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中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家始于陈鹤琴(1892-1982),系统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专家是朱智贤(1902-1991)。

朱智贤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朱智贤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体特征的关系等。

1.先天和后天的关系

人的心理发展是先天遗传决定的,还是后天环境和教育决定的?这在心理学领域争论了很久,在教育领域和人们的头脑中也有不同的看法。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朱智贤就一直坚持自然来自后天,后天决定自然。首先,他承认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无论是遗传因素还是身体成熟度,它们都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前提,提供了这种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和教育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决定了孩子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朱智贤不仅提出了这一论点,而且坚持进行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我对双胞胎智力和性格的心理学研究是朱智贤指导的结果,我的研究材料完全证实了朱智贤的理论观点。

2.内部和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

环境和教育并不机械地决定心理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起作用。朱智贤认为,这种内在矛盾是实践中主客体相互作用形成的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关于内部矛盾的具体提法,国内外说法不一,国内有十几种。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心理学家都认同朱智贤的想法,因为他的内在矛盾揭示了这个问题的本质,初步解决了“需要”论、个体意识倾向论、心理结构论(原始层次)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心理发展如何,走向何方?朱智贤认为,这不是由外在因素机械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在的孤立决定的,而是由某些适合内在因素的外在因素决定的,也就是说,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那些适合主体心理内在因素的教育条件决定的。从学习到心理发展,人的心理要经历一系列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还提出了一个表达式:

教育的反复实施——理解和掌握知识经验——不断内化——发展。

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中,如何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这就涉及到学历要求的难度。朱智贤提出,只有那些高于主体原有水平,并能通过其主观努力达到的要求,才是最合适的要求。如果说苏联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学派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为了阐述心理发展的潜力,那么朱智贤的观点则指出了挖掘这种潜力的途径。

4.年龄特征与个体特征的关系

朱智贤还指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呈现出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仅是稳定的,而且是可变的。在同一个年龄阶段,有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人与人之间有差异,也就是个体特征。

当然,国内外发展心理学史上对上述四个问题的分析和论述也不少,但以统一、系统、辩证的方式提出来还是第一次。因此,正如《中国近代教育家传》所言,“奠定了中国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基础”。

第二,强调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心理学。

朱智贤常说,认知心理学强调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精神分析强调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行为主义强调对儿童行为发展的研究,我们应该强调对儿童整体心理发展的研究。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在《关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要系统地、整体地、全面地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他反对贝尔曼关于年龄特征的纯生理标准,斯泰伦关于年龄特征的标准,皮亚杰关于年龄特征的标准。提出划分儿童心理阶段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内在矛盾或特殊矛盾;二是既看整体(整体),又看重点。这个全面或整体的范围是什么?如第一章所述,他认为应该包括两部分(即认知过程和人格素质)和四个相关方面(即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生物发展、运动和活动发展、语言发展)。当时,朱智贤的观点被中国心理学家广泛引用,许多心理学家在此基础上撰写论文,充分发挥和阐述。

20世纪70年代末,朱智贤主张心理学家要学习“普遍联系”、“持续发展”的哲学和系统科学的理论(包括所谓的“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在他的一篇题为《心理学方法论》的论文中,他反复阐述了整体研究的重要性。其要点是:

1.心理学应该作为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来研究。他指出,人及其心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下的自动控制系统。因此,在心理学中,尤其是在心理发展的研究中,要研究心理与环境(自然的、社会的,尤其是后者)的关系;要研究心理学的内部结构,即各子系统的特点,以及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我们应该研究心理活动的组织形式。2.系统分析心理发展的各种研究类型。在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进行具体研究之前,由于研究时间、研究对象、研究人员、研究设备等条件的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类型的研究。因此,要系统分析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案例研究与群体研究、常规研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现代研究等等。3.系统处理结果。心理学既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心理学的质和量是统一的。因此,心理发展的研究成果既要进行定性分析,也要进行定量分析,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朱智贤本人主要研究思维的发展,他非常重视非智力因素在思维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他的指导下,他的很多研究生都选择研究这个课题,系统地处理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朱智贤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儿童发展的系统工程,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正常值。第三,在教育实践中提出坚持研究中国的发展心理学。朱智贤多次提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问题。早在1978中,他就指出:“我国儿童少年及其在教育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有其特点,表现在教育实践中,需要进一步研究。”他指出,坚持在实践中特别是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发展心理学,是我国心理学道路上的主攻方向。他反对为研究而研究、脱离实际的倾向,主张研究中国人从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他说:“中国的儿童和青少年与外国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着相同的心理特征。它们既有普遍性,又有不同的特点,即有自己的特殊性,这一点更重要。只有展现出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才能在国际心理学领域有发言权。因此,他致力于主导“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课题,克服了许多困难,填补了许多空白。他主张把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他不仅主张在教育实践中学习发展心理学,而且积极建议进行教育实验和教学实验,主张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和个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精神动力学理论,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石,其影响远远不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影响力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媲美。它有以下几个基本理论:第一,精神层次理论。

这一理论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都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上发生和进行。不同层次的意识包括意识、潜意识和潜意识,它们似乎存在于不同的地壳层次,所以被称为精神层次。

有些人的心理活动是可以自己感知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现有想法、图像或情绪在我们心中流动。这种能被我们自己感知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但是,一些本能的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活力,在潜在的境界中不自觉地发生。因为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我自身的理性,所以无法进入意识,无法被个体感知。这种隐藏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称为潜意识。潜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层面之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知、想法和记忆,往往被压抑在潜意识的这个层面,正常情况下个体是不会察觉的。但当个体控制能力松懈时,如醉酒、催眠或做梦时,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面,被个体感知。

二、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

本我即原始自我,是指最初的自我,包括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活力。本我是所有心理能量的来源。它按照快乐的原则行事。它无视社会道德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就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它的目标是寻求个体的舒适、生存和繁衍。它是无意识的,不会被个体感知。

Ego,德语原意为“自我”,是你能有意识地思考、感受、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作用是寻求“本我”冲动的满足,同时保护整个身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现实主义原则”,为自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的理想部分。它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社会文化环境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而形成的。其功能主要是监督、批评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它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和本我一样不现实,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它要求小我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满足本我,它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第三,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自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有两种基本本能:一种是生的本能,一种是死或攻击的本能。生命本能包括性欲本能和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维持种族的繁衍和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一个泛性学家。在他眼里,性欲有着广泛的含义,指的是所有人追求幸福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所有人心理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更大的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身体紧张,身体就会寻求释放能量的方法。弗洛伊德将人类性心理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①口交欲望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期;4潜伏期;⑤生殖期。刚出生的宝宝懂得吸奶,乳头摩擦口腔黏膜产生快感,这就是口中的性欲。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大便摩擦直肠和肛门粘膜产生快感,称为肛门性欲。三岁以后,孩子明白了两性的区别,开始依恋异性父母,嫉妒同性父母。这个阶段被称为性萌芽期,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孩子会经历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这种情结更具有性,但只是心理性而非生理性。成年人的性欲只有在潜伏期过后性腺成熟时才能达到。成年人的成熟性欲是以生殖器性交为形式,以生育和繁衍后代为目的,已进入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成分在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已经基本形成,因此儿童早期的环境和早期的经历对其成人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成年人的异常心理和心理冲突都可以追溯到早年的创伤经历和抑郁情结。

弗洛伊德后期提出了死亡本能(thanatos),死亡本能是促使人类回到生命之前的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最后的稳定状态,只有这样,生命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这个时候,生命才没有焦虑和抑郁,所以一切生命的终极目标都是死亡。死亡本能导致各种破坏行为,比如攻击、破坏、战争。当它转向身体内部时,就会导致自责,甚至自残和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就会导致攻击、仇恨、谋杀等等。

第四,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是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有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什么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的联想,而是欲望的满足。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放松,潜意识的欲望绕过阻力,以一种变相的方式,抓住机会闯入意识,形成梦境。可见,梦是清醒时压抑到潜意识的欲望的委婉表达。梦是通往潜意识的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内在心理,探究人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神经官能症可以通过解梦来治疗。

第五,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自我防御功能。在很多情况下,超我和本我之间,本我和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矛盾和冲突。这时,人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个时候,自我就可以不自觉地以某种方式调节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督变得可以接受,同时,原初自我的欲望也可以以某种形式得到满足,从而缓解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人类在正常和病态的情况下都在无意识地使用它。正确使用可以减轻疼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难,防止精神崩溃。过度使用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压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压抑到无意识中,使个体不再有焦虑和痛苦,这是一种无意识的主动遗忘和压抑。比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彩票,也不愿想象自己出门遇到车祸的危险。其实后者的概率远大于前者。这是一种抑制机制的非自愿应用,因为当人们意识到每次出门都会面临车祸的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而人们为了避免焦虑会故意忘记它。

否认——指的是有意无意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来保护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有些人如果听到亲人猝死的消息,会在短期内否认,以缓解突如其来的精神冲击。

射——指个体将自己无法忍受的冲动和欲望转移给别人,以避免自责的痛苦。比如,当一个人有太多的人类紧张感时,他会梦见另一个人在和异性做爱。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备,满足自我的需要,把自己的欲望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获得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退缩——当人无法应对挫折时,放弃成熟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用幼稚的方式满足欲望。这就是所谓的回归。比如有些性变态的患者就是这样。当成年人遇到性挫折而无法满足时,他们会对自己年轻时的性欲表现出异常的满足,比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

隔离——将一些不愉快的事实或感受从意识中分离出来,以免造成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被称为隔离。比如很多人说人来月经死了,可以避免尴尬或者悲伤。

取消-象征性的行为是用来抵消过去的痛苦事件。比如强迫症患者固定的仪式动作,往往被用来抵消无意识的乱伦感觉和其他痛苦的经历。

转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身体上的症状,从而避免心理上的焦虑和痛苦。比如癔病患者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表现为躯体症状,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而病人对它是完全无意识的,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病人的意识是不能承认的。

补偿——指个体用某种方法来弥补自己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个角色。

合理化是个体在遭受挫折时,用有利的理由为自己辩护,并对自己面临的困境加以修饰以掩饰真实动机,从而解脱自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比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上升中国——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以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舞蹈、绘画、文学等形式来代替性冲动的发泄。

沉默——指使用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对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抗拒。在人类的幽默中,性、死亡、淘汰、侵略等话题是最受欢迎的,它们包含了大量被压抑的思想。

逆向形成——不符合社会伦理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反抗,会受到社会的惩罚,或者引起内心的焦虑,所以用相反的方式释放,就会导致逆向形成。比如,有些恐惧症患者渴望了解异性,但他们只是表现出对异性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