,操作不方便,也不能用来织大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出现了带框架的卧式织布机。开口装置从简单到复杂,综框从十几页增加到几百页。当木框装不下时,用综片提一根经纱。图案越复杂,使用的综片数量就越多。后来,升降运动相同的线被组合成一个线束。综的采用为编织复杂图案提供了条件。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线束数量甚至高达数千条。公元前73年至公元前49年,中国河北巨鹿陈宝光之妻将其简化为提花机,综120聂。公元220-280年,中国马军成功地将提花机改为12综12聂,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四川丁桥的织布机可以作为能源。

随着养蚕、煮茧、缫丝的发展,络丝也有了发展。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用简易的丝架缠绕丝绸,隋唐时期用手工缫丝。宋代出现了往复运动的卷绕装置。小绕组?该包装可用于整经。在整经小木罗拉、综片和筘出现后,采用了整经小木罗拉,经头穿过综片和筘。南亚棉纱的另一种卷绕整经方法是将纺车卷绕的小容量筒纱卷绕成大容量的架纱,然后将架纱中的经纱抽出,通过织女手中的导辊曲折地卷绕在插在地里的整经堆上,再通过分纱筘卷绕在木辊上。为了减少经纱断头,棉纱整经后必须上浆,这可能是南亚居民的创造。

公元1785年,英国人e·卡特赖特(E Cartwright)试图将开纬、挑纬、打纬、卷布等手工动作机械化,展示了机械化织布的可能性。具有实际意义的织机是19世纪初R. Roberts设计的,是现代有梭织机的基础。19世纪初,法国人J. Jaka发明了无花童提花机,后来被称为Jaka提花机。人们根据提花机的提花原理,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开口机构,以满足织造小花纹精梳毛织物的需要,这就是19世纪30年代出现的多臂机。1869年出现了旋转式多梭箱装置,用于织造不同颜色、大小、度数、原料的纬向织物。19世纪下半叶,为了把工人从装梭换梭的过程中解放出来,把普通织机变成自动织机,人们开始研究设计自动换梭装置。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创新者采取了最合理的方式使织机自动化,其中以美国人J. Northrop在1895年发明的自动换纬装置最为成功。

在织机的发展中,织造前的准备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除了卷绕、整经和浆纱的改进,还发明了移动式和固定式经编机,从人工送经跃升为自动送经,劳动生产率提高了8 ~ 10倍。

现代织造技术不仅改进了自动织机,改善了操作和监督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还试图探索新的引纬方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各种实用的无梭织机,其中主要的发明是苏尔塞的片梭织机,捷克斯洛伐克的喷气织机和喷水织机,以及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剑杆织机。

在织前准备的技术上,从50年代半自动卷绕机的问世到70年代自动卷绕机的发明。这一阶段创造了织造生产中的新设备,高速大卷装的整经机,高效的浆纱设备,适合长丝生产的浆纱联合机和代替人工穿经的穿经机,同时采用了各种电子自动控制装置。70年代后,连续引纬的多梭口织机雏形出现。

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将经纱制成经轴,将纬纱制成条子(或筒管),织造和整理坯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