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古名是什么?
1,颜斗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045年,灭商后,被封为燕国。燕都因是古代燕国的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因靠近燕山而得名,都城名为“燕都”。
2.幽州
古代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顺典》:“颜称幽州。”汉魏晋唐时设幽州,皆治于北京。
3.北京
首都泛指国家首都。北京成为国家首都后,也叫首都。
4.南京
辽太宗元年(938年),原幽州升级为幽都府,建南京,又名燕京,为辽国都城。当时辽国的首都在北京。
大部分是5个
元代以金出宫和现在的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自忽必烈至元九年(1272),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6.北平
明朝洪武元年(1368),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元朝改名北平。
7.北京
明朝永乐元年(1403),朱迪即位后,将北平的封地改为顺天府,修建京城,准备将都城迁到这里。这就是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北京正式命名的开始。
8.史静
永乐十八年(1420),迁都北京,改称史静,直至清朝。
9.京兆
民国时,顺天府废弃,京兆置于直隶中部,覆盖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京兆被废,北京改为北平。
建筑文化
北京曾是历史上六朝的都城。自燕国以来的两千多年间,修建了许多宫殿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皇家宫殿、园林、寺庙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
2021 12 19北京市文物局宣布,在北京房山刘立河遗址2021最近发掘的一座西周墓中出土了一尊铜像。据介绍,铜匾上的铭文有“太保”、“闫妍”、“延侯宫”等。
专家认为,碑文中的“雍”字意为建城,这证明了周朝重要官员召公曾亲自考察过刘立河遗址并在此建都。该碑文用文字材料证明了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在世界城市史研究中具有独特价值。
皇家建筑
北京故宫,明代叫大内宫城,清代叫紫禁城,原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住着24位皇帝。建筑宏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和东方风格。它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天坛布局合理,是明清皇帝“祭天”的地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