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历史和文化
唐朝建立后,经过“贞观之治”,中国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在强大的国力和造船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中国与西亚和非洲沿海国家之间的海运有了很大发展。到了唐代,中国航行到阿拉伯乃至非洲沿海国家,已经从以前的分段航行实现了全程直航,不再需要经由印度洋沿海国家转阿拉伯商船,而是可以直达。
由于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前人积累的航海知识,如星象、地理、潮汐、季风等,以及造船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水密舱室技术,宋代以后的航海家可以长年在海上远航。宋朝人开辟了一条横跨印度洋的航线,意义重大。宋代航海家从广州、泉州起航,穿越北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海岸。
元代中国海洋航运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海上水运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元朝的首都设在大都(今北京)。为了解决北京和北方的粮食短缺问题,需要从江南运输粮食,其中海运是主要方式之一。
在远洋运输方面,元朝在航海规模、造船和航海技术上都超过了唐宋。元代较大的远洋船,可载千余人,有十余帆。阿拉伯天文导航技术传入中国,也促进了中国导航技术的发展。"
由于当时积极的航海贸易政策和以指南针导航为标志的航海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先于西方进入了“定量航海”时期。中国远航,与亚非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海上贸易关系。元代远洋运输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外贸港口的繁荣,尤其是泉州港,在元代经历了其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它不仅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和东方最大的港口,而且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海外贸易港口。
元代民间航海家王大元于1330-1390年两次从泉州出发,远航四方,足迹遍及南海和印度洋,远至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沿海地区。于是,在公元1349年,他写了一本书《岛略》,书中记载了96个国名和地名。
从明朝永乐年间到宣德年间,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远洋船队,七次访问亚非国家。其船队规模之大,船只之巨,航线之广,航海技术之高,在当时都是无与伦比的。
从1405到1411的六年间,郑和船队几乎不间断地三次出国,每次都航行到东南亚和印度附近的国家,加强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联系,特别是政治经济交流。从那以后,外国使节回访了中国。当时,南海满帆远航,中外交流日益频繁。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不再局限于载着郑和下西洋的船只。与此同时,郑和的几次出访,消灭了旧港(在今天的印度尼西亚)的海盗,加强了与东南亚各国的联系,使海上航线安全畅通。
郑和下西洋在航线和航海经验上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他的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到达东非。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当时用木船航行,仅靠自然风力克服海上各种困难,不仅需要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和航海经验,还需要勇气和冒险精神,这为后来中国人航海奠定了基础。元朝以前,中国的远洋航线基本都是沿海航行,规模、数量、船只数量、航行次数都远不如郑和下西洋。
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交通路线,形成了系统完善的海上交通网络。前三次主要前往印度东部,最远到达古里,古里是古代东西方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第四次开始到达西亚和东非。郑和重要航线56条,总长15000里。如开辟了从古力到尤山再到东非的摩加迪沙(穆古杜舒)、布拉瓦、肯雅的麻林地,向南航行到比拉(莫桑比克港口)、孙拉(今索法拉港口)。据说分舰队已经通过了南非的风暴区,远远超过了季风航行的要求。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发展史上的一次创新性突破,为以后的航海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和七下西洋是从陆上丝绸之路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转折,也创造了航海史上的奇迹。作为航海家,郑和对海洋的勇敢奉献和探索精神是不可多得的。中国从郑和开始的海洋世纪,包括了对海洋的东西两个方向的探索。沿着郑和开辟的海上通道,大批中国人从此走出国门。正是这种对东西方海洋的不断探索,最终将人类聚集在一个完整的世界里。
但随着中国后期封建主义的逐渐保守和僵化,明清两代闭关锁国,对内实行海禁,严重阻碍了中国海运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航海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海运业进入了由盛转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