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的起源
艺术特色
早期粤剧的艺术特征与汉剧、京剧、祁剧相似。后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粤剧的基本曲调为“棒春”,保留了益阳、昆曲的部分曲调,以及南音、粤语、木鱼、龙舟、榕等广东民间说唱曲调,民歌、音乐、当代歌曲、小调等。粤剧的“梆黄”因为用方言演唱,吸收融合了当地的民歌,所以地方色彩很浓。
粤剧唱腔以板腔为主,曲牌风格为辅。板腔有两种:梆子和黄儿。梆子有首板、慢板、中板、芙蓉、叹板、萨满板。黄儿有第一板,慢板,二流板和滚动板。此外还有西皮(相当于京剧的“四声”)、情坛、南音、榕、木鱼、粤语等口音。虽然南音、木鱼、榕树的结构与梆子、黄儿不同,但唱腔的方法是一样的。西皮和廉颇根据音乐填词,但他们的演唱风格与梆子和黄儿相似。曲牌有品牌和小曲两种。大部分品牌吸收自昆曲、益阳,少数为广东民间礼仪品牌音乐;小曲包括传统戏曲剪曲、江南音乐、粤曲,如《柳青娘》、《梳妆台》、《卖杂货》、《玉美人》,还有新歌,如《寻针》、《催家》、《恨胸》、《打妲己》等。除了新歌,大部分都属于器乐,有相对固定的旋律。
粤剧的伴奏乐器分为管弦乐和打击乐。前者主要演奏高虎、二弦、扬琴和喉头。“硬弓”和“软弓”有两种不同的组合。“硬弓”使用的乐器有二弦、短喉、长喉、竹小提琴、小三弦、秦越、椰树、横笛等。,配合打击乐高边锣。声音和音色洪亮、硬朗,多用于传统戏剧中的排场伴奏和更激烈的场面。“软弓”使用的乐器有二胡(南湖)、中胡、高虎、椰子、胡大、扬琴、琵琶、小三弦、中三弦、中阮、大阮、长喉、东晓。粤剧音乐除了民族乐器,还大胆采用西方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萨克斯等低音乐器。用打击乐器,文锣鼓(或苏锣鼓,低音京锣鼓),声音、音色细长柔和,用于伴奏抒情咏叹调,细致刻画人物内心情感。打击乐器有占卜鱼(板)、丈量板、沙鼓、双皮鼓、大钹、文锣、高边锣、苏钹、苏锣、单(高音小锣)、战鼓、大鼓。而且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各种类型的节奏锣鼓。
粤剧的武术表演艺术,一直保持着早期“过山班”的粗犷质朴的特点。很多著名演员都有独门绝技,比如单脚、空翻、滑索、踩跳、眼球运动、头发折腾、扭动等。武术以“南拳”为基础,包括强而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高难度的椅子技、高台技等。脚色出现后,男“跳”女“弯背”的情况也相当少见。粤剧剧目多为胜旦戏,重唱轻做,文人戏多于武侠剧。它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和创造了一些新的表演节目,并借鉴了电影和戏剧,形成了一种自由、灵活、通俗、细腻的以写实为主的表演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