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内容

介绍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对战争和军队的理性认识,是对各个阶级和集团及其战略家和军事文学家的理性认识。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战争的发展而深化。

历史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世纪),中国建立奴隶制夏朝,从此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此时,虽然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处于较低水平,但却出现了以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的军事思想。奴隶主对外族发动掠夺性战争,或以武力镇压其奴隶的反抗,都以征服“违命者”、“吊民斩罪”、“尊天护民”为号召,以占卜手段驱使士卒打着天意和重刑厚赏的幌子进行战斗。操作方式是群阵正面杀伤。商朝以后,战斗逐渐以战车为主。军事指挥需要统一行动,严格管理。这一思想指导了夏商周的军事斗争。通过这一时期的战争实践,人们已经初步认识到群众可以战胜寡妇,强者可以战胜弱者,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西周时期,出现了军事志、军事事等军事著作。虽然早已失传,但《左传》、《孙子兵法》等后世书籍中仍有一些语录片段。

开发期

公元前8世纪初至公元前3世纪末,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逐渐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引起了士兵构成的变化和武器的改进,军事制度和作战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些新形势的需要,出现了专职将军来指挥军队,出现了许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战略家和军事书籍。著名的孙子兵法标志着封建统治阶级军事思想的成熟。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全面的军事理论著作,揭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规律,奠定了中国军事思想的基础,指导了后世的战争实践和军事理论研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孙子兵法》提出军事斗争必须巧用战术,即“上行下效”、“争天下”,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所期望的最理想的战争结局。它打破了奴隶社会的宿命观,用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思想,指出战争的胜利不取决于鬼神,只要我们能“知己知彼”,就能“百战不殆”。它提出了“以对合胜,以奇制胜”和“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作战思想《孙子兵法》也指出战争的胜败是由政治、经济、气候、地理、人事等因素决定的,所以封建统治阶级要修政治,顺民心。这些思想也被当代其他艺术书籍和《孙子兵法》军事著作所重视。战国时期,人们对战争的认识更进一步。如军事家吴起传世的《伍兹》,探讨了战争的本质,论述了战争的根源,把战争分为几种类型,下了定义,提出了应对各种战争的策略。军事家孙膑所著的《孙膑兵法》,主张摒弃“仁义之责,礼乐之道”的思想,要求用战争解决社会混乱;他的作战思想特别强调“贵势”和出奇制胜。这些主张是对《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改善期

从公元前3世纪末到公元13世纪,中国经历了秦、汉、晋、隋、唐、宋、元等几个大王朝的统治和更迭。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先秦军事思想仍然对军事斗争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战争的发展,军事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就战争类型而言,有建立封建王朝统一疆域的战争,有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民族起义,有中国各民族贵族为争夺中央主权而进行的战争。就军队的发展来说,兵种和武器装备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有独立的骑兵,而且参战的海军力量也更多。这就要求作战指挥必须加强步、骑、水军的协同作战,使战略战术的运用和指挥艺术得到了高度发展。这一时期,通过战争实践,培养了许多著名的战略家和将军,出现了许多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军事书籍。秦始皇大规模修筑长城、修(直)路、重兵戍边等军事措施,对后世修筑边防的战略思想影响很大。在著名的楚汉战争中,张亮为刘邦做了决策,赢得了民心,分化了对方,赢得了联盟,孤立了项羽,赢得了战争。在对北方匈奴贵族的反击中,西汉创造性地发展了以名将卫青、霍去病为首的独立骑兵团大规模使用骑兵的战略战术,主动出击,快速机动,远程突袭,进行正面攻击和侧翼迂回作战。军事著作《六韬》针对频繁的战争,提出了爱惜人力资源、休养生息的思想,并对作战指挥组织和步兵、骑兵的协同作战进行了论述。“三观”进一步阐述了“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指出最高统治者必须广纳贤才,重视人民和士卒的作用。从汉朝到隋朝,从黄河流域到江南的大规模战争很多,而且多是步兵、骑兵、水军等多兵种的大集团协同作战。其中以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晋吴之战、东晋的淝水之战、隋陈之战最为著名。在这些战争中,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相结合,战略和决策相结合,作战指挥艺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李问答》一书,以初唐战争经验为基础,探讨前人兵法,对《孙子兵法》中提出的真假、奇、攻防等原则及其内在联系进行辩证论述。李贽的《太白静音》认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国家政治的好坏、力量的强弱和谋略的运用。到辽、宋、西夏及后宋与金、蒙古等民族政权并存时,长期处于对立状态,战争频繁。这一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出现了火器和复杂的装备,对作战产生了重要影响。宋朝以汉族为主体,由于政治腐败,军权被皇帝绝对控制,军队作战能力低下,屡战屡败。为了教文臣武将熟悉军事,统治者命等人编写《兵经总纲》,总结古今兵法和王朝方略,颁布《孙子兵法》和、司马法、刘韬、子、三略、李问答为《兵经七书》,正式定为武学教材。此时,徐东的《虎钟经》和何曲飞的《何北仑大夫》都批评了皇帝对军队指挥权的绝对控制及其危害。南宋名将岳飞说:“术之美在一心。”他率领“岳家军”突破皇帝的“圣旨”,采用步骑机动的灵活战术,击败了金军强大的骑兵。《守城记》中,定型记载了军队开始使用火器和改善城市防御工事进行防御作战的方法,主张“守中攻中”,创新了城市防御作战的方法。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都擅长骑兵,尤其是后来崛起的蒙古人,建立了兵畜合一的制度,发挥骑兵优势,利用高度的灵活性克敌制胜,善于学习和利用敌方的先进技术,不断改进部队的装备。蒙古贵族和后元打败南宋时,采取长途战略迂回和徒步、骑马、水军多路行军,进行大集团部队的战略进攻。上述实践经验和《孙子兵法》的内容,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古代军事思想。

保持前进

从14年底到19的40年代,从明朝到清末,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衰落,不仅连续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民族起义战争和统治者的平叛战争,而且外国也开始入侵中国。这一时期,由于火器的改进和外国一些先进武器的引进,出现了独立的海军、炮兵、工兵等技术兵种,作战对象发生了变化,军队建设和作战指挥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个时候,一方面有非常保守的单纯守城保村的思想;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创新内容的军事思想也出现在很多艺术书籍中。明代杰出的抗日将领戚继光撰写的《姬晓新著》和《练兵实学》是这一创新思想的代表作。根据沿海复杂的地形条件和日军火器装备的特点,他对阵法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制定了以12人为单位的“鸳鸯阵”作为战斗队形的基础。何的《战地纪律》一书在军队训练和战术的论述上也有创新内容。孙承宗的《寇答合编》反映了火器大量装备部队后组织和战术的变革。毛的《军事准备》试图从军事理论、军队建设、兵器制造和使用、天文地理、江河海防等方面提出军事改革的依据,以振兴明朝的军事准备。在清朝建立之前,萨尔浒之战发生在后金(清朝前身)和明军之间。他以“分几路来,我只走一路”(夏幸存录)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发挥协同作战的优势,对明军进行各个击破的打击,体现了军事指挥上的新思路。乾隆以后,统治者限于骑射是满洲立国之本的观念,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军事上逐渐保守落后。但是针对这种状态,很多人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想法。比如惠禄九民的《假百金秘方》,主张凝聚人心,实行军民联防;顾祖禹《读史地纪要》提出了在北京建立多级设防的设想。年羹尧的《和平胜算之书》强调和平时期严格训练军队是战时取胜的必由之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总结经验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古代数千年王朝战争和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的经验总结。其丰富的内容是前人留下的宝贵军事遗产,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现代军事思想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

基本内容

战争观

这种思想形成于奴隶社会初期,基本成熟于奴隶社会末期。以仁为本的战争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1.战争的支柱——仁为本。“司马法仁本第一”开篇就有明确的意思:“古人以仁为本,以义为治。没有得到的,你有权利。”善良使人亲近,仁义使人快乐。这两者是战斗力的凝聚核心,是打赢战争的基础。

3.战争的原理——一个老师出名。《礼记·谭弓下》主张“师必有名”,师无名,必遭众人反对,将决定成败。

指导原则

1.激烈战斗的想法。《孙子兵法》开篇意思明确,大声疾呼:“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生存之道,必须遵守。”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人民生死的头等大事,必须认真研究和对待。

4.谨慎思考。也就是谨慎对待战争,不要轻易说话。《孙子兵法》写道:“国亡不能复,亡者不能复生,故明君当慎,良将当戒。”

3.准备战争。意思是未雨绸缪。受当时形势的影响,受其思想的影响,孙子提出了必须重视备战的思想,告诫人们时刻不要忘记备战,做到“用兵之法,靠我以待我;不依赖它,就无法攻击它。"

4.善战的理念。就是能和战士一起战斗。

第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