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弄堂的建筑历史
上海这座城市就像一个活的有机体。从空中往下看,纵横交错的道路像动脉,把城市分割成几个社区;在每个小区内部,建筑之间形成了许多小通道,密密麻麻地遍布在城市各处,小如毛细血管却充满活力。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这些小通道有不同的称呼,上海人称之为“弄堂”。
“弄堂”古文字“弄堂唐”。“唐”是古代宫廷门前或祠堂门口的主要道路。这个汉字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它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含义,后来作为“路”,这个含义逐渐被历史淡化。到了现代,人们已经记不起“唐”这个字和建筑的联系,于是就用另一个建筑上很有趣的汉字“唐”来代替。“唐”以前是对一个房间的称呼,和马路小巷关系不大。但在现代汉语中,它与建筑的关系比“堂”更密切,与“堂”谐音,于是“弄堂”就演变成了“巷”。
其实不仅仅是上海人叫“弄堂”,中国的江南地区也是如此。不过弄堂能像北京的胡同一样出名,主要还是因为近代上海大量弄堂住宅的兴起。这条小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外国人获准在此居住和经商。1845年,当时的上海地方政府公布了《上海土地宪章》,正式规定了第一次租界的范围、租地方式和租界内的市政管理办法,并加以明确,成为上海最早的外国租界法律条文。在这个章程中,明确规定“外人不得建房租给中国人”,形成了早期“中外分治”的局面。也就是说,在上海开埠的最初几年,除了租界内的原中国居民外,其他中国人不得迁入租界,租界内的外国人在其经贸活动中也没有房地产经营活动。
然而,刀社的起义改变了这一局面。1853年9月,刀会占领上海县城,与清军展开了长达一年半的拉锯战。城隍庙大量居民为躲避战乱而迁往更安全的外国租界,“中外分治”的统治被彻底打破。1854年,英、美、法领事干脆撇开中国政府,自行修改土地约章,彻底删除了禁止建房和出租房屋给中国人的规定,“中国人和外国人同居”得到了法律的承认。在租界,外商从事房地产生意终于“合法”了。与此同时,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攻克镇江,并于20世纪60年代三次进军上海,迫使江浙一带大批地主、乡绅、富商、官僚携家带口投靠上海租界。在1853之前,租界的中国人只有500人,1854激增到2万人,1865将近15万人。大量华人进入租界后,极大地刺激了租界内的房地产经营活动。因为人多房少,房价高得惊人,利润可高达30~40%。很多外商发现,给中国人盖房子选择居住,他们能获得的利润,远远大于,也快于贸易的利润,而且没有风险。因此,大多数外国商人很快将他们的业务和兴趣转移到房地产管理上。一些早期的著名洋行,如老沙洵、怡和、燕吉等,过去主要从事鸦片贸易,现在则大量投资房地产经营。许多外商甚至借钱建房出租或出售。
租界里原来建的出租给中国人的房子都是木板做的,成本低,施工简单,建设速度快。从9月1853到7月1854,不到一年的时间,广东路,福建路。建起了800多间出租盈利的简易木屋。这种租来的木屋一般采用一排一排的整体布局,以“李”为名,这就是后来上海弄堂的雏形。到1863,“李”名下有8740套这样的房子。1870之后,这种简易木屋因为易燃不安全,被租界当局取缔。但由于大量出租房屋可以为租界当局带来最重要的税源,房地产经营活动并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繁荣。然而,早期的简易木屋完全被一种新型的房屋——石库门巷所取代。从此,弄堂正式登上了上海城市建设活动的舞台,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简易木屋被取缔后,上海租界开始出现用中国传统的垂直木结构和砖墙建造的新式房屋。这种房子比早期的木屋正式耐用得多。其平面和空间更接近江南传统的两层三层四合院或四合院,更适合中国居民的永久居住。虽然比不上过去的传统民居,院落幽深,也不能凿石、赏花、折柳,但毕竟还是保持了井井有条、比较完整的客房,楼上是安静的里间,普通的两厢,更适合那些已经离开了过去的生活节奏,开始了现代都市生活,但又或多或少眷恋着传统生活的上海人。这种民居基本保持了中国传统民居相对封闭的特点。虽然住在闹市区,但关起门来也能自成体系,统一战线。所以这门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总是有一个石头门框,门扇是实心的厚木板,上有黑漆和一对铜环。这种建筑风格被上海人称为石库门。为了与后来的新石库门民居相区别,早期的石库门民居也被称为老石库门。整体来看,石库门户型是一字排开的,呈现出西方垂直式的房屋布局。成排的石库门房子形成了小巷。
最早的弄堂房屋大多位于黄浦江以西、泥城浜(今西藏路)以东、苏州河以南、老城以北,即今天的黄浦区。如建于1872,位于兴仁里,北京东路以南,宁波路以北,河南中路以东;位于广东路的共顺里等等。到20世纪初,仍有大量老石库门胡同在建。比如位于浙江中路、厦门路的鸿德里;兆福里,位于汉口路和河南中路;李付祥,位于广西路、云南路和福州路之间。
19年末20世纪初,受租界里弄房屋的影响,上海老城区内外开始大量修建里弄房屋。如石楠都史街的绵羊里、敦仁里和李吉祥。除此之外,在湖东地区,还有一个胡同里的房子,模拟的比较简单。这种巷子一般是单开间,两层楼高,看起来像广东城里的老式房子,叫粤式巷子。比如1900左右建成的通北路八代头,就是早期广式弄堂的典型。
20世纪以后,上海的房地产商业活动更加活跃。除了老牌的沙讯洋行、怡和洋行,大部分都将主营业务转向房地产管理,新的房地产商如雨后春笋。比如哈尔滨洋行1901开业,美国华人建筑公司1902开业,碧尚一品地产公司1905开业,都是当时很有影响力的房地产商。在大量兴起的房地产业刺激下,弄堂房空前繁荣,在城市中的分布也大大扩大。
20世纪10年代,上海石库门胡同发生了一些变化。胡同的规模比以前大了,平面、结构、形式、装饰都和原来的石库门胡同不一样了。机组占地面积更小,平面更紧凑。传统的三开间、五开间等平面形式已经很少采用,而大量的单开间、双开间平面被取代。在古老的石库门房屋中,砖墙经常被用来代替传统的立柱来承重。墙壁多为清一色的青砖或红砖,但很少像过去那样涂上石灰。石库门本身装饰性更强,但中国传统装饰题材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装饰题材受到西式建筑的影响。这种巷子叫新石库门巷或者后来的石库门巷。它的分布范围也比老石库门胡同更广。典型的例子有淮海中路的保康里(1914)、南京东路的李大庆(1915)、北京西路的珠联璧合里(1915)、云南中路的老汇李乐(65438+)。
一战后,上海房地产业进入黄金时代。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有300多家房地产商。房地产业的兴起刺激了上海建筑业的繁荣,也带来了胡同建筑的又一次建筑高潮。整个20世纪20年代是新石库门胡同最繁荣的时期。由于地价上涨,建筑高度发展,传统的两层石库门住宅开始向三层发展,室内卫生设备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新石库门胡同,如尚贤广场(1934)、四明村(1928)、梅兰芳(1930)、福明村(1931),都有相当的影响力。
在大量修建新石库门胡同的同时,一种新的胡同居住形式——新胡同——也由此演变而来。新弄堂取消了石库门这种居住形式,封闭的院落变成了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绿色院落。从形式上看,它更多的是模仿西方的建筑风格,而不是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各种建筑设备也比较齐全。它的分布也是从城市的东部向西部发展。凡尔登花园(1925)、费霞广场(1927)、静安山庄(1929)、涌泉广场(1936)是新式弄堂中比较有名的。
1930年代以后,新式弄堂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演化出一种更高标准的花园式弄堂住宅。这种住宅从长条形变成了半独立式,注重楼与楼之间的环境绿化。室内布局和外观接近独立私宅,风格多为西班牙式或现代式。比如1936建设的富旅新村,1934的上花园,1939的上海新村。
还有一些花园胡同,不是每家一两栋,而是像公寓一样,每层都有一套或几套不同标准的单元。这种花园胡同也叫公寓式胡同。如1934建成的新康花园,20世纪40年代建成的永嘉新村。花园式弄堂和公寓式弄堂,除了整体布局和一些与传统弄堂相似的斑块布局特征外,其建筑单元几乎不能算是弄堂住宅。
早期石库门
早期石库门早期石库门胡同又称老石库门胡同,产生于19的70年代初。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有较大发展,40年代后逐渐被新石库门取代。
早期的石库门胡同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江南传统民居空间特色强烈的单元,以西式联排别墅的方式进行整体布局。所以从一开始就带有中西合璧的色彩。
其单元平面基本来源于中国传统民居中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住宅形式,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主体部分为两层,后面的附属房屋为单层。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中国传统民居封闭式深宅大院的风格,但面积尺度大大缩小,空间变得局促紧凑。在纵向排列上,有明显的中轴线,平面总是对称排列。进门之后首先是一个方形的庭院,没有传统民居中的庭院那么深,但也能体现出庭院的一些空间特征。面对天井是客厅,客厅有一个可拆卸的落地窗(以简体中文传统格子门的形式)面对天井。客厅一般宽约4米,深约6米,用于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聚会、庆典、宴会等礼仪活动。客厅两侧为次间,天井两侧为左右厢房。在客厅的后面,有一个水平的单向木制自动扶梯通往二楼。再往后,就是后天井。后天井的深度一般是前天井的一半,还有一口井。后天井后面是单层厨房、储藏室等附属房间。这样的布局基本满足了中国家庭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居住理念,节约了土地,适应了租界新的城市空间条件。
老石库门胡同的承重结构多采用江南民居中最常见的竖木框架、砖墙围护结构。其立柱一般为杉木,直径约15 cm,4、5根立柱落地。
建筑材料和结构方式也是江南传统民居的直接传承。建筑的装修风格也呈现出传统江南民居的特色。立面上经常见到马头墙或观音兜形式的山墙,天井中客厅的落地窗、吊檐、两厢的格子窗都来自传统做法。与传统建筑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沿巷的石库门,形成了石库门胡同民居最明显的个性。沿巷一侧的立面一般由石库门院墙和两侧略高的翼山墙组成。后面的单层附楼采用单坡屋顶,坡度向后抬高。所以后墙高度和外立面接近,形成一圈基本封闭的外立面,在喧嚣中真的有点安静。邻居再怎么吵也能躲在小楼里成统一心情。在立面位于单元中轴线的位置,有一个石库门。早期的石库门一般比较简单,就是简单的石门框,里面是厚厚的木门,里面是黑漆。后来开始关注石库门本身的装饰。一般在石门框上方有三角形、弧形或长方形的雕刻,用砖或水泥制成。它们的构成和模式开始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有些门饰已经完全变成了西门楣或窗楣上面的山花,形成了石库门胡同最有特色的景观。
如果说早期石库门胡同的单体建筑基本保持了传统民居的特征,那么它的整体布局更多的是受到了西方联排别墅的影响。在布置上,既有南北向的,也有东西向的,主要是考虑利用地形和多建房屋,不太注重朝向。车道宽度较窄,只有3米左右。一般来说,总是得到它是没有区别的。
后来的石库门
后来的石库门胡同,也被称为新石库门胡同,出现在本世纪10之后。
三舱和五舱的飞机很少,但更常见的是双舱甚至单舱的飞机。传统的两层石库门房子开始变成三层。后面出现了一个后翼和一个亭子。这种变化有几个原因:一是城市地价的上涨带来了房价的大幅上涨,大面积住宅价格的社会承受能力大大降低。房地产开发商不得不考虑减少住宅单元的面积,要求更紧凑的住宅空间和更高的开发。第二,当时上海居民的中小户型结构越来越普遍,对小户型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第三,市民阶层经济收入分化,存在不同经济层次的住房需求。
后期,石库门的弄堂屋结构体系由早期石库门的木结构,变为砖墙承重,木屋屋顶。砖券开始出现在小巷、街楼、门窗等地方。钢金混凝土也有广泛应用,亭台楼阁使用钢金混凝土地板。石库门门框也多为清水砖或外绘水石,石门框很少再用。
从整体布局上看,建筑排列更加整齐,总布置和支撑布置有明显区别。主车道宽度加大,兼顾汽车进出需要。通风和照明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来说,小巷的规模也扩大得更早,有时甚至包括整个街区。
石库门胡同晚期的房屋装饰风格也较早期有了很大的变化。马头墙或观音口袋山墙不再使用。屋顶多为机制瓦而非小青瓦,外墙多为清水青砖、红砖或绿红砖水泥砖加石灰勾缝。早期的石灰白粉墙不见了。建筑细部装饰开始大量模仿西方建筑的处理方法。石库门的大门和门楣大多饰有西式山花。正面经常有突出的阳台。建筑风格越来越西化。
李新仕巷
新弄堂是由新石库门弄堂演变而来的新类型,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
总的来说,新式弄堂的单元平面不再受单开间和双开间的限制,而是在室内更加自由的布置。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有明确的功能区分。一般都有比较齐全的卫生设备和厨房设备。有些人甚至安排了一个车库。
与石库门胡同相比,新胡同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每家门口的石库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铜质和铁栅栏门。栅栏的高度大大降低或被低矮的栅栏代替,甚至被树篱隔开。小天井有时被开放或半开放的绿色庭院所取代。建筑形式模仿西方风格多于中国的传统装饰。
新的小巷一般有三层楼高,使用大量的钢金混凝土构件以及砖墙来承受负荷。钢窗已经变得相当流行。
从总平面布局来看,注重房屋的通风和朝向,所以一般都是水平连接的。车道宽度增加了,一般在5米以上,既考虑到私家车进车的需要,也考虑到消防的需要。
花园巷和公寓巷
花园巷是一种更高标准的住宅形式,是新式里弄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住宅从联排别墅变成了半独立式,更注重楼与楼之间的绿化和环境。花园里的房子居住风格已经完全西化,各类房间的功能都是按照西方的生活方式来安排的,一般都有比较合理清晰的功能布局。楼房一般都是三层楼高,有的甚至有四层楼高。层高和面积都比其他弄堂建筑大,设备标准和装修标准也更高。
从建筑风格来看,大部分园巷都是西式的。可以说这种弄堂在总体布局上有一些类似于传统弄堂的特点,实际上应该算是花园洋房。
公寓式弄堂和花园弄堂类似,同时出现。不同的是,它不再是联合住宅,而是不同居住单元分层排列的装配式住宅。
公寓式弄堂的出现标志着上海弄堂建设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