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有几个镇?

截至2019年6月,文安有13个乡镇,其中12个乡镇,1个乡镇。

12镇为文安镇、苏俏镇、新镇镇、左各庄镇、石各庄镇、大柳镇、孙氏镇、谭力镇、赵各庄镇、大柳河镇镇、兴隆宫镇、德贵镇;

1乡镇有:大围河回族和满族乡镇。

文安县是河流堆积地貌,位于华北平原相对较低的部位,地势平坦开阔,下游河流众多。历史上承担了青南14县的大清河、子牙河、古洋河、朱龙河的特大洪水和决口。

县城东部和北部形如锅底,洪水无处泄流,自然形成一个封闭的洼地——文安洼。这个县的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最高点在西部大柳镇大李村,海拔7.8米;最低点在刘垚区马务营村,海拔2.1m,坡度1/5000。

扩展数据:

文安县建制的演变:

文安县建立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周武王伐商,建立周朝。周分封诸侯国,赵为燕国(今河北北部、辽宁省西端)国君,定都冀(今北京城西南)。文安属于幽州燕国。战国时,文安在韩、赵、魏成为诸侯国后,归属赵。

秦与六国统一中国,将全国分为36郡。文安属巨鹿县,巨鹿治所在(今河北省萍乡西南)。

文安郡建立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当时治县在今天的大柳河东岸(遗迹已消失)。属渤海郡(在阜阳,今河北省沧县东南)。

明代郭撰《县县名释》,曰:(文安县)“文安湖之名,在县城北十五里。“据《读史书纪要》记载,大业七年(665,438+065,438+0),杨迪皇帝远征过朝鲜,因地处三江汇合处,下令将戈文安、平朔两县设在丰利县。县衙设在文安县,属河间郡(战国时文安县形成一个名为“孙”的村落)。

唐贞观元年(627年),丰利、文安两县相近,故省从丰利入文安,县治由六合东侧移至原丰利县。这是文安县的开始。从初唐到民国,虽然朝代更迭,州县不同,但文安县驻地不变。

民国元年(1912),文安县隶属直隶顺天府。民国三年,撤销顺天府,设金海路。文安县隶属直隶省金海路(天津所在地)。民国十七年(1928),直隶省改称河北省,文安县隶属河北省金海路。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5月成立文安县抗日民主政府。8月,隶属冀中区第三行政督察署(以下简称“行政署”)。

次年3月20日,日军侵占文安县,成立日伪文安县办事处。从那以后,在同一个郡出现了两个敌对的政权。这一时期,文新、四联、熊心三县多次合并,多次更名。文安县一直是该县的驻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安县隶属天津专区。

1958,11年6月,撤销文安县建制,与任丘、大城县合并,定名任丘县。1961 6月1脱离任丘县,恢复设立文安县。(当时文安县还包含着原来的大城县。同年65438+二月,大城郡脱离文安郡。)隶属于河北省天津地区专员公署。

1967 165438+10月28日,天津专区改为天津专区,文安县隶属天津市革命委员会。

1974 4月1,天津地区更名为廊坊地区,隶属河北省。文安县是廊坊地区的革命委员会。

1978 8月10,文安县隶属廊坊地区行政公署。

4月1989,1,廊坊市(地级市)成立,文安县隶属河北省廊坊市。

文安县人民政府-自然地理

文安县人民政府-行政区划