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庄的历史遗迹。
总开挖面积3000平方米,已钻孔15000平方米。清理灰坑97座,其中房屋1座,墓葬3座,马坑1座;生产了大约300件陶器、瓷器、石器、骨角、青铜器和铁器;遗存分属新石器时代、夏商代、西周晚期、战国晚期、晋代。
在新石器时代的遗迹中没有发现独立的堆积。该单元主要为堆积晚期散落的陶片,包括泥橘色陶器,表面有装饰性的串纹和紫红色。有双耳小口尖底瓶、彩陶碗、衬砂罐等。文物的性质属于尹喜文化,与早年在曲阳钓鱼台遗址发现的同类遗存性质相同。
夏商时期的遗存以灰坑为主,多为圆柱形。大多数出土文物是陶器和石器。陶器的陶系应包括混砂灰陶、混砂灰褐色陶、混砂红褐色陶和泥灰色陶;器皿造型主要有小口袋足、鬼脸足鼎、单耳绒、小口鼓肚杯、敞口平底盆等。混砂陶有串纹、线纹、附加桩纹装饰,素陶有打磨、刮纹。石器主要有石斧、石杵、石刀、石镰、石铲等。,都是做出来,磨成工具的。在文化特征上,既表现出与豫北、冀南下启元相同的特征,又表现出同时分布于太行山以西和黄河下游的考古遗存特征。
西周晚期的遗存主要有1座墓葬、1座马坑和几座灰坑。墓室是一个长方形的竖洞,有两层平台。两层平台上摆放的随葬品损毁严重,未发现人骨。马坑是一个近方形的竖洞,拴着两匹陈方,头朝南朝西,没有随葬的饰物;灰坑多为圆形和圆柱形。出土文物主要是陶器和青铜器。陶器是一种用沙和黑灰色陶器埋藏的类青铜陶器,有宽大的弧形裆和柱脚,陶器表面饰有绳纹和棱纹。青铜器有残青铜、经济型青铜(四通)、泡青铜、圆青铜、方青铜。
战国晚期遗存主要包括1房屋和若干灰坑。房屋为圆形单间,地面建筑,直径近4米,剩余高度0.65,438+0 -0.2米。中央有一个圆形的地炉,灶面上有1件有用的火痕和残留的陶罐。灰坑多为圆形、圆柱形,圆形、椭圆形锅底少见。出土遗物以陶器、青铜器、铁器为主,陶器系列主要有泥质灰陶、泥质黑灰陶、红褐色带砂陶;器皿形制主要有鼓腹瓮、小口壶、敞口盆、深腹弧裆、收口碗、敞口碗等。表面装饰除素陶外,主要有串纹、花生衣绳纹、筐纹、串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青铜和铁主要是武器和生产工具。青铜主要有铜铍和铜棒头帽。铁器主要有铁犁头、铁锥、铁钉、铁环、铁锤、铁凿、铁刀、铁镰刀、铁锤、铁钩等晋代遗存,主要是一座残墓。墓口在耕作土层之下,损毁严重。剩余高度约0.2米。墓平面呈圆形,直径约5.2米。墓墙由长方形的灰砖砌成。墓底留有腐烂的棺木残片和散落的人体肢骨。从残存的尸骨来看,应该是单人葬。从墓底清理出南宋铜钱约20枚,主要有开元、元丰、咸平元宝、宋元、祥符元宝、黄宋、天玺、景德镇元宝、熙宁元宝、大关、唐国通宝、建言等。
先秦时期考古遗存的发现和清理是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尹喜文化遗存的发现表明,在仰韶中期,冀中平原被强大的尹喜文化居民所控制。尹喜文化的遗迹不在冀南,而在太行山东麓的曲阳钓鱼台。这一现象表明,尹喜文化的居民是从太行山西侧的汾河流域进入华北平原,穿越太行山的。夏代商代遗存的多样性表明,它与豫北、冀南的下启元型关系密切,是从太行山西侧、黄河下游渗入的,但并不显示来自燕山南侧的文化因素。西周晚期二层墓出土的青铜涛哥和青铜车马饰品属于周文化的典型遗存,说明周朝王室在分封制和周文化同化这一地区后实际控制了这一地区。与西周时期的墓葬材料问题不同,战国时期的材料主要来自遗址,如深腹胯、鼓瓮、小口壶、敞口盆、收口碗、敞口碗等。,但它们表现出更多的地方特色,表明这一时期皇权的收缩和藩属权的张扬。
何家庄遗址属于南水北调文物保护规划中的一级遗址。这次发掘工作中获得的五个史前和历史时期的丰富考古遗迹证明了它的遗产价值和保护意义。在新乐何家庄,为什么上千户人家没有一个姓的,村子却叫“何家庄”?原来,早在北魏时期,远道迁徙的“土河”人就在这里建立了村落,世代繁衍生息。现在这个村是个大村,有5000多人。在何家庄,比村子历史更久远的是伏羲台,在村子西边载入史册。
伏羲被誉为“百王之首”和“黄三之首”。相传傅生于(甘肃天水),长于新市(河北新乐)。他在新乐伏羲台娶了女娲,组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个家庭,在那里教人捕鱼狩猎,开创了中华文明的先河,受到历代王朝的推崇。伏羲台,一种新的祭祀伏羲的音乐,与贺家庄的村民一起书写了近2000年的无尽历史。
元代建筑六座堂
龙石堂建在一个高台上。
追溯到
没有人姓,为什么叫古庄?
在新乐县城以北约10里处,有一个叫何家庄的村子,道路平坦,人口5000余人。按照人们以往的印象,像“何家庄”这样的村名,自然应该是何姓,但全村1000户,没有一户姓何。何家庄的“他”从何而来?
在何家庄的主干道上,有一座修建了20多年的村庄纪念碑。记载着祖先是“什么氏族的弟子”,来到这个村子后定居下来。为了让后人记住族名,村名为“弟子何庄”,后去掉“弟子”二字,正式命名为何古庄。
我熟悉中国少数民族的发展史,但找不到任何关于“我是什么民族”的记载。新乐当地文艺学者、67岁的老文保所推测,村民传下来的“弟子”应该是北朝的鲜卑族。辽宁省锦州市白山黑水东北部,自先秦以来就是吐哈国方的领地。此后,中央设县时,因“屠”字不雅,改之为“屠”。由于传记中的错误,在不同的古籍中,有的写“去研究河”,有的写“去研究什么”。
公元3世纪中叶,部分鲜卑人离开东北,迁徙至西南,通过不断的战争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天兴元年(398年)春,拓跋珪一行人一路南下,考察都城选址,先到了常山真定,再到昭君高邑,最后到了金碧辉煌的邺城(今邯郸临猗),最后选择平城(今山西大同)作为帝都。拓跋珪在平城安置了“山东、吐哈、高丽六州三十六万人,能工巧匠十余万人”,“以充京师”。
这些宏大的历史事件,似乎都与何家庄这个乡村小村无关。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土赫人从遥远的东北带着发达的汉文化来到了中原。
如今在唐山、廊坊、秦皇岛乃至首都北京,仍有张格庄、梁各庄等村名,是魏晋时期吐哈鲜卑、慕容鲜卑、宇文鲜卑等民族的聚居地。而新乐的“土河庄”也可能是鲜卑人建立的村落。地处南北交通要道,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这里激烈碰撞融合。最后,游牧文明已经被农耕文明所拥抱。“唐朝皇帝封许多少数民族为李,何家庄居民也得了李。到目前为止,村里第一个姓是李。此外,汉姓也不少,但应该到贺家庄比较晚。”相位振动稳定性的推测。
历史遗迹
赵武灵王建野台,后成为伏羲台。
曾经在白山黑水靠水草为生的鲜卑人,来到何家庄,都会被一座古庙深深吸引。这个庙就是伏羲台,现在位于村子的东边,是祭祀伏羲的圣地。
伏羲台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当问及村里最长寿的老人时,答案是连他们的祖先也不知道。伏羲泰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
北齐人魏寿在舒威首次将伏羲泰载入正史。《舒威地志》记载钟山县有七县...新城包括蔺相如墓、西台城、新城。隶属于钟山县的新城是新乐,也就是说鲜卑人来到贺家庄的时候,伏羲台还不叫伏羲台,叫西台城。所谓“城”,大概是指这组建筑的规模,像一个城市。
伏羲一直被认为是百王之首,民间逐渐将其神化,成为一个同时是人和神的古代帝王。为了给伏羲建庙,东汉班固写的《汉书地理》中只记载了首都长安附近永县的太昊庙(多数学者认为“太昊”就是“伏羲”)。到了北魏时期,伏羲的寺庙已经很多了,包括伏羲诞生地季承、甘肃、河南淮阳的寺庙,新乐西台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当时的西台城大概是赵武灵王时期围绕“野台”而建的。
伏羲祭祀的地方很多。为什么伏羲泰是河北唯一的新乐?2006年,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山大学考古专业在石家庄市文物局和新乐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的配合下,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经过的何家庄遗址进行了发掘。据悉,本次开挖总面积3000平方米,钻孔15000平方米;清理灰坑97座,其中房屋1座,墓葬3座,马坑1座;出土了约300件陶器、瓷器、石器、骨角、青铜器和铁器;遗存分属新石器时代、夏商代、西周晚期、战国晚期、晋代。据专家考证,贺家庄新时期出土的文物属于尹喜文化。尹喜文化发源于晋冀鲁豫边区,鼎盛时期整个中原地区都受到尹喜文化的影响。这些文物的出现也证明了在古代,贺家庄确实发展成了一个相当的文明。
前景
将成为“国安”,打造新的音乐文化名片。
根据何家庄当地的传说,农历三月十八是伏羲的生日,附近的村民会来到伏羲台为伏羲祝寿。新乐市委宣传部王敏说,3月18日,当地群众会准备各种食物,从早上8点开始摆酒席,一直到晚上。其间,十里八乡数万村民陆续来到伏羲台,祈求风调雨顺,这在王崇鉴的《重修伏羲台碑》中也有记载。“可以说,3月18日的庙会是贺家庄过年后的一个重大节日。”王敏说,这个节日不仅流传时间长,辐射范围也非常广,甚至保定等地的人都会来参加。
利用伏羲台的影响力,新乐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伏羲文化节,每一届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在第二节伏羲文化节上,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看到元代风格的伏羲台第六厅,说:“有了这个,伏羲台也可以参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据悉,已经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伏羲台即将升级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这将是新乐的第一个国家文化保护单位."做了一辈子文保的向振平激动地说。
据史料记载,伏羲生于甘肃季承,葬于河南淮阳。此前,罗在河南淮阳伏羲文化论坛上说:“伏羲从甘肃天水到河南淮阳沿途有很多遗址,包括伏羲庙、伏羲庙、河北新乐伏羲台。我们不忘祖先,到处都有他的痕迹,到处都在纪念他。我们不忘先人之德,要继承发扬。”这种说法与一个活了100多年的数字不谋而合。清光绪年间,正定付雪教授赵文廉来到伏羲台,他感到很困惑。伏羲时代他怎么可能走千里?所以我“退隐修史”,没想到“相当零碎”,史书也没能给出答案。赵文联把思绪藏了起来,想起孔子和关羽的寺庙在中国随处可见。“都不是本地人,到处都是神社。”他不禁感到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