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神助攻”比亚迪涨停磷酸铁锂电池卷土重来。
所谓无钴电池,一般认为是大概率的磷酸铁锂电池。受此影响,2月19磷酸亚铁锂爆发,德国纳米、金鹰股份、三阳股份、钱江摩托等十几只股票直接涨停,德国纳米连续两天涨停。
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1号比亚迪(002594)今日涨停,两天累计涨幅13.5%;比亚迪在港股(01211)的涨幅更惨,今日股价上涨11.43%。
2017以来,被三元锂电池抢了主角光环的磷酸铁锂电池,会借助特斯拉的无钴电池卷土重来吗?
被三元锂抢了主角光环
在讨论磷酸铁锂电池是否会卷土重来之前,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为什么磷酸亚铁锂会被三元锂取代。
与热三元锂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三点:
1,晶体稳定,安全性能好,不容易自燃爆炸(去年发生的多起事故已经吓到大家了),在高温或高热环境下的稳定性比三元锂电池强;
2.循环使用寿命达到2000次以上,使用寿命长达7-8年;
3、充电效率高,40分钟即可将1.5C的磷酸铁锂电池充满;
,成本低,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行业平均成本为0.65元/Wh,比三元锂电池0.85元/Wh便宜四分之一左右。
凭借这四大优势,磷酸亚铁锂被李三原踢下了主角。原因是什么?因为能量密度拼不过后者。
2015年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单次能量密度为120Wh/kg,分组后能量密度为80Wh/kg,与能量密度为180Wh/kg、分组为110Wh/kg的三元锂电池不在一个数量级,续航里程也远远跟不上。
今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将动力电池体系的发展目标定为“单体电池比能量达到400Wh/kg以上”。此外,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将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作为主要指标,这使得追求高补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放弃了磷酸亚铁锂路线,转而采用三元锂。
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磷酸亚铁锂市场份额与三元锂基本持平。到2018,磷酸亚铁锂的份额已经下降到不到40%,而锂三元却高达57%。
电池密度更高、续航时间更长的三元锂电池从此领先。
磷酸亚铁锂的反击机会来了。
被补贴政策推到C位的三元锂电池,因为2065438+2009年7月补贴被砍,未来补贴将彻底取消,光环逐渐褪去。
磷酸亚铁锂逆袭的机会来了。
从乘联会的数据可以看出,早在2019年,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就出现了上升的迹象。尤其是6月和7月,磷酸亚铁锂需求分别增长765,438+0%和65,438+0,665,438+0%,大幅超过2065,438+06-65,438+0,065,438+08。
另一方面,三元锂电池的需求在7月份,也就是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半后开始下降,下半年表现疲软。
安全性能好、成本低的优势,让新能源车企再次聚焦磷酸亚铁锂。特斯拉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使用无钴电池的核心原因是,价格更高的特斯拉希望进一步降低成本,切入低端市场。
磷酸亚铁锂东山再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重大技术突破。
比亚迪最新的磷酸亚铁锂“刀锋电池”将量产。通过压平电芯,比传统锂铁电池能量密度可提高50%,整车续航可达8年以上,654.38+0.2万公里。
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也表示,比亚迪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单次能量密度提升至180 Wh/kg,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160 Wh/kg,与三元锂电池相差无几。
根据工信部最新公布的能源推广目录,首款搭载“刀锋电池”的比亚迪韩EV纯电动汽车最大续航605公里,与目前最大续航(650公里)的三元锂电池电动汽车非常接近。
不仅如此,比亚迪电池的单位生产成本也将下降30%。
能量密度短板得到修正,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磷酸铁锂电池又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
动力电池行业的C位是谁?
那么,磷酸铁锂电池会重新夺回动力电池行业的C位吗?
号码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技术路线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除了被视为正统的纯电动汽车,还有插电式、混动式、增程式、氢燃料等新能源汽车,都是纯电动汽车的过渡产品。
动力电池也是如此。除了磷酸亚铁锂和三元锂的较量,还有锂离子、锰酸锂、氢燃料、固态电池。
虽然磷酸亚铁锂和三元锂打得火热,但是在汽车行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燃料电池或者固态电池才是最终的能源目标。
目前氢燃料电池已经用于量产车。优点是续航比锂电池高,充满电只需要3分钟。缺点是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高,加氢站等基础网络设施难以普及。
固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重量轻的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目前的技术不够稳定,成本很高。
由此可见,燃料电池和固态电池虽然呼声极高,但都有同样的缺点:成本太高。换句话说,短时间内,这两条技术路线都不会被广泛应用。
动力电池的几种技术路线,各有利弊,其实都有其必要性。
成本和能量密度最低的磷酸亚铁锂主要占据低端市场;成本和能量密度中等的三元锂专注于中端市场;成本最高、续航性能最好的氢燃料和固态电池主要搭载在高端车型上。
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我们将看到的是几种动力电池百花齐放的局面。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